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不愿走的陈老太(1 / 1)

刚跪下没多久,陈朝营就被人喊了起来,站在棺材前办事的嘀嘀咕咕嘱咐了他好久,这才退到了一旁。

就见陈朝营拿起一旁的盆子,就往地上摔去,就听一声清脆的声音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紧接着就听有人朗声喊道:“起棺!”

话音刚落抬棺的本家兄弟就开始一起使劲,可原本不算重的棺材,在这一刻竟然没有被抬起来。

这么一弄,抬棺的人一个个全都满头大汗起来,一旁负责指挥的人见此也变了脸色,拿起一旁的鞭子就朝着棺材抽去。

啪啪抽了两声,接着就让人开始抬,这次才抬了起来。

跪在后面的沈明欣立马变了面色,自从她重生后,她就信了这些东西。

以前的时候她不信,沈三姐跟她八卦说谁谁的棺材抬不起来,怎么后才能抬起来,那时候她都有些嗤之以鼻,总觉得是抬棺的人没发力,可亲眼看过后,才不得不信。

同样陈大嫂也变了脸色,一个不注意就瘫倒在了地上,拼命朝着陈老太的棺材磕头道:“娘啊!你好好走吧!”

“我知道锦可有对不住您的地方,可她在怎么说也是您孙女,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她这次吧!”

“您放心,只要您能原谅她,我一定好好的哭,有多大声哭多大声,不光如此,我还给您扎牛扎马扎轿子,让你在下面当一个个地地道道的大小姐。”

众人听到这话还以为陈大嫂是为了陈锦可偷钱这事给陈老太赔不是,谁都没多想,只有沈明欣跟陈锦艳知道里面的道道,俩人都选择了沉默没有说话。

等陈大嫂哭诉完,男的那边已经走出了好一段距离,这边的女的一看,立马扶着陈大嫂追了上去,陈大嫂一走沈明欣她们立马就跟了上去。

陈大嫂果然如她所说,整整哭了一路,直到村口。

这期间沈明欣一直没发出声音,一旁的婶子听到后小声劝道:“老二家的,不管老太太怎么样,你这该哭的还是要哭的。”

沈明欣十分冷静道:“我哭不出来。”

“没关系,我跟老太太这关系,她自己心里也清楚的很,不会怪我的。”

本家婶子听完忍不住长叹一声,“刚才你娘闹这出,恐怕不会轻易这么走啊!”

沈明欣:“没事,我认识少林寺的和尚,大不了让他们来我家住几天。”

本家婶子一听这话当即不敢再说什么,而他们这边原本是要行路记的,就是所有的亲戚都会过来送一送陈老太,可鉴于刚才那一出,谁也不敢多耽误,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

这一步大部分都是男人的事,沈明欣她们只需要跟着磕头就行。

虽说简化了很多,沈明欣还是不知道自己磕了多少个。

终于在数不清的后面,唢呐声停了下来,这一停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好似知道从此要分别一般,陈朝红跟陈朝秀刚平静下去的心情,一下子又迸发出来,哭的那叫一个可怜。

陈大嫂也哭的不能自已,陈朝辉跟陈朝营也爆发了哭声,可她们早已阴阳两隔,这一步是早晚都要走的。

陈朝红她们只能站在原地看着男人们送着棺材不停的远去。

棺材一走陈朝红就晕了过去,不等沈明欣出手,一旁的婶子就熟练的掐住了陈朝红的人中,好似很熟悉一般。

沈明欣看着眼前这条路不禁感叹起来,这条路不知送走了多少老人,也不知送走了多少出嫁女。

等陈朝红一醒,众人才开始回去,而本家比较远的那些,早就脱了孝衣往回走了。

回到灵堂沈明欣她们也把衣服脱了下来,因为陈老太的棺材一走,就说明这事办完了。

接下来就是等着上林的男人回来吃饭,这期间大家都很闲,只有沈明欣很忙。

因为陈大嫂她们哭的都支撑不住了,很多需要做主的东西只能沈明欣来。

沈明欣也没客气,只要问她的,她都能把选择做出来。

不光要处理这些事情,今天来的朋友她还得帮忙送,因为他们坐的是第一场席吃完就能走。

这里面有她的朋友,也有陈朝辉的朋友,但陈朝辉的朋友居多,不过也都认识,陈朝辉不在,她也能代表。

“嫂子,那我们就不等陈局了,我们先回去了。”

沈明欣看着身穿制服的这群人点了点头,满脸疲惫道:“好,今天辛苦你们了。”

小王:“没事,您要也多注意休息。”

把他们全都送走,沈明欣这才能坐下来休息一会,不像他们今天忙完就完了,她明天还得有大半天的忙活。

因为明天还要给陈老太上坟,不过今天晚上这顿沈明欣她们就不用等着最后吃了,可以跟本家的一块吃。

沈明欣坐在一旁等了半个多小时,陈朝辉他们才回来了,回来时身上的孝衣也脱了。

一见面陈朝辉就哑着嗓子冲沈明欣问道:“郑局他们?”

沈明欣:“都回去了。”

陈朝辉听完这才放心下来,一屁股坐到了沈明欣旁边。

沈明欣看着他眼底的青紫忍不住问道:“老太太那边怎么样?顺利吗?”

陈朝辉默默的点了点头,“顺利,很干净。”

沈明欣听完这才放心下来,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这次沈明欣一家单独坐了一桌。

陈锦右跟陈锦西吃着桌子上好吃的饭菜,忍不住在心里感激道:“又少了一顿。”

不过这话他俩也只敢在心里附议不敢说出来,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吃完饭送走他们后,就开始算账,毕竟大事已经过去,明天的上坟他们自己来就行。

这期间要把吹唢呐的钱结了,也要把办事人的钱结了,还有买菜的钱,反正是很多很多钱。

根据大总管他们的经验,一场白事下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往里欠钱,不欠钱的几乎没有。

而他们家这次,因为自己人上钱上的多,村里人来的多,朋友上钱也多,扣掉这些费用竟然还有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