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鸭绿江上的彩虹(1 / 1)

火药味的谈判

指挥部里的煤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曳,把两个对峙的身影映照在斑驳的土墙上。李云龙飞起一脚踹开木门,“砰”的一声,惊得屋檐下的麻雀扑棱棱地飞走了。他大步流星走到桌前,腰间配枪的皮带扣“当”的一声撞在桌沿上。“清单上画红圈的,一个都不能少哦。”金队长用食指轻轻点着那张泛黄的日军物资登记表,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这可是朝鲜人民军的底线呢。”李云龙突然咧嘴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他不紧不慢地从兜里掏出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就着煤油灯点上,狠狠地吸了一口,然后把烟雾直接喷向对方:“老金啊,你以为这是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呢?”他“啪”的一声拍案而起,震得搪瓷缸里的茶水溅到了作战地图上,“老子一个团打下的军火库,你上下嘴皮一碰就要全搬走?”屋角的警卫员小张条件反射般地按住了枪套,朝鲜方面的翻译官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金队长却稳如泰山,只是从军装内袋里掏出一封电报,小心翼翼地铺在湿漉漉的地图上:“平壤方面的正式照会哦。”李云龙眯起眼睛,借着昏黄的灯光仔细辨认着电报末尾的印章。他突然伸手按住那张纸,粗糙的指腹轻轻摩挲着印章的边缘:“呵,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嘛。”话音未落,指挥部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月光下 107 火箭炮的炮管闪烁着寒光。

高粱酒与月光

月上中天,鸭绿江畔一片静谧,赵刚踏着结霜的枯草,朝朝军营地走去。他左手拎着半壶地瓜烧,右手不时呵出一口白气,给冻得红彤彤的耳朵取暖。远处,哨兵枪刺的反光在夜色中闪烁,宛如点点繁星。“赵政委?”金队长掀开帐篷帘子,睫毛上挂着晶莹的夜露。他腰间的手枪套敞开着,显然刚刚在保养武器。赵刚晃了晃酒壶,陶瓷壶身发出清脆的声响:“听说你们朝鲜的‘甘露酒’很有名,尝尝我们山东的地瓜烧吧!”他说话时呵出的白雾,在两人之间慢慢散开。三杯下肚,金队长原本紧绷的手指终于放松下来。赵刚望着帐篷缝隙中透出的一线月光,突然好奇地问道:“听说平壤的牡丹峰,中秋赏月是最棒的?”酒壶悬在半空,金队长的喉结微微滚动:“我离开家的时候……峰上的钟楼还没修好呢。”他忽然用朝鲜语说了一句,又立刻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现在说这些……”帐外传来江水轻轻拍打着岸边的声音,赵刚拿起酒壶,给两人的搪瓷杯重新斟满:“等打完仗,我请你喝真正的茅台!”月光透过帆布帐篷,在杯中的酒液里洒下斑驳的银辉。

浮桥上的彩虹

清晨四点,江面被乳白色浓雾笼罩,工兵连长王大柱正吆喝着战士们把最后一批空油桶推进水里。他那被冻得红彤彤的双手紧握着绳索,朝着对岸扯着嗓子喊:“老崔!再递三块门板过来!”对岸传来一阵含糊不清的朝鲜语回应。李云龙蹲在岸边的石头上,啃着硬邦邦的窝头,冷不丁被赵刚捅了一下胳膊:“老李,你看那边。”晨雾中,二十几个朝鲜战士扛着拆下来的农家门板,正深一脚浅一脚地涉水而来。他们把棉裤高高地挽到膝盖以上,小腿被冰水冻得红扑扑的,却还是努力把门板举过头顶,生怕被水打湿。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突然一个踉跄,门板眼看着就要掉进水里,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八路军战士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来,一把托住了门板。“我勒个去……”李云龙吐掉嘴里的窝头渣,二话不说,“扑通”一声跳进齐膝深的江水中,“都傻站着干啥?赶紧帮忙啊!”冰凉刺骨的江水眨眼间就浸湿了他的棉裤。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奇迹出现啦!水汽在木板的缝隙间折射出七彩光晕,那座由油桶、门板和绳索拼凑而成的浮桥,竟然在江面上架起了一道如梦似幻的彩虹。两岸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中的活儿,一个朝鲜小战士突然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喊道:“彩虹桥!”李云龙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一扭头,发现金队长不知啥时候也站在了水里。两人隔着一丈远的江面,相视一笑,在晨光中,他们的身后是正在渡江的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