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价高者得(1 / 1)

这首诗很长,陈隆并不能一下子全部想起来,所以写写停停,耗时不短。

写完后一个军官拿起来大声念。

这时候围观的人并不多,但掌声和喝彩声却出奇的响。

刘知亮连声叫好:“好好好……,

年纪轻轻却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诗,还是张重威那老小子眼光独到,收你做徒弟。”

陈隆想否认,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他可不想因为否认身份,让那些买了点赞收藏诗词的人找他把钱要回去。

刘知亮五人离开。

陈隆收摊。

这一次公开点赞收藏获得的收入,比前几天偷偷摸摸点赞收藏加起来还多。

陈隆和张陌商量后给每个小乞丐二十两,剩下来的钱张氏兄弟一人一成,陈隆三成,张陌五成。

……

翌日早上,陈隆带着熟悉的人马再到【风雅街】,想看看还有没有人买点赞收藏诗词。

到达后发现【风雅街】混乱得比【疯人街】尤过之而不及。

一夜之间到底发声了什么?

早就蹲守在【风雅街】的一个小乞丐跑过来报告:

“三爷,到处都是你的亲朋好友在卖你昨天写的那首《饮马……》长……长什么来着?”

陈隆疑惑:“这首诗都已经公开,大街小巷都有小孩在朗读,还怎么卖?”

“他们卖你亲手写的,说是原……原什么来着。”

“原版?原着?”

“对对对,原版。”

张陌问陈隆:“三爷,我们还要点赞收藏吗?看样子应该没人买了。”

“我们不卖点赞收藏,我们卖【诗祖】现场手写版《饮马长城窟行》,只卖三份,价高者得。

张左,带人去拿锣鼓过来,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

“是。”

张左挥手,四个小乞丐跟着他走。

陈隆交代张陌和留下来的三个小乞丐:“你们在这里等着,张右陪我到前面走走。”

张右在前面开路,陈隆悠然自得跟在后面左看右看。

喧闹嘈杂中,每个摊位前都有人抓着一首《饮马长城窟行》在叫卖:

“我是【诗祖】陈兴隆的同乡,手上有一份《饮马长城窟行》,是我们一起来京城赶考时他亲手写并赠送给我的。

我现在拿出来卖,不需要一千两,也不需要一百两,只需要十两、十两。”

“我是【诗祖】在学堂时的同桌,手上这份《饮马长城窟行》是【诗祖】年少时亲手写并赠送的。

看看这发黄的纸张就知道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老夫是【诗祖】的管家,今天偷偷把【诗祖】的《饮马长城窟行》拿出来卖。

便宜出手啦,绝对货真价实,走过路过不买也可以瞧一瞧。”

……

大概走了三十丈远,陈隆摇摇头说道:“回去吧,你哥他们应该快回来了。”

两人回去和张陌几人汇合,再等片刻张左他们拿着锣鼓气喘吁吁赶到。

陈隆看人到齐了就安排任务:

“张左张右前面开路,敲锣的小乞丐跟在后面,走在最后的是打鼓的小乞丐。

每敲打十次就停下来,然后所有人一起高喊:

诗祖现场手写《饮马长城窟行》,并盖内阁首辅张大人点赞印章,价高者得。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

“开始。”

陈隆手一挥,张氏兄弟立即抢到前面开路,敲锣的小乞丐快步跟上。

接着是陈隆和张陌,最后是打鼓的小乞丐。

“让开让开,让开让开……”

张氏兄弟在前面驱赶人群。

“锵锵锵……”

“咚咚咚……”

小乞丐敲锣打鼓。

“诗祖现场手写《饮马长城窟行》,并盖内阁首辅张大人点赞印章,价高者得。

诗祖现场……”

……

这种大阵仗一路引起很多人好奇,贩卖《饮马长城窟行》的不再叫喊;

行走的人停下来,沿街店铺里的人来到门口、窗户边观望。

大家纷纷驻足观看。

再到后来,队伍往前走时,前面的人主动让出一条通道。

有人认出了陈隆:

“诗祖诗祖,这个才是真的【诗祖】”

“真是【诗祖】。”

“这才是【诗祖】该有的气派。”

“跟上跟上。”

“走走走,买诗去买诗去”

……

陈隆一行人来到【风雅街】熟悉的中间路段,熟悉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用。

不过没关系,占位的摊主看到真正的【诗祖】到来,立即让出位置,还把桌椅留给【诗祖】用。

陈隆手一挥:“给钱,五十两。”

张陌立即掏银票,翻出一张五十两给让位的摊主。

摊主笑得合不拢嘴,半天才想起道谢:“谢谢诗祖!谢谢诗祖!”

有眼力见的人立即送来纸笔墨。

“给钱,五十两。”

送纸笔墨的人也得五十两。

准备就绪,小乞丐继续高喊:“诗祖现场……”

喧闹围观的人群忽然更加喧闹起来,接着从中间纷纷往两侧闪躲。

只见四个手持弯刀、强壮魁梧的年轻人,不停把人群往两侧驱赶。

然后看到冯英华带着四个同样手持弯刀的年轻人,大摇大摆从通道走进来。

陈隆愕然,冯英华今天带来的人和昨天带来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冯英华本人精神状态也完全不一样。

“不认识本公子啦?”

冯英华一脸傲视群雄姿态问陈隆。

陈隆嘿嘿笑道:“认识,化成灰撒到怀亲王府的池塘里都认识。”

“本公子警告你啊,你卖诗就卖诗,不该说的话千万别说。”

“好好好,不说不说。”

“今天这三首【诗祖】亲手写的诗本公子包了,总的一口价一千两。”

陈隆不想卖这么便宜,特别是像冯英华这种不差钱的主更不能卖便宜:

“小人知道冯公子热爱诗词,也知道冯公子不差钱。

只是小人带着这么多兄弟混饭吃,是想价高者得的。”

围观的人有人不服气:

“凭什么你一个人全包?”

“就是。”

“就是。”

“除非你出高价到没人和你竞争。”

冯英华豁出去:“五千两!

有没有比五千两更高价的请立即举手?没有就本公子买定了。”

跟随冯英华的一个年轻人立即高喊:

“五千两一次,五千两二次,五千两三次,成交。”

冯英华催促陈隆:“写吧诗祖,没有人出的比五千两多啦。”

一千两陈隆觉得少,但五千两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他痛快的在三张纸上龙飞凤舞,一口气写三次《饮马长城窟行》。

张陌再盖好点赞印章。

冯英华把诗收好、付完钱,这桩买卖就算完成了。

陈隆有意结交冯英华:“诗祖能否改天到府上拜访冯公子?”

冯英华愤然说道:“我家府邸也是有池塘的,你要是不怕被我绑住手脚丢到池塘里喂王八,那就尽管来。”

陈隆哈哈笑道:“原来冯公子认出诗祖啦。”

“昨天就认出了——换做是你好心劝架却被对方绑住手脚扔进池塘里,你对绑你的人也会一眼就认出的。”

“哈哈哈……冯公子的为人诗祖喜欢。”

冯英华挥挥手潇洒离开,还不忘回头警告陈隆:“从止之后不准再写这首诗。”

“收摊,今天生意已经做完。”

陈隆一行人准备离开,却被一伙人拦住去路。

“讹这么多钱就想离开?问过本公爷了吗?”

说话的是一个一看就知道是纨绔子弟的老鼠须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