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天水王“大病”
李瑄完成对麾下僚属的思想工作后,回到大都护府。
“阿爷……”
李蓁蓁小跑过来,跳到李瑄身上。
她等阿爷好久了。
熟悉以后,她非常亲近阿爷。
李看到李蓁蓁,会心一笑。
龟兹再好,也不比长安。
但他的后代不是温室中的花朵。
李瑄除了为儿女请名师外,他会在儿女再长大一些,亲自教导,植入根深蒂固的思想。
许多事情,一个人,一代人是完不成的。
需要他的后代不懈努力,共同禀承意志。
“夫君是否饥饿?妾身为你准备饭食?”
长离接过李瑄的诸葛亮剑,向李瑄询问道。
“不用,今日我来主厨!”
李瑄捏了捏李蓁蓁的脸蛋,莫名其妙说出这句话。
君子远庖厨,在李瑄这里并不适用。
他不止一次亲自下厨。还让公输青子打造适合炒菜的铁锅。
能吃上李瑄的菜,裴灵溪、姜月瑶、长离、霜儿都很幸福。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男人能和李瑄这样。
“蓁蓁最喜欢阿爷做饭。”
李蓁蓁想到阿爷的厨艺口水都流出来了。
“等会蓁蓁多吃点。”
李瑄将李蓁蓁交给霜儿。
然后更衣进入厨房,妻子们在旁边帮衬,半个时辰后,李瑄用简易的调料,炒菜、烹饪六菜一汤。
由于季节原因,大多都是肉菜。
等蔬菜成熟以后,李瑄能炒出更多菜肴。
看妻子和儿女吃得津津有味,李瑄笑道:“以后我或许还会被称为美食家。”
他知道炒菜很快就会流传下去,成为华夏的传统。
通过后世厨师们的想象和创造,出现各种名菜。
“夫君,什么是美食家?”
裴灵溪向李瑄询问。
“就是能创造菜肴的人。”
李瑄回答道。
“那夫君一定是!夫君是奇才,无所不会。”
裴灵溪巧笑嫣然,眼中透露着浓浓的爱意。
她们也在学习夫君做菜,只是没有这种概念,技艺不成熟。
不需多久,就不用夫君亲自动手。
一家人其乐融融,李瑄为李蓁蓁和李淞夹菜,没有厚此薄彼。
“阿爷是大英雄,看那么多铁人铁马因阿爷而喝,我以后也要如阿爷一般。”
吃饱以后抹了抹嘴唇的李淞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李瑄。
今日裴灵溪、姜月瑶带着他和李蓁蓁到龟兹城上。
那万人中央最瞩目者,就是他的父亲。
。
但内容却让李隆基大惊。
天水王半年行军,至里海南部时,陡遇大雨,面白唇青,虚弱无力,躺在床上无法起身。
大军只能驻扎与大食十万大军对峙,隐瞒主帅病情,未能开战。
李隆基看完信件后,只觉得天塌了。
东北面临危机,李七郎偏偏在这个时候病倒。
看样子病得很重。
原本指望在关键时刻,李七郎能惩治安禄山。
“快派遣御医到波斯。”
醒悟过来后,李隆基大喊一声。
他没有怀疑病情的真假。
和安禄山不同,安禄山是他传召的时候称病,李瑄是由他的亲信密奏大病。
高力士得知李七郎重病后,心嘭嘭直跳。
他和李隆基一样的想法,有李七郎在,安禄山不足为惧。
现在,渔阳的鼓声,似乎在耳边敲响。
一天后,李瑄将属于安西都护府的奏书呈至长安。
他用虚弱的语气,表示暂未为圣人开疆扩土,等他病好,立刻对大食展开进攻,请圣人再给他一些时间。
李瑄大病的消息传出,杨国忠、四杨、一些豪强权贵弹冠相庆。
他们想起天妒英才的故事,汉代的霍去病,就是二十多岁死去。
太有才干的人,会惹来天杀,他们希望下次从西域传来的信件,是李瑄死去的消息。
至于安禄山,即便真反叛,国家还是有良将,有边军可以对抗的。
李适之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
作为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号称如长鲸吸百川,一连数日,滴酒未进。
但就在这一日,罗兴奉李瑄之命从安西悄悄回到长安。
而且还带着终南山隐居的道士,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