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薛仁贵兵打青龙关 烈焰阵火烧薛丁山(1 / 1)

且说樊梨花身着道姑服饰,骑着一头骡子,一路风尘仆仆来到黎山。见到师父后,她满心委屈地说道:“承蒙师父之前吩咐,说我与薛丁山有前世姻缘。可谁能想到,他如此薄情,多次休弃于我。徒儿实在不明白其中缘由,还望师父为我指明。”

黎山老母微微颔首,缓缓说道:“徒弟啊,有些事我一直未曾对你言明。你和薛丁山这夫妻二人,确实有着一段前世的因果。当日蟠桃会上,诸天诸宿、群仙纷纷前来赴会。玉帝驾前有金童,他与玉女嬉戏玩耍时,不慎打碎了琼瑶,玉女也在慌乱中失手打碎了菱花镜。玉帝见状,勃然大怒,欲治金童玉女的罪。此时,南极老人出班启奏道:‘他二人在蟠桃会上嬉戏,恐有思凡之心。恳请吾皇赦免他们的罪过,将他们降下凡间,结为夫妇,了却这段夙缘。’玉帝准了奏,二人便即刻下凡。玉女走出灵霄宝殿时,正巧撞上披头五鬼星。五鬼星生得丑陋,玉女见了,不禁微微一笑。五鬼星却误以为玉女对他有意,痴心妄起,也跟着下凡了。如今,他便是白虎关总兵杨藩,还央人错把亲事说给了你。而金童见玉女逢人便笑,心中大怒,开口骂道:‘贱人!’玉女听了,回头朝着金童连啐三口,随后一同下凡。这金童便是薛丁山,玉女就是你。正因如此,你们才有几番波折,被休弃也是命中注定。但不必忧心,日后你们夫妻自会团圆。将来仁贵的兵马到了青龙关,会有妖仙摆下烈焰阵,倘若难以攻破,我会赠你金钱,你可拿着去请仙人相助。你快快回去,倘若遇到急难,再来找我。”

樊梨花听完,心中豁然开朗,拜别师父后,便上马返程。回到家中,与母亲相见,这一番经历暂且按下不表。

再看薛仁贵这边,已然顺利拿下寒江关。大军在此休整养马五日,之后便命李庆红镇守寒江关,自己则率领大兵离开了寒江关,一路西进,很快兵临青龙关。薛仁贵传令,在离关十里处安营扎寨。一声令下,“得令!” 众将士放炮安营,准备明日发兵攻城。

且说青龙关总兵赵大鹏,一日正在升堂理事,有小番急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将军,大事不好!大唐的薛蛮子起兵前来,一路势如破竹,夺了许多关寨,寒江关以东的地方如今都已归属唐朝。咱们西番的苏元帅大败,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如今寒江关的樊老将军,被他女儿樊梨花弑父杀兄,樊梨花已投降唐朝。要不了多久,唐军就要打到青龙关了。”

赵大鹏听了,脸色骤变,说道:“竟有这等事?再去仔细打探!” 小番领命而去。赵大鹏心中暗自思忖:有我镇守这青龙关,倒要看看薛蛮子能不能过得去。于是,他传令众将:“趁唐军还未兵临城下,今夜咱们就领兵去劫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灭灭他们的锐气。” 他吩咐将士们饱餐战饭,等到三更时分,便朝着唐营杀去。

果然,唐营毫无防备。只听得炮声连天,番兵们迅速拔开鹿角,冲进营中。元帅薛仁贵从睡梦中惊醒,连忙披挂上马,传令众将:“速速整备,准备交战!” 幸好众将尚未卸甲,纷纷拿起兵器。一时间,只见满营火光冲天,众人各自上马厮杀。

赵大鹏一马当先,杀进唐营,早有几员唐将上前迎战。赵大鹏眼看难以取胜,便祭起化血金钟。可怜那几员偏将,瞬间遭了大难。窦一虎见此情景,心中大怒,提起黄金棍,朝着赵大鹏的坐骑狠狠砸去。赵大鹏招架不住,赶忙又祭起金钟,朝着窦一虎罩了下来。窦一虎见金钟厉害,将身子一扭,施展地行之术,遁入地下逃走了。

秦汉见窦一虎被金钟罩住,赶忙上前相救,结果金钟又朝着他罩来。秦汉见势不妙,急忙借土遁逃离。这一场大战,在黑夜中展开,战况异常激烈。一直杀到天明,赵大鹏才得胜收兵。

薛仁贵元帅点齐众将,发现折损了数千兵马,十员偏将,所幸众将大多安然无恙。秦汉和窦一虎逃回营中,将金钟的厉害详细告知元帅,元帅心中好不烦恼。

正说着,探子来报:“赵大鹏又来讨战了,还望元帅定夺。” 薛仁贵心中大怒,传令窦仙童、陈金定二将出阵迎敌。“得令!” 两员女将迅速穿戴整齐,手持兵器,跨上战马,出营冲向阵前。

赵大鹏抬头一看,见来的竟是两员女将,心中暗自思忖:想必是唐营的男子被我昨夜杀得差不多了,所以才派女将出来交战。哼,管他是谁,待我再祭起宝贝,见一个罩一个,见一双杀一双,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开口说道:“你们两个女子,也敢来送死?” 窦仙童和陈金定见赵大鹏面貌凶恶,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辈,说道:“少说废话,看刀!” 说着,四柄刀如雪花般朝着赵大鹏砍去。

赵大鹏哪里招架得住,急忙祭起化血金钟,朝着二人当头罩下。窦仙童和陈金定见状,大喊:“不好!” 所幸她们的宝驹极为神骏,纵身一跃,如飞一般败回营中。元帅见此情形,心中越发气闷。

