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九郎君来了,说想见您(1 / 1)

候春归 江上渔 1124 字 4小时前

崔长佑气得不行,瞪了崔姒一眼,然后对着崔二爷冷呵了一声,拂袖抬脚往前走去,不屑与崔二爷走在一起。

崔二爷:“......”

他这又是招谁惹谁了?

崔二爷看了一眼将护着崔显身后的宋柔一眼,见她一脸紧张慌乱,一时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脑袋顿顿地疼。

崔显大约是看出了大人之前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拽住了宋柔的袖子,跟一个小鹌鹑似的跟在她身边。

他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但好像一切的不愉快又因为自己而起。

崔家二房一路步行到了崔氏祠堂,崔氏族人也差不多来齐了。

崔姒得了北燕王认为义妹,封她为王姬,于崔氏一族乃是大事,故而,在崔姒还未归来之前,崔氏一族也商量好了她回来之后的事情。

庆贺一番是要的,就好比升了官,就该摆两桌庆贺。

但眼下北燕军正在打仗,大摆宴席并不妥当。

于是崔氏一族商议了之后,打算将大摆宴席的钱银送到军中,然后自家族人便沐浴焚香,祭拜祖先,将事情告知先人,在祠堂摆几桌,权当庆贺。

祭拜先人之后,崔姒受了崔氏众人的礼。

崔四爷道:“我与族老商议过了,你祖母也点了头,日后那雅园便留给你居住,总算不辱没了你这王姬的名头。”

雅园,是崔氏一族建造来招待贵客的园子,其间楼阁琼宇、房舍精美,草木繁盛,甚至还有多少外面难寻的草木品种。

上次燕行川来羡阳城就是住在此处。

崔姒自然是很满意了:“那六娘就谢过四叔父与诸位族老宗亲,四叔父也请放心,我到底姓崔,是崔氏族人,只要崔氏族人不为非作歹害人害己,但凡有事,需要我相助,我绝不袖手旁观。”

“不过我丑话也说在前头,若是谁敢仗着崔氏的名头,仗着王姬的名头出去害人伤人,我知晓了,也绝不轻饶。”

崔四爷应承:“那是自然,六娘你的脾气,我还是了解的,向来是非分明。”

“我先前也收到了你三兄的信,说了此事,族里的人我都敲打过了,都安分守己得很,便是有一两个嚣张的,我让人打了几顿,也老实了。”

相比崔家主与崔夫人高高在上,崔四爷大概因着惯着族人内务,倒是和善通情理很多。

“六娘谢过四叔父了,崔家有四叔父,真是崔氏之福。”

正是因为崔四爷能将族人管住,族人少在外面生事,崔氏一族才能在这个世道安稳长久,将来也长久。

同崔四爷说了一会儿话,趁着族人去准备晚宴的时间,崔姒与崔妘一起给崔五爷夫妇上香。

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祝辞烧给他们。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愿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能永远相守。

崔好看着牌位道:“我母亲名唤张玉施,是西施的施,虽然说她如今已经是姓龚,是龚家女,但我还是想让阿姐知道她的名字,阿姐,我是不是太贪心了?”

人心好像是一个深渊,永不知足。

她以前总觉得母亲能进崔氏一族的大门,能与父亲团聚是最重要的,哪怕是顶着别人的名字,只要人是她就好了。

可如今看着上面陌生的字,心里又觉得有一些遗憾。

“你不必如此自责,人都是这样,得到一样东西,总是希望得到更好的,不过你要克制自己。”

“克制自己?”崔好茫然。

“是啊,不能让自己心里的贪念催使着自己往前走去,免得行错踏错。”崔姒看了看列在面前的牌匾,

“眼下你母亲能和你父亲团聚,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暂时不要再做多余的事情了。”

刚刚和龚家商量好了,让崔好的母亲以龚氏女的身份进崔氏的大门,现在事情成了,崔好又闹着给母亲正名,这事很不好。

若是将来没有转机,或许就是这样了。

“无需多想,五叔父与五叔母能团聚,应该是很高兴了。”

“那确实是。”崔好听崔姒那么一劝,顿时也不纠结了。

傍晚,崔氏一族在祠堂的配房里摆了宴席。

金灿灿的夕阳洒在庭院里,那院中的古松迎风轻摇,屋中的崔氏族人推杯换盏,笑声不时地传出来。

崔姒也与几位长辈喝了几杯,有些微醺,看着许老太太一脸得意地和沈老太太说话,沈老太太笑得脸都僵了,但又憋着不好反驳,有些想笑。

可真好啊。

重来一次,她的亲人也都在身边。

这一次,她可以在羡阳城陪着许老太太,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

待到夜幕降临,天色黑了下来,祠堂里的灯一盏一盏地点了起来,有族人累了倦了,陆续离开,也有的还在喝酒闲聊,或是吟诗对词,比划一二肚子里喝了多少墨水。

崔姒与崔好一起陪着许老太太归家。

许老太太有些醉了,话有些多:“哎呀呀,你们没看见啊,你们那个三祖母啊,脸都要黑了,还不能发脾气。”

“我这还是头一回见她这般憋屈,阿姒啊,真的是给祖母争气了。”

崔姒笑道:“您走慢些。”

“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动道了,不要你管。”

“是是是,您老当益壮,健步如飞,但您就饶了您孙女我这小胳膊小腿吧,请祖宗饶命。”

许老太太直乐:“你这猢狲咧。”

祖孙三人归家,两人将许老太太送回了青松院,又等着她洗漱歇下,这才起身离开。

崔姒回到了青梧院,滴了些花露泡了个澡,正打算看一会儿话本,却见松绿一脸无奈地走了进来。

“九郎君来了,说想见您。”

崔显?

崔姒挑眉:“他怎么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松绿道:“婢子问了他也不说,恐怕是因为今天的事情,九郎君渐渐地大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或许觉得不对劲。”

“婢子先前也劝了他,让他先回去,只是他一定要见到您,不肯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