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酒店装修的谈判征程(1 / 1)

乌鲁木齐的初春,风依旧带着寒意,却挡不住街道上渐渐复苏的生机。“匠心筑家” 公司内,电话铃声、电脑键盘敲击声与同事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陈默站在设计区的白板前,手中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勾勒着线条,讲解着一套复式住宅的设计方案,身后围满了认真听讲的设计师。

此时,赵修伟抱着一摞客户资料匆匆走来,他的帆布手套早已换成了干净的皮手套,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陈默,又有三户二期业主签单了!咱们家装这块算是站稳脚跟了!” 他将资料轻轻放在桌上,目光中满是自豪。

陈默停下手中的笔,转身拍了拍赵修伟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好!老伙计,你这业务能力真是越来越强了!不过,我这儿也有个大项目。” 他拿起一旁的手机,调出一条短信,“楼外楼酒店想重新装修,邀请咱们去谈谈。”

赵修伟闻言,眼睛瞬间瞪大,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楼外楼?那可是乌鲁木齐的老牌酒店!这单子要是拿下来,咱们公司可就名声大噪了!” 他兴奋地搓了搓手,“不过这酒店装修和家装可不一样,你打算怎么安排?”

陈默沉思片刻,眼神坚定:“你继续负责家装这块,稳住咱们的基本盘。酒店装修的谈判和设计,我亲自来。毕竟这种大项目,细节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他走到办公桌前,抽出一张空白的计划表,“咱们得先做个详细的规划,从实地考察到方案设计,再到预算报价,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第二天一早,陈默换上笔挺的西装,整理好领带,拎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包,前往楼外楼酒店。酒店矗立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外观虽然略显陈旧,但依然能看出昔日的气派。门口的喷泉早已停止喷水,池底积着一层薄薄的落叶,似乎在诉说着它的沧桑。

陈默深吸一口气,推开酒店厚重的玻璃门。大堂内光线有些昏暗,陈旧的地毯上印着磨损的花纹,水晶吊灯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搬运旧家具,灰尘在阳光的照射下四处飞扬。

“陈先生,这边请。” 一位穿着职业装的女性迎上来,微笑着引领陈默前往会议室。会议室里,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几位酒店负责人,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穿着随意的女性格外引人注目。她约莫 35 岁左右,头发随意地扎成一个低马尾,几缕碎发散落额前,米色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还沾着些许咖啡渍,完全没有老板的架子,显得普普通通,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陈默礼貌地向众人点头致意,从容地在空位上坐下。他轻轻放下资料包,动作不慌不忙,眼神坚定而自信:“感谢各位给我们‘匠心筑家’这次机会。”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开始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贵酒店对于这次装修的具体需求和期望。”

这位女老板推了推下滑的眼镜,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如炬地盯着陈默,操着一口带着江苏口音的普通话:“陈先生,楼外楼在乌鲁木齐这么多年,以前那是风光无限。但现在你也看到了,设施老得不成样子,客人都快跑光咯。” 她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随意翻了翻又放下,“我们要的不是小打小闹的装修,得让酒店脱胎换骨,既要留住老顾客的情怀,又得吸引年轻人的目光,预算还不能超太多,你明白我意思吧?”

陈默认真地听着,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要点,时而点头表示理解,时而皱眉思考。等女老板说完,他合上笔记本,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我完全理解您的需求。我们‘匠心筑家’在设计上一直秉持‘传承与创新结合’的理念。”

他从资料包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沓厚厚的纸质图纸,轻轻铺展在会议桌上。图纸上,大堂的设计草图线条清晰,色彩标注详细。“就拿大堂来说,” 陈默用手指沿着图纸上的线条滑动,“我们可以保留原有的穹顶结构,在上面手绘具有新疆特色的壁画,展现丝绸之路的繁华。” 他拿起一支红色铅笔,在图纸上的穹顶位置轻轻勾勒,“同时,采用现代化的灯光设计,通过不同颜色和亮度的灯光变化,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比如,白天用暖黄色灯光,凸显温馨;夜晚切换成蓝色调,增添神秘色彩。”

女老板微微前倾身子,推了推眼镜,目光紧盯着图纸,眉头越皱越紧:“想法是不错,可问题太多了。你看这壁画,绘制周期多久?维护成本怎么算?还有这灯光设计,效果是好看,但能耗得多高?” 她快速翻动着桌上的预算报表,手指重重地戳在某项数据上,“而且你这预算,水分太大了吧?墙面用仿大理石瓷砖,说是能省三分之一费用,但我了解的市场价根本没这么低。”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后背瞬间渗出冷汗,笑容也有些僵硬。但他很快调整状态,深吸一口气,拿起铅笔在图纸上标记:“您提的问题非常关键。壁画绘制我们可以和美院合作,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周期能控制在两周内。至于维护,我们会选用防水防污的颜料。灯光这块,我们采用最新的 LEd 智能调光系统,能耗能降低 40%。” 说到预算,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价格方面,可能是我们前期调研不够细致,我回去立刻重新核算。”

整个下午,谈判陷入僵局。女老板不断抛出尖锐的问题,从消防通道设计到客房隔音材料,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陈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在图纸上写写画画,一边努力解释,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

当夕阳的余晖透过会议室窗户洒进来时,女老板合上文件,靠回椅背,语气依然冷淡:“陈先生,我能看出你们的用心,但方案还远远不够。回去再改改吧,重点在成本控制和实用性上。” 她站起身,没有伸手的意思,“下次带着更完善的方案再来谈。”

陈默强撑着笑容,将图纸缓缓收回资料包,指尖微微发颤:“一定不负所托!” 走出酒店大门,寒风扑面而来,他却感觉不到冷。看着天边黯淡的晚霞,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但很快握紧拳头 —— 这只是开始,他绝不能轻易认输。

回到公司,赵修伟看到陈默阴沉的脸色,笑容僵在脸上:“没谈成?” 陈默把资料包重重放在桌上,扯松领带:“方案被批得一无是处。” 他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用力划了几下,“但她说得对,我们确实考虑得太理想化了。”

接下来的一周,陈默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他白天跑建材市场,一家一家对比材料价格,为了拿到最低报价,磨破了嘴皮;晚上对着图纸反复修改,常常熬到凌晨,眼睛布满血丝。赵修伟时不时送来饭菜,看着好友憔悴的模样,心疼地劝:“别太拼了。” 陈默总是摇头,继续埋头工作。

终于,全新的方案诞生了。图纸上,每一处设计都标注着详细的成本核算和施工说明;预算报表上,每一项开支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陈默看着桌上的成果,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眼神却异常坚定 —— 这次,他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