第251章 人固有一死(1 / 1)

人固有一死

朝阳不能在大雍久待,她待在大雍的那些天,也没干什么正经事儿。

每天就猛吃,然后带着孩子猛玩。

本来就是强装淑女样子的家中的女孩儿们,被她带了几天,彻底走了样子。

见了朝阳一面,陈玉壶到底安心了。

而且看的出来,速烛对朝阳很在意。

他们走的那天,朝阳把阿鲁斯按了下去,“给你外祖母磕头。”

陈玉壶惊讶之余,突然想起来了太后。

太后要是在,朝阳肯定能留很久。

送他们走的时候,陈玉壶听见朝阳问速烛,“下次回来看母亲是什么时候?”

“下次朝拜,三年以后,我还带着你回来。”

“那也太久了。”

他们来的时候马车上装满了献给大雍的礼物。

回去的时候,马车上装满了陈玉壶给他们带的礼物。

实际上速烛说的轻松,但是这其中的变数很多。

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是陈玉壶还有没有下一个三年,还是两说。

陈玉壶只觉得,自己好像是被这具躯壳给困住了。

身体越来越老了,但是灵魂依旧滚烫。

灵魂滚烫没用,她身体动不了,从她腿脚还不利索的时候,她就天天嚷着:“我怎么还不死?”

结果她不但不死,活的还挺长久的。

把老王爷都给熬死了,她也还没死。

她数着日子过。

自从新皇登基,林家步步高升。

结果这新皇的身体也不大好,看起来就命不长的样子。

仗着年轻,新皇就天天加班,愣是把身体给搞坏了。

林清柏被皇帝给指给大皇子当皇子师,林家和新皇后家里的关系也暧昧了起来、

陈玉壶冷眼看着,觉得林清柏是在作死。

家里人各有各的忙,林清洛跟在他老师的屁股后头,还真修出了点名堂。

自家的女婿,怎么也要分他点名声。

而且林清洛的老师,一直觉得自己愧对林家,愧对陈玉壶。

好好的收了徒,也用心教了,结果这徒弟不怎么出息。

要是别人家还能说是孩子的资质问题,可偏偏林家除了林清洛之外的孩子,各个都出息。

各有各的长处,所有人都看得见。

可以说,自从林清洛科举接连失败两次,他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他老师的信誉。

都没人求着老头收徒了。

多年名声毁于一旦。

但是老头不但不生气,反而对这林家满是愧疚,觉得是自己没有教好林清洛,努力的拉拨林清洛。

结果林清洛说不参加科举,人家真不参加。

相文静一点意见没有,反正家中不会少了她的吃穿。

陈玉壶嘴上说着,人和什么人成亲都是注定的。

实则私下里,她没事儿就催林清洛去科举。

孩子都大了,等莫仿大了,林清洛还是个白身,以后莫仿就真要仰人鼻息了。

能让自己亲爹办的事情,何必要去麻烦伯父叔叔。

林清洛一直搪塞陈玉壶,说他正在给陈玉壶列传,让陈玉壶给他点时间。

一大把年纪还撒娇,陈玉壶都想拿出家主印,让人抽他了。

结果前些日子,陈玉壶病了一场,苍白枯瘦的手,拉着林清洛,“你就忍心,让我死前都看不见你高中吗?”

“你娘在天有灵,如何甘心?我养育了你多年,我怎么能闭得上眼睛?”

林清洛被吓死了,花姨娘从来不管他死活。

他参不参加科举,对花姨娘来说,没有新料子重要。

但是陈玉壶这么说,他是真的怕了。

当即答应:“母亲快点好起来,儿子一定高中。”

陈玉壶很快就好了,吓死他。

今天是揭榜的日子,家中孩子科举,没有一个让陈玉壶这么紧张过。

大概是从前林清洛的落榜,给她造成了一些阴影。

很快下人喜气洋洋的进来了。

陈玉壶放下了心,不考则已,一考就考了个榜眼。

很快林清洛就进了翰林院,继续编史,一点野心、欲望……什么都没有。

这孩子看样子酷爱修书编史。

那就随他吧!

林家确实是满门荣耀,这几个孩子,哪个也不是好惹的。

眼热的人家大有人在。

听说丰成要招婿,一些个眼皮子浅的,毛遂自荐,妄想着一步登天。

郡主在陈玉壶的授意下通通给拒了。

陈玉壶要的是那种舍不得孩子的家庭,而不是那种试图把垃圾卖给他们家的人家。

外界也有很多人说坏话,无所畏惧。

不过就是目的没有达成后的抱怨罢了,哪敢舞到陈玉壶的面前,陈玉壶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她也没想到,自己能把新皇给熬死。

听人描述,林清柏作为太子师,亲自扶着太子登基。

百官瞩目。

林家盛极了。

陈玉壶听了人夸张的描述,只觉得要是林骥在,说不定要怎么嘚瑟呢!

但是当日林清柏回来,陈玉壶靠在榻上,笑着问林清柏:“是不是活够了?”

“走到你这个位置的,大多没什么好下场。”

林清柏笑着答:“人固有一死,或如泰山,或如鸿毛。”

陈玉壶定定的看着林清柏,明白了,这小子找死。

想死的人拦不住。

帝师的名头确实的很吸引人,林清柏如果能活的长,足够他把林家盘活了。

就在林清柏林清浊他们几个兄弟在朝他叱咤风云的时候,孩子们都静悄悄的长大了。

但是最先成亲的却不是莫忍。

莫惊要凭着县主的爵位招婿,婚事艰难,是意料之中了。

但是孩子们当中最先成亲的,是拂平。

这些天随着陈玉壶年纪大了,安之经常来往于宣府和京城。

问就是怕陈玉壶死。

拂平没上战场的时候,更是喜欢往陈玉壶这边跑。

拂平十四岁就上了南疆的战场了,哪里有功劳可以得,他就去哪里。

还是托崔氏的兄长照顾的。

每次用上姻亲的时候,陈玉壶都感叹,孩子们的亲事,自己真是结的好。

一定要在心中暗暗的夸自己一通。

听到拂平娶了二皇子长女的时候,陈玉壶被一口茶呛了一下。

现在二皇子,应该叫定安王了。

陈玉壶和胡姨娘感叹,这些人真是利欲熏心,不可理喻啊!

感叹完了,又觉得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