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亲身验证,刻不容缓(1 / 1)

烛火摇曳,映照着我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密信的灰烬早已在灯焰中消散无踪,但那“石破天惊”的消息,却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字都在燃烧,都在催促。

元直!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代表着一份深厚的友谊,一种智力上的共鸣,以及我未来宏图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关键拼图!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翻涌的心潮压下。激动解决不了问题,周密的计划和果断的行动才是关键。

锦瑟(貂蝉)的密报已经点明了方向,但最终的确认和接触,必须由我亲自完成。原因无他,只有我手中的这块刻痕石块,才是唯一能够百分之百验证对方身份的钥匙。而且,以元直的谨慎和才智,任何非我本人的试探,都极有可能引起他的警觉,甚至导致他再次隐匿行踪,让我追悔莫及。更何况,多年未见,世事变迁,我必须亲自去了解他的近况,判断他的心意,并以最大的诚意去争取他的加入。这份情谊和信任的重建,非他人可以代劳。

所以,结论只有一个:我必须立刻动身,前往博望坡!

这个决定一旦做出,便再无犹豫。时间,是此刻最宝贵的资源。谁知道那位自称“单福”的士子,会不会在下一刻就飘然远去,再次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来人!”我压低声音,对着门外轻唤了一声。

片刻之后,一个沉稳矫健的身影悄无声息地推门而入,正是石秀。他一身利落的短打,眼神锐利,气息内敛,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护卫统领,也是少数几个知道我拥有一些“特殊渠道”和“秘密力量”的绝对可靠之人。

“主公有何吩咐?”石秀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

“石秀,”我看着他,目光凝重,“准备一下,明日凌晨,你随我出城一趟,前往博望坡方向。”

石秀微微一怔,但没有多问,只是应道:“是!需要多少人手护卫?”

“越少越好,越隐秘越好。”我沉吟道,“对外,就宣称我去巡视北面几处新开垦的屯田点,检查秋收前的准备情况。你挑选三名身手最好、口风最紧的弟兄,换上寻常农夫或行商的衣服,我们四人,加上我,一共五人,轻车简从,天亮前出发,务必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特别是……驿馆那边(指刘备等人驻地)和城内那些若有若无的眼睛。”

我没有明说那些“眼睛”来自何方,但石秀显然明白我的意思。新野虽小,却地处要冲,各方势力的探子从未断绝。蔡瑁、刘表,甚至可能还有来自北方的曹操,都在暗中盯着我们这支寄人篱下的“客军”。我的任何异常举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属下明白!”石秀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知道,这绝非一次简单的巡视。但他从不多问主公不愿明说的事情,这是他的优点,也是我信任他的原因之一。“车辆、马匹、干粮和替换衣物,属下这就去准备。保证天亮前一切就绪,神不知鬼不觉。”

“很好。”我点点头,然后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块陪伴我多年的、刻着复杂纹路的石块,紧紧握在手心。冰冷的触感,却仿佛带着一丝灼热的希望。

元直,我来了。这一次,我将亲自带着信物,来敲响你的门扉。

“还有一件事,”我看着石秀,语气更加郑重,“此行目的地,博望坡南侧一带。具体地点我会沿途告知。到达后,你们四人在外围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我将要拜访的那处茅屋,更不得与内中之人发生任何冲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护我的安全是第一要务,但在此前提下,尽量避免惊动任何人,特别是……目标人物。”

我必须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如果对方真是元直,他或许不愿意见到过多陌生人;如果对方不是,或者态度不善,我也需要石秀他们提供后援。但核心原则是,必须将动静控制在最小范围,避免事态扩大。

“属下遵命!”石秀再次躬身,将我的每一个指令都牢牢记在心中。

待石秀领命离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后,偌大的书房再次只剩下我一人。我没有立刻休息,而是走到书案前提起笔,用一种只有我和锦瑟才懂的特殊符号和暗语,快速写下了一封新的密信。

内容很简单,核心指令有三条: 一、 我将于明日凌晨,亲自前往博望坡南侧,接触疑似目标“单福”。 二、 命令负责监视该区域的玄镜台暗桩,立刻转入最高级别的外围警戒状态。清除一切可能对我此行造成干扰或窥探的因素,确保我与目标接触过程的绝对安全和私密。行动务必隐秘,不得暴露自身。 三、 若我与目标接触顺利,后续安排另行通知;若发生意外……则启动备用撤离方案“烛火转移”,不惜一切代价掩护我安全返回新野。

写完后,我仔细检查了一遍,用火漆封好,然后走到窗边,模仿一种特定的鸟鸣,发出了三长两短的信号。片刻之后,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窗外远处的一棵大树上,微微点头示意后,又迅速消失在夜色中。我知道,我的指令,很快就会通过玄镜台那高效而隐秘的网络,传达到相关的执行者手中。

做完这一切,我才感到一丝疲惫袭来。但更多的,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期待和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

我不知道,明日的博望坡之行,等待我的究竟是什么。

是故人重逢的喜悦?还是空欢喜一场的失落?

元直他……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约定?他如今的心境如何?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加入我这个前途未卜、甚至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事业?

无数的疑问在脑海中盘旋。但我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这一步,我必须踏出去。

我再次将那块刻痕石块贴身放好,感受着它粗糙而坚硬的棱角。这不仅仅是一块信物,它承载着一段弥足珍贵的友谊,更寄托着我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窗外的夜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沉。

但我的心中,却仿佛已经看到了黎明的光亮。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