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哥,谢谢你。”
丁秋楠兴奋地扑过来。
再后来,李建设起身喝口茶,回到床上打算和丁秋楠聊聊,却感到意外。
“建设哥,你压到我的头发了,我太累了,你去别屋睡吧。”
丁秋楠翻身背对他,不再言语。
李建设愣了一下,起初还以为丁秋楠不愿独占他,等了一会儿才明白对方是真的睡着了。
并非所有人都如他这般精力充沛,别人也会疲惫困倦啊。
亏得正值夏日,他提起裤头,套上背心,小心翼翼地出了门。
本想去隔壁梁拉娣家,却在门口听见了秀儿的声音。
母女二人正聊得热络,他不便打扰,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改道去了于莉家,总该能落脚吧。
“建设哥,今天不方便,你找海棠去吧。”
“嗯,好好休息。”
李建设本想说自己只是小憩片刻,可看着于莉迷迷糊糊的模样,似乎更想看电视,只能再次出门。
接着去了于海棠家,却发现她在给儿子讲故事,稍作停留后便悄然离开。
连遭拒绝,他也不好再去三茹那里,毕竟昨晚洗漱时就说过要陪丁秋楠,这样匆匆忙忙跑过去,该如何交代?
忽然意识到自己居无定所,拼搏多年,竟是一人孤影?
“叔叔还没睡呢?”
槐花端着水走出来,她也未眠,刚刚还在看电视。
“是槐花啊,我在锻炼身体,不困。”
李建设敷衍了几句,终究还是回到丁秋楠的房间。
静静躺着,许久才入眠,谁知半夜又惊醒了别人,实在过意不去,害得双方都没睡好。
次日清晨,李建设未能按时起床,但世界依旧运转,太阳照常升起。
鞭炮轰鸣,锣鼓喧天!
早上八点,在区领导和街道工作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红星商场正式开业。
“陈老板,这么热闹的场景,李主任怎么没来?”
周区长话里带着玩笑,整个大前门以及京城人都知道李建设起晚的习惯。
“他待会就到。”
陈雪茹也无可奈何,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早起这事儿让人头疼。
“冲啊,猪肉只要六毛一斤,比市场上还便宜!”
“鸡蛋才四分钱,是真的吗?”
商场九扇大门同步开启,分别以京城九座城门命名,十分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人群涌动而来,不论买与不买,至少能凑个热闹。
今天是周日,有的是时间。
尽管大家收入有限,却都懂得储蓄。
即使在物资配给如此紧张时,京城里仍有超过一亿六千万斤粮票未被使用,平均每户存粮上百斤。
定量供应充足,食物常吃不完。
因此,尽管粮票制度尚未废除,私下交易已悄然盛行,主食不再是家庭优先考虑。
人们手头宽裕,愿意积攒后再消费,一周不买,一旦出手便多购。
“炊饼!新鲜的白面炊饼!”
“脆梨!香甜可口的黄梨。”
走进商场的顾客总觉得这些吆喝有些不妥,却又难以言表,顾不上这些,先去买打折的肉要紧。
“嘿,你的鸡蛋怎么卖?”
贾张氏见到客人,连忙答道:“五个铜板一个,个头大,刚从乡下收来的。”
“五个铜板?不是宣传说四个铜板吗?”
这人有些疑惑,京城人不会骗人吧!
“老头子,你在这儿问啥,红星超市在负一楼,快跟我下去。”
旁边一个机灵的老妇拉着丈夫就走。
“呸,连五个铜板的鸡蛋都买不起,还来商场闲逛。”
贾张氏嘟囔着,卖不出去自己吃。
“奶奶,我说过卖鸡蛋不行,楼下红星超市只要四个铜板一个。”
棒梗做生意很精明,小店摆上了弹弓,这才是零成本。
“超市只要四个铜板?你在胡说。”
贾张氏惊呆了,这么便宜还能赚钱?
“真的一样,我早上下去转了转,猪肉才六毛,白菜一分五,都很新鲜。”
棒梗也喜欢四处看看。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去买些菜。”
贾张氏背起布包就往楼下跑,这是捡便宜的好机会。
“等等,奶奶,咱家的铺子怎么办?”
棒梗愣住了,还没赚到钱就要花出去?
对面店铺里,徐慧芝笑着对贺永强说道:“我说了吧,那个老太太的店不行,卖的东西都啥啊。”
“你别愣着,听说明楼下有优惠,你也去买些东西,店里有我盯着呢。”
贺永强一点都不着急,他对自己烙的饼很有信心,用的是纯正的白面,既耐饥又好吃,肯定畅销。
涌入的顾客实在太多,人群拥挤,不少人被挤得先上了楼。
楼上还有好几层,空间宽敞,可以慢慢挑选。
不过也有人目标明确,直接冲向楼下的超市,那里已经人声鼎沸。
“别急,猪肉还多得很,六毛钱随便买。”
“鸡蛋也有,都是刚从农场运来的鲜货,鸡粪都还没干。”
直到中午,人群依然络绎不绝,下午依旧如此。
有些人从早上九点进入,直到晚上才出来,整整逛了一天。
李建设到达时已是午后。
“情况怎么样?”
他在门口遇到了徐静理。
“人太多了,进去后很难出来。”
徐静理有些发懵,原以为生意会很火,却没想到这么火爆。
“那就行,先别管这边了,到办公室聊聊。”
李建设带着人离开,去了附近的会所,他并不常在这儿办公,但徐静理在这里。
“建设哥,你为什么当初要把这么多商铺都卖掉呢?这么多人流,要是全收租金的话,那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