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真相
哈尔滨郊外的雪原上,一支八路军特种小队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缓缓靠近那座被焚毁的建筑。
“队长,就是这儿。”侦察兵低声报告,手指向远处焦黑的混凝土墙体,烟囱歪斜地刺向铅灰色的天空,像一截折断的骨头。
队长陈铁山打了个手势,小队立刻散开警戒。他推开半塌的铁门,锈蚀的铰链发出刺耳的呻吟。屋内,焦糊味混合着某种化学药剂的刺鼻气息扑面而来。
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地面,照见碎裂的玻璃器皿、扭曲的铁架,以及——
“操!”年轻的机枪手猛地后退一步,踢翻了一个金属容器。液体泼洒而出,浸泡在其中的东西滚落在地——那是一颗被福尔马林泡得发白的心脏,表面布满针脚般的缝合痕迹。
陈铁山蹲下身,用刺刀拨开灰烬,露出墙上一角未烧尽的标签纸,上面残留着几个模糊的日文字符:
「マルタ 7*1-42」
(马鲁太 7*1-42)
灰烬中的图纸
“队长!这边!”爆破手王石头的声音在废墟深处回荡,仿佛在这片荒芜之地中找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陈铁山闻声,毫不犹豫地跨过一具焦黑的尸体,那尸体的手腕上还铐着铁链,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束缚与苦难。
陈铁山快步走到王石头身旁,只见他正从一堆灰烬中小心翼翼地扒拉出一张烧焦的图纸。这张图纸的边缘已经碳化,仿佛被烈焰吞噬过一般,但中央的机械结构图却依然清晰可辨,仿佛在顽强地展示着它的重要性。
王石头紧皱眉头,凝视着手中的图纸,喃喃自语道:“这玩意儿……不像是普通锅炉啊。”陈铁山接过图纸,眯起眼睛,仔细端详起来。他曾经是兵工厂的技术员,对机械图纸可谓是了如指掌。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这张图纸上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张图上所描绘的设备,绝对不是普通的常规武器。它的结构复杂而精密,每一个线条都透露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设计理念。
高温扩散炉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高温。他的手指微微发抖,仿佛被这股炽热的力量所震慑。
延安的技术专家曾提过,鬼子在东北秘密研究某种“超级武器”,而这种武器的制造需要极高温度的熔炉来提纯材料。眼前的这台高温扩散炉,难道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关键设备?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低声命令道:“带回去。”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手下的人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高温扩散炉拆卸下来,并将相关的图纸也一并收好。他亲自将图纸仔细地折好,塞进贴身的防水袋里,确保这些重要资料不会受到任何损坏。
“直接送北平。”他再次叮嘱道,目光紧盯着那只装着图纸的防水袋,仿佛它承载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雪地里的孩子
小队正准备撤离这个危险的地方,突然,狙击手发出了一声低沉的警告:“有人!”这两个字仿佛是一道闪电,划破了原本紧张的寂静,所有人都像被惊扰的兔子一样,瞬间变得警觉起来,迅速寻找掩护并隐蔽起来。
陈铁山慢慢地抬起头,小心翼翼地顺着狙击手的视线望去。他的目光穿过一片白茫茫的雪地,最终落在了一串小小的脚印上。这些脚印蜿蜒曲折,从废墟的另一侧延伸出来,一直通向远处的松林。
这些脚印看上去非常新,雪屑还没有被风吹散,显然是刚刚留下的。陈铁山的眉头微微一皱,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一直在追踪的目标,或者是其他什么未知的敌人。
“追!”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如鬼魅般穿梭在雪地中,沿着脚印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的步伐轻盈而迅速,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生怕惊动了前方的目标。
他们像幽灵一样,脚步轻盈,悄无声息地跟随着那个“人”。在松林边缘,他们终于看清了那个身影——那竟然是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身材瘦小,赤着脚,身上只套着一件脏兮兮的白色病号服。他的衣服显然已经很久没有换洗过了,上面布满了污渍和破洞。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淤青和针眼,这些伤痕让人看了心痛不已。
孩子背对着他们,正弯腰在雪地里忙碌着,似乎在挖着什么东西。陈铁山小心翼翼地慢慢靠近,他的靴子踩在积雪上,发出轻微的“嘎吱”声。然而,就是这一点点声响,还是惊动了那个孩子。
孩子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猛地回过头来。当陈铁山看清孩子的面容时,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孩子的眼睛呈现出一种灰白色,没有焦距,也没有丝毫的光泽,就像两颗被雾气笼罩的玻璃珠。
孩子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种奇怪的、非人的声音,那是一种嘶哑的咕噜声,仿佛他已经很久没有说话了。
“别怕……”陈铁山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温和,缓缓蹲下身子,向孩子伸出手,“我们是来帮你的。”
然而,孩子对他的话毫无反应,只是歪着头,用那灰白色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那眼睛里倒映着周围的雪光,显得格外诡异。
接着,孩子突然转身,像一阵风一样跑进了松林深处,眨眼间就消失在了茂密的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