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拿工资了(1 / 1)

谈秋荷跟安慕和是在大半个月后,站在了南城的土地上。

这里就是李立国当兵驻扎多年的地方吗?

眼前陌生的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新奇。

李红兵提着他爸留给他的两个洗得掉色的军绿色包,李红英背着一个黑色的包,谈秋荷背上背着一个,手里提着一个,还牵着李红月的手,母子几人就这么看着眼前的景色。

南城靠海,这里常年温度都在二十度以上,刚呼吸了几口空气,就发现这里的空气十分燥热。

身上的东西比较多,加上穿的衣裳还比较厚,谈秋荷和孩子们身上都出了汗。

曹先旺和孔端之他们提前到了,今天说是会来接他们的,等安慕和找到他们时,跑回来,就看到母子几人红扑扑的脸蛋,和额头上的热汗,他赶紧说:“南城是我们国家最南边的一个省份了,秋荷同志,你也看了那么多书,你知道为什么会将试验地选在这里吗?”

对此,谈秋荷早就习惯了。

在家时,不仅是儿子、女儿盯着学习,安慕和时不时还要来抽查,找准时机就要给她灌输知识,好在从一开始的听不进去,到后面安慕和说,学会了,将来自己种地,事半功倍后,她才上了心,因为谈秋荷知道,再过十来年,土地就要下户了,到时候,她也会有自己的土地了,不为别人,为自己!

“这里的温度常年都在二十度以上,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合植物的生长,这里的稻子,一年三季……四季,所以,这里的老百姓吃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谈秋荷也不知道自己说得对不对,但来之前,她也在书上看过,南城,温度、湿度、阳光……都很适合植物的生长,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的丰富,所以,他们才选择来这里的。

“看来你很适合读书,如果早些年认真读书的话,说不定还真有一番成就!走吧,曹大哥他们在那边等我们,地方有点偏,但那块地很大,都给我们划分出来了,还有别的同志!”

谈秋荷只关心自己孩子上学的问题,她跟着安慕和往前走,忍不住问:“那红兵他们的学校……”

“都安排好了,现在还没开学,还有四五天才开学,先去安顿好,安顿好了,到时候咱们送孩子去上学!”

安慕和说得太快,丝毫没注意到自己的用词不太准确,但谈秋荷听到了,她脸微红,不过,由于常年干活,她的健康的古铜色肌肤上,丝毫没看出来任何不对。

没想到曹先旺和孔端之他们还是坐车来的,一辆皮卡车,开车的说是跟他们农科院的同志,谈秋荷还是第一次遇到农科院的同志,整个人十分的拘束。

好在他们人多,就坐到了卡车后面,里面拉了很多东西,有一些庄稼和蔬菜,她还看到了几颗橘子苗,农具歪七竖八放在卡车后面。

安慕和跟着谈秋荷他们坐在后面,谈秋荷小心抱着李红月,她身体特殊,不能受伤,不过这一年多,她一直有按时吃药,除了中间出那次事,后面一直都养得很好。

李立国的领导对孩子的病情也一直都很关注,目前得到的消息是,国外可以治疗,只是,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对他们家来说,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攒够的钱。

而南城,在几年后,会率先迎来时代的第一波红利,哪怕是谈秋荷这样只知道种地的农村妇女,也都知道改革的春风会从南城这里开始,吹遍全国。

她想利用自己的种子,希望能勤劳能致富,到时候,她就可以带女儿去国外治病了!

卡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一片平坦的土地,这里跟他们白鹭乡不一样,白鹭乡到处都是山,这里不一样,放眼望过去,几乎都是平坦的土地,偶尔冒出来两个小山包,也不高,低低矮矮的,植被十分茂盛,郁郁葱葱的,微风吹拂,植物随风摇晃着脑袋。

眼前的景色生机勃勃,作为一个庄稼人,谈秋荷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下地干活!

如此好的条件,要是不种地,那简直就是太浪费了!

这一片地是专门规划出来给他们农科院的同志用的,曹先旺先带着谈秋荷他们收拾安置下来后,谈秋荷就迫不及待去了地里,她见过很多的庄稼和蔬菜,在白鹭乡时,她没有拿稻子出来种,但这里可以,有专门的稻田,边上插着一块牌子,写上这块试验田是谁的,种的是什么,种植的时间等情况。

“秋荷同志,这里有专门的试验田,稻子种子你都带了吧?”

谈秋荷点点头:“曹大哥,我们现在就开始吧,我来收拾田!”

“先不着急,我们先检测一下田里的基本情况,看看缺不缺什么元素!”

等谈秋荷出去后,安慕和看着三个孩子叮嘱他们收拾好住的地方,才望着屋外说:“你们的妈妈,真是个……踏实的人!”

闻言,李红兵奇怪地看了安慕和一眼!

花了两天的时间,谈秋荷才安顿了下来,曹先旺给他们母子几人申请了两间屋子,李红兵和安慕和住在一起,李红英和李红英住在一起,谈秋荷自己有一个屋子。

这里目前还没有食堂,要吃饭,都是自己做,这里有不少农科院的同志,还有还有好几个年轻的女同志,他们都是正儿八经学习多年的孩子,谈秋荷便主动开始了做饭。

谈秋荷本来就是闲不住的人,在这里,她不用四五点就起床上山打牛草,所以,她六点多起来做早饭,做好了早饭,便放起来,李红英和李红月都在附近上学,她们吃了饭就去上学,李红兵的学校在县城,一周回来一次。

谈秋荷离开后的一两个月,崔氏和李长胜他们才知道谈秋荷走了。

他们找来时,正好这天下雨,问林桂枝,林桂枝才跟他们说:“早就走了,都一两月了,你们现在才想起来问一嘴啊?”

林桂枝跟谈秋荷做了多年的邻居,对他们家的事很了解的,人都走了一两月了才发现,可怜,在崔氏他们眼里,是完全没有红兵他们兄妹几人的,既然孩子他们都不在乎,更不要说谈秋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