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樊梨花登坛点将 谢应登破烈焰阵(1 / 1)

话说程咬金见樊梨花面露犹豫之色,赶忙开口劝道:“小姐,虽说薛丁山无情无义,可你也该念在公婆的情分上,莫要记恨,做个宽宏大量之人。如今当务之急是破了那阵图,好让元帅顺利进兵。小姐你的十大功劳,我心里都清楚得很,就请快快出发吧。” 樊梨花却显得十分矜持,没有立刻回应。程咬金在一旁苦苦劝说,言辞恳切。

在程咬金的再三恳请下,樊梨花最终答应前往。她告别母亲,跨上战马,一路晓行夜宿,很快便临近了青龙关。程咬金先行一步,进营通报。柳氏夫人带着窦仙童、陈金定两位夫人,以及金莲小姐,一同出营迎接樊梨花入营。

樊梨花见到元帅和夫人后,恭敬地禀报道:“元帅、夫人,自从被令郎休弃之后,我便已出家修道。如今承蒙夫人书信相召,又劳烦老千岁长途跋涉前来,我只能勉强前来当面辞谢。还望元帅、夫人莫要见怪,我如今身为出家人,实在不便再管俗事了。” 元帅夫人听了,不禁流下泪来,说道:“媳妇呀,那畜生虽薄情寡义,但此时应以国家大事为重。况且那畜生如今陷在妖道的阵中,生死未卜。你若能将他救出来,自然能夫妻团圆。” 程咬金也在一旁说道:“长话短说,还是请小姐赶紧出兵打阵要紧。” 樊梨花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与二位姐姐一同去救世子,先去查看一番,然后再开兵破阵。” 元帅夸赞道:“小姐见识不凡,简直赛过张良,胜过诸葛。” 随后,便让女儿金莲,陪着三位姐姐一同前往查看。

四人领命,各自全身披挂整齐。樊梨花依旧身着道袍,四人分别跨上战马,率领数千精兵,朝着番营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查看。樊梨花仔细观察后,对窦仙童和陈金定说道:“那妖道果然有些门道,这阵非同小可,若不识仙机,根本难以破解。” 金莲小姐赶忙问道:“嫂嫂,这阵叫什么名字?要怎样才能破阵,又如何救出哥哥呢?” 樊梨花答道:“此阵乃是周朝十绝阵中的第九阵,名为‘烈焰阵’。凡人一旦进入阵中,立刻就会化为灰烬。幸好世子是王敖老祖的门下弟子,身上带有许多宝贝,才不至于遭受大害。若要破此阵,贫道需暂掌帅印,以便号令众将,召请仙人,才能破除这恶阵。” 薛金莲说道:“嫂嫂既然有办法破阵,待我回去禀明父亲,将兵符将印暂时交予嫂嫂掌管,救出哥哥后,他自然会向嫂嫂赔罪,与嫂嫂重归于好。” 樊梨花听了,心中十分欢喜,说道:“姑娘这话可真叫我宽心。但不知你哥哥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且先回营,准备破阵之事吧。” 于是,姑嫂四人带着兵马回到了营中。

此时,有番兵跑去报告朱顶仙,说:“有四员女将前来查看阵势。” 朱顶仙听了,手持宝剑,上马赶出关来,大声喝道:“你们这些大胆的蛮婆,竟敢偷看我阵!休走,吃我一剑!” 说着便飞马追来。樊梨花四人停下战马,樊梨花高声喝道:“妖道!休得放肆,看我法宝!” 她从背上拔出诛仙剑,祭向空中。朱顶仙抬头一看,脸色大变,惊呼道:“不好!” 连忙逃回阵中。樊梨花笑道:“你也知道我法宝的厉害,吓得逃回去了。明日我便来破阵,取你性命!” 说罢,便收起宝剑,四人一同回到营中。

见到元帅和夫人后,元帅和夫人询问阵中的情况,金莲禀报道:“爹娘,樊梨花嫂嫂深知仙机,对各种阵图也了如指掌。她说是十绝阵中的第九阵,名叫‘烈焰阵’。凡人进去必死无疑,幸好哥哥有法宝护身,烈火才无法侵害他。要破此阵,必须将全部帅印交给嫂嫂代管,然后发兵请仙破阵,才能救出哥哥。爹爹,你看如何?” 元帅听了,面露喜色,说道:“请儿媳来破阵,自然一切都听你的主张。” 于是传令大小三军,明日由三儿媳樊梨花点将开兵。樊梨花说道:“多谢元帅信任。” 随后,便与姑嫂三人一同回营准备。

第二天,众将都披挂整齐,在帐前等候军令。樊梨花头戴头盔,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升坐帐中。只见元帅双手捧着兵符将印,在帐前恭敬等候。樊梨花见状,连忙走下台阶赔罪,说道:“元帅在上,贫道今日代为发兵破阵,如此僭越,还望元帅恕罪。” 说罢,便要行礼。夫人赶忙上前扶起她,说道:“今日全仰仗你出兵破阵,何必多礼。” 樊梨花这才升帐,元帅双手奉上兵符将印,樊梨花接过,放在案前。

诸将纷纷上前行礼,说道:“我们身穿甲胄,不便行全礼,还望恕罪。” 樊梨花说道:“不敢当。列位将军,请站两旁。贫道暂且执掌帅印,大家务必肃静,听候发令,若有不遵号令者,立斩不赦。” 众将齐声应道:“是!”

樊梨花传令:“秦将军,上前听令。” 秦汉听到命令,连忙走上帐前,问道:“元帅有何将令?” 樊梨花说道:“你有钻天帽,把手伸过来,贫道为你书写一道五雷符,你戴上钻天帽飞至空中,负责掌管天门,不得有误。” 秦汉领命道:“得令!” 戴上钻天帽后,便飞向云端等候。

樊梨花又传令:“窦将军,上前听令。” 窦一虎赶忙走上帐前,说道:“帅爷有何吩咐?” 樊梨花道:“窦将军,伸手过来,贫道为你书写一道符。你有地行之术,负责掌管地府,倘若朱顶仙前来,不可将他放走。” 窦一虎领命道:“得令!” 走下帐后,身子一扭,便遁入地下。

接着,樊梨花点到窦仙童:“窦仙童,给你一面青龙旗,守住东方,不得违抗军令。” 窦仙童领命道:“得令!” 接过青龙旗,便前往东方镇守。

樊梨花又传令:“薛金莲,上前听令。” 薛金莲走上帐中,问道:“嫂嫂有何将令?” 樊梨花说:“姑娘,给你一面红旗,守住南方。” 薛金莲领命道:“得令!” 上马提兵,前往南方而去。

“陈金定,上前听令。” 陈金定连忙走上前,樊梨花说道:“姐姐,给你一面白虎旗,镇守西方,不得有误。” 陈金定领命道:“得令!” 上马提兵,前往西方镇守。

“先锋罗章,上前听令。” 罗章急忙上前,樊梨花说道:“罗将军,给你一面黑旗,带领本部人马,守住北方,不得违抗军令。” 罗章领命道:“得令!” 带兵上马,前往北方驻守。

且说樊梨花自己让麾下的小校拿着黄龙旗,向着阵中前进。只见阵中烈火熊熊,火光冲天,四周一片通红,樊梨花难以进入阵中。她突然想起师父曾赠给自己金钱,何不用来祈请上仙相助?于是,她口中念念有词:“金钱一枚,乃祖仙所传,特请仙人降临,消灭这烈火,我焚香祷告,虔诚祈求。” 念完,她摆下金钱。只见一朵红云飘落,一位仙人现身,仙人手持宝剑,头戴逍遥巾,面容白皙,留有五绺长须,身着布衣道服。

樊梨花见了,连忙稽首行礼,问道:“不知大仙尊姓大名?” 仙人答道:“小仙乃蓬莱山散仙谢应登,特来助你破此阵图。” 樊梨花说道:“既然大仙降临,还请速速入阵,扑灭烈火,擒拿妖道。” 大仙听了,解下背上的葫芦,揭开了水晶盖子,瞬间放出一道雪白的亮光,亮光化作四条白龙,张牙舞爪。刹那间,满天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立刻将阵中的烈火扑灭。

朱顶仙见自己的法阵被破,顿时怒不可遏。他冲出阵来,抬头一看,见谢应登在云端之上,吓得魂飞魄散。大仙怒喝道:“孽畜,往哪里逃?吃我一剑!” 朱顶仙双臂生出双翼,朝着东方逃去。然而,东方被青龙旗罩住,旗上有灵符,他无法逃出。又见窦仙童手持双刀,赶来截住他。朱顶仙无心恋战,转身往西方逃去,却又被白虎旗挡住,陈金定举起铁锤向他砸来。他只得逃往北方,只见黑星旗下,罗先锋飞马杀来。他又往南方逃窜,却撞上了红云旗,薛金莲小姐挥舞双刀杀出。朱顶仙见四处无路可逃,难以脱身,心中叫苦不迭:“不好了,我本是逍遥自在的神仙,却为了徒弟,陷入这是非之地。你看四面八方都被守住了,叫我往哪里逃?也罢,我不如借土遁逃走。”

窦一虎在地下看见朱顶仙的举动,突然开手放出一声霹雳,挥动黄金棍向他打去。朱顶仙大惊失色,只得飞身往天上逃去。秦汉见了,抬手放出一个霹雳,向朱顶仙打去。朱顶仙在半空被击中,跌落下来,秦汉也跟着落至尘埃,手提琅琊棒,正要上前痛打,这时,一个声音传来:“秦汉小侄孙,且慢动手。他是南极老人的坐骑,私自逃身下凡,不可伤他性命。” 秦汉听了,心中大怒,说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你竟敢占我便宜,叫我侄孙!” 说着,举起琅琊棒便要打去。大仙连忙用剑架住。

这时,樊梨花带着三位女将一同赶来,说道:“秦将军,不得无礼。这位便是上界大仙谢应登。” 秦汉说道:“他占我便宜,叫我侄孙,我这才生气。” 大仙笑着解释道:“你祖父秦琼,与我是八拜之交,所以才叫你侄孙。” 秦汉听了,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是我多有得罪。” 便倒身下拜,又问道:“请问叔祖,这妖道是何物所变?能否让他现出原形,让我们看看。” 大仙念动真言,喝道:“孽畜,还不快快现出原形!” 朱顶仙无奈,就地一滚,变成了一只仙鹤。大仙对樊梨花说道:“樊梨花,你丈夫深陷阵中,我收回四海龙神,你进去救出你的丈夫。我这就将这坐骑送还南极老人。” 说完,道人跨上鹤背,腾空而去。众将见此情景,都感到十分惊奇,只得望着天空拜谢。

随后,众人一同进入阵中,只见阵中的火光已全部熄灭。又见薛丁山如醉如痴,渐渐苏醒过来。他一见到妻子和妹子,不禁放声大哭道:“难道我是在梦中与你们相见吗?”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