赵大鹏又在营外叫阵,众将都惧怕化血金钟的厉害,无人敢出战。这时,程咬金说道:“元帅,世子丁山神通广大,老夫可以担保他能破了这金钟。” 元帅说:“既然老柱国力保,本帅就依你所言。” 于是,传令箭一支,派四名旗军,速速前往寒江关牢中,放出小将军薛丁山。旗军领命,朝着寒江关赶去。

元帅又吩咐将免战牌高高挑起。赵大鹏见了,哈哈大笑,回关去了。

第二天,薛丁山赶到。此时,赵大鹏又在营前讨战,元帅便传令薛丁山出阵。薛丁山领命,全身披挂整齐,带上宝贝,跨上宝驹,放炮出营,冲到阵前。

赵大鹏抬头望去,见来的是一员年少将军,大喝一声:“少催坐骑,报上名来!” 薛丁山说道:“你要问我?且洗耳恭听:我乃薛元帅世子,薛丁山是也。你可是赵大鹏?快快投降,饶你不死。” 赵大鹏大怒:“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休要夸口,吃我一刀!” 说着,一刀朝着薛丁山的面门砍去。薛丁山举起方天戟,轻轻一架,赵大鹏只觉一股大力传来,手中的大刀竟朝着自己头上反打转去,他在马上晃了几晃,心中暗忖:这小蛮子力气好大,看来不是他的对手。急忙祭起金钟,谁料薛丁山身上穿着天王甲,头上戴着太岁盔,有万丈毫光护住身体,金钟刚一罩下,便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赵大鹏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薛丁山趁机将画戟一紧,大喝一声:“去吧!” 一戟朝着赵大鹏的心口刺去。赵大鹏躲闪不及,正中前心,仰面从马上摔了下来。薛丁山下马,割下赵大鹏的首级,吩咐诸将趁机抢关。

薛仁贵元帅正率领大队人马准备抢关,忽然,关上降下一位道人,此人正是蓬莱山的朱顶仙。朱顶仙见徒弟赵大鹏被薛丁山所杀,心中大怒,欲为徒弟报仇。他传令关上守军,将灰瓶、石子、滚木、火炮纷纷打下。元帅见关中有防备,无奈之下,只得鸣金收军,在关外安下营盘,准备明日再开兵取关,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朱顶仙连夜出关,摆下一个阵图,名为 “烈焰阵”,此阵极其厉害,四面杀气腾腾,腾空而起。第二天,朱顶仙出阵,手中仗剑,指名道姓要薛丁山出来会他,为徒弟报仇。

探子赶忙报入营中,薛丁山听了,勃然大怒,说道:“孩儿情愿出去,除掉这个妖道。” 元帅叮嘱道:“我儿出去,务必小心。”

薛丁山领命,来到阵前,只见那道人红头绿眼,阔脸尖嘴,长颈短脚,一看便知是左道旁门之士。薛丁山心想: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大喝一声:“看戟!” 道人举起剑来抵挡,说道:“你不过是王敖门下的弟子,竟敢伤我徒弟?你别想跑,看剑!” 薛丁山用戟将剑架开,二人交战了三十回合,道人渐渐不敌,拨马跑入阵中。

薛丁山不肯罢休,随后追了进去。元帅见此,急忙点了窦一虎、秦汉以及十员副将,率领三千兵马,一同冲入阵中。那道士见状,将背上的一个红葫芦打开盖子,瞬间放出无数烈火。顷刻之间,整个阵中大火熊熊燃烧。可怜那三千兵马和十员副将,都被大火烧死。窦一虎见势不妙,将身子一扭,施展地行术逃走了。秦汉则满面被烧坏,也借土遁逃回。只有薛丁山陷在阵中,所幸他身上穿着朱雀袍,纵然火势凶猛,却无法近身。这也是薛丁山命中的灾星到了,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秦汉和窦一虎逃回营中,将阵中的情况详细说明,元帅大惊失色。柳夫人和金莲小姐听了,都忍不住大哭起来。窦仙童和陈金定听闻丈夫陷在烈焰阵中,纷纷上前请令,要去救援。元帅说道:“使不得。你们此去,性命难保。不如请程千岁前往寒江关,请三媳妇樊梨花前来。她有移山倒海之术,或许能破了这烈火阵,救出孩儿;到那时,不怕她不肯与丁山好好成亲。” 夫人说道:“相公所言极是,待妾身修书一封去请她。” 夫人在书中言辞恳切,元帅接过一看,称赞道:“夫人真是好才学。” 连忙将书信封好,交给程千岁。

程咬金奉命上马,快马加鞭飞奔到寒江关,将书信交给樊梨花。樊梨花打开一看,得知薛丁山陷在阵中,婆婆在书中言辞间满是担忧与急切。她心想:我若不去相救,便违抗了公婆的命令。于是,只得出来相见。

程咬金见樊梨花一身道妆打扮,手拿拂尘,俨然一副修仙学道之人的模样,便上前施礼,宾主坐下。程咬金说道:“书信中的意思,想必小姐已然知晓。如今当务之急,是请小姐去破烈焰阵,还请小姐速速上马。”

樊梨花却说道:“老千岁,你有所不知。只恨我听从师命,一心要嫁给薛丁山,可谁想在花烛之夜,他便弃我而去。我自叹命薄,情愿出家学道,俗家的事,我再也不想管了。烦请老千岁回去,多多拜上元帅和夫人,就说我如今已不染红尘,是方外之人,方外之事一概不知。” 不知樊梨花最终是否会答应前往救援,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