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沉得住气(1 / 1)

尤其是几位小封地的王侯上书说了些含糊其辞的话,更加惹得皇帝不悦。皇帝在龙椅上做了许多年,就算知道独孤辰狼子野心,此时也还算沉得住气,下诏让几个老王侯亲自来皇城走一趟,问问他们在北地都发现什么没有。

去了北地半月才见着正主。这事绝对没有这么光彩。于是刚刚从边沙主城回到自己封地的使者又因为陛下的一封诏书,快马加鞭入宫面圣去了。

此一来既是面圣,也是人质。

皇帝不放心这几位老王侯在自己封地的自在日子过惯了,忘了谁才是皇帝,一旦他们有胳膊肘往外拐的时候,留在京城面圣的那些使者就是人质。

众人风尘仆仆的到了皇宫之后,彼时宫廷内部华灯初上,巍峨耸立的皇宫就在眼前。独孤奉一身郡王服,跟在几个宗室子弟后面进宫面圣。

坐定一会,皇帝才在别人的搀扶下进来。众人跪地行大礼。不知是不是独孤奉的错觉,他总觉得皇帝似是苍老了许多。

皇帝坐在软金小榻上,一双精明的眼睛对下方的几人一一扫了过去,“告诉朕,残王有没有谋反之心?”

冷汗在额头上一点一滴的流下来,谁敢回答这样必死的问题,就在皇帝旁边的郑公公都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静默无声的蔓延,众人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就在这时,有人上前一步,公公正正的跪答道,“回陛下,臣等奉陛下密旨前往边沙,臣等愚钝,不知残亡殿下何意,但未防陛下误判,只得原原本本将事情从头到尾叙说一遍。”

说话的是个年轻的郡王,身上有股子稳重的气势,一看就知教养的极好,在这等情况下还能侃侃而谈。众人觑着眼睛看他,见他洋洋洒洒如是当场写了一篇论赋,言辞之精美确切文风之犀利独到,不得不让人交口称赞。

但总而言之只有一句话,他们被变相的软禁在郡守府内,半个月才见了残王一面,说了些有的没的,便被打发出来了。

众人心里暗暗佩服此人口才极好。残王殿下当日与他们在屋内密谈,说的尽数都是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这些话要是原原本本的转述到皇帝的耳朵里,陛下当场就可以断定残王为乱臣贼子,下令攻打北地。

但他们不敢。

近年来,皇帝对封地的其他小王越发的不顺眼,大有将前朝先帝分封的封地再给收回来的架势。但各王封地是先帝恩赐,直接收回不仅有碍皇家颜面还是对先帝的不敬。于是乎只得插手封地的盐铁关税。

整个大盛境内,除却残王殿下的北地没有被朝廷插手盐铁关税以外,其余小封地都驻守朝廷派下来的官儿。

封地名义上虽还是各个分封王的,但每年收纳上来的钱还要抽出一半上交朝廷,这也就罢了,封地内的各种水利兴修朝廷更是一概不管,等于变相的让分封王自掏腰包为朝廷管事,还不用发俸禄。

各地的小王早有不满,可残王殿下给出的条件却很诱人。不需要他们站队,只要安安稳稳的做个旁观者,便承诺会从北地供应给各封地盐铁。

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没有不接着的道理,于是几个宗室皇亲一拍而合,保持中立。

皇帝想要打探的兵力几何,粮草多少,便统统不知道。因为从始至终他们压根就没出过郡守府。

皇帝冷笑一声,从手边抽出个奏折扔在独孤奉面前,“念念,看看上面都写了什么?”

年轻的郡王面不改色,双手捧起奏折,草草扫了一眼,眉头皱的死紧。“....今岁三月,犬戎使者已经自通州进了大盛境内,现如今已至边沙。”

皇帝沉着脸色问“犬戎吃了败仗,要来求和,国书却递去了边沙,你们说,残王有没有反叛之心呢?”

已经很显然了不是吗?

其余郡王汗如雨下,皇帝如此逼问无非只是想要几个封地王侯的一句话而已,支持还是不支持。

若是无动于衷的话,只怕当场就会被皇帝杀了,以儆效尤,震慑其他王侯勤王出兵作战。大盛连年征战,国库早就虚空的厉害,而今又经过与犬戎的殊死一战,无论如何都支撑不了下一次的战事。

可眼睁睁的看着残王在北地屯兵买粮买马,哪个帝王会放心的下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几个封地王侯出兵出钱。

独孤奉双手奉上奏折,郑重叩首,言辞坚定,“犬戎使臣带着国书去了边沙,显然是已经将边沙视为我朝分裂的土地,残王此等行事有违先祖宗命,叛乱之党,当杀。”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其他的郡王,其余人也纷纷俯首称是。当即吩咐太监拟旨,召集各封地王侯,出兵北上,势必要取独孤辰的项上人头,以告祖宗之灵。

犬戎派出的使臣确实实打实的去了边沙主城,想要从大盛内乱中分的一杯羹。犬戎使臣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去了边沙主城,被下人们安置在别院内,想要见残王,却被告知王妃生病,殿下寸步不离的照看着,没空。

彼时,下人口中理应照看着沈星月的殿下手中捏着一个铜盒子,冷笑连连的看着榻上有些病容的女子,“就是为着这个?什么玩意能比得上你命重要?非要这么糟蹋自己的身子?”

一双素手伸在他面前,锦塌上的女子凤目长眉,眼珠乌黑,此时半靠在榻上见独孤辰拿着铜盒威胁,“这蛊虫特殊,必须用血喂养才行。”

独孤辰冷笑一声,“猪血鸡血鸭血,你哪个不能用?就非得用你自己的?”

女子轻叹一声,不想与他吵架,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头往里一扭,后脑勺对着他,就差说一句,我现在不想理你了。

独孤辰这个气哦,他这是在关心她?结果呢?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青年往榻前的交椅上一坐,翘着腿神色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