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复国美梦(1 / 1)

寒门枭主 逍遥