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朱棣不要香皂(1 / 1)

小荷与宁国公主皆听傻了眼。

谁料韩成随口一提,竟如此玄妙,这般实用!

宫中虽有御寒之法,仅冬日能靠柴薪让殿宇温热。

可父皇节俭,不舍得大量炭材,若非极寒,大多只凭厚衣熬过寒冬。

至于夏日酷暑,更是无计可施。

否则,怎会在此替韩公子摇扇消暑呢?

如今,自称凡人的韩公子提及后世有冬暖夏凉之物,实在惊人!

这世上凡人,竟过得比大明公主还舒适?

再加上他描述的“歪坏”,虽不明所以,却令二人愈发惊愕。

“韩公子,您真只是个普通人?”

宁国公主勉强合上半晌未闭的嘴,盯着韩成,难以掩饰内心的震动问话。

小荷看向韩成的眼神亦截然不同,仿若仰望仙灵。

韩成点头:“确实再平凡不过。”

然而,即便是在这个年代,那些豪门大户的生活方式,许多方面也是后世寻常百姓无法企及的。

比如说一夫多妻,又比如那些只有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优质布料之类的东西,在后世同样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得起的……

“公子,这些……您可否将其制作出来?”

回过神来的小荷,眼神炽热地注视着韩成,满怀期待与憧憬地问道。

听到小荷的话,宁国公主也满心渴望地看着韩成。

韩成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办到的事。

如果我真的有这般能力,在后世我也不会只是个普通人了。”

说完后他又补充道:“不过我会尽力而为,看看以后能否让大明有所变化,把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拿出来!”

原本略显失望的小荷和宁国公主,在听到韩成这番话之后,再次燃起了希望。

她们在这里幻想着,韩公子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奇事物。

相信到那时,公子一定能让大明展现出更大的不同……

……

接近黄昏时分,朱元璋亲自前来取香皂。

因为这次朱元璋带来的原料充足,所以韩成制作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即便韩成留了七八块,朱元璋依然拿到了三十多块五颜六色的香皂。

看着这些香皂,朱元璋立刻眉开眼笑。

终于能交差了!

再也不用害怕被胡充妃、达定妃之类的人继续剥削了。

现在可以昂首挺胸地去面对她们了!

看她们还能搞出什么名堂!

……

“标儿,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香皂,给你几块带回去试试。”

得到了不少香皂的朱元璋显得格外慷慨,当然也没忘了他最疼爱的大儿子朱标。

他直接拿出五块香皂递给朱标。

朱标对这个新奇的东西也充满了兴趣,并未推辞,伸手接了过来,端详。

他拿起一块放到鼻尖嗅了嗅,觉得香气十分宜人。

朱元璋看了看旁边的朱棣,犹豫了一下,又从盒子里取出两块给了朱棣。

“父皇这儿也不多了,要分的人还不少,就给你这两块吧。”

朱棣连连摇头:“父皇,我不用了,不喜欢这种东西。”

朱元璋递香皂的手顿时僵住了。

“真的不要?”

“真的不要。”

“以后不会后悔吗?”

“不会后悔。”

有什么好后悔的呢?不过就是用来洗澡的东西罢了。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拼杀多年的武夫,他可不会用这种娇气的东西。

只有那些娘娘腔才会这么讲究,用这种香喷喷的东西!

当然,这话朱棣绝不会说出口。

不然的话,父皇和大哥恐怕都要用脚踹他了。

朱元璋见朱棣无意接收后,毫不犹豫地收回了那件东西。他本就觉得心疼,如今四儿子拒绝,真是再好不过。谁说四儿子不懂事来着?朱元璋越看朱棣越觉得满意。自从被强制休息后,朱棣的精神明显好了不少。

“老四,要不你就留下吧,自己用也行,反正没多久你四弟妹就要到京师了,给她们用正合适。”朱标在一旁提议。

朱棣摇头:“不用,她不喜欢这类东西。”语气笃定,态度坚决。

朱标见状也就不再多劝。

……

当晚,朱元璋自马皇后处告退,携两块香皂往胡充妃宫中。这一次,他信心满满,步伐也格外自信。这次不仅送了,还一次性送上两块,看胡充妃还敢否在他面前嚣张?

然而,朱元璋再次低估了对方。胡充妃果然如他所料,对这两块香皂十分喜爱,亲自试用后果然如朱元璋所说,功效非凡,从此对朱元璋的好感大增。

拉着朱元璋的手,怎么都不肯松开。

非得好好报答朱元璋,感谢皇帝信守承诺,特意送来这么棒的东西,让他享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体验。

朱元璋急忙摇头推辞,说这不过是小事一件,不必放在心上。可胡充妃的热情实在难以拒绝。

更重要的是,胡充妃武艺高强,多年贵妃生涯仍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拳脚功夫从未荒废。

没多久,朱元璋就被胡充妃按在椅子上,接受了一番隆重的感谢,这才得以脱身。

朱元璋捂着腰离开胡充妃处,本来他还打算去给达定妃送香皂,但经过刚才那一幕,他决定还是派侍从来送比较稳妥。

不然他觉得自己可能会被榨取得连渣都不剩!

捂着酸痛的腰,朱元璋慢慢往坤宁宫走去,想找自己的妹妹倾诉。

今晚他哪儿都不去了,在坤宁宫过夜算了。

比起其他妃嫔,还是自家妹妹让人省心……

……

与此同时,朱棣已经出宫返回燕王府。

原本太子朱标希望朱棣今晚继续留在春和宫,好让他们兄弟俩再聊聊天。

然而,朱棣终究没有采纳大哥的建议,而是让他安心休养。他觉得两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让朱标歇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意识到,若今晚继续待在春和宫,吕氏必定不悦。

朱棣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尽管昨日太子妃吕氏表现得极为妥当,但朱棣清楚,她昨晚正是去召唤大哥回东宫的。

依大哥的性格,只要自己还在东宫,他定会陪着自己。

这样一来,吕氏恐怕真的难以接受。

朱棣丝毫不惧吕氏的不满,随她如何,他心中唯一的大嫂只有那位,绝非吕氏。

不过,他对大哥很是敬重。

既敬重大哥,便不愿给他添麻烦或带来困扰。

虽然他并不害怕吕氏生气,却担心此事会让大哥与她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外,他也渴望见到道衍大师,与他商讨明日前往龙江宝船厂接收事务时应做何准备。

到了那里,又该如何行事才能尽善尽美。

不仅限于宝船厂,重新开启市舶司及处理海寇问题,也都需要向道衍大师请教。

朱棣对道衍大师充满了敬意与信赖……

朱棣虽已赴北平就藩,但南京的燕王府依旧完好如初,其他诸王的府邸亦是如此。这是朱元璋为子孙返回时准备的居所。

此刻,道衍便住在这燕王府里,而朱棣从燕山卫带来的侍卫也一同安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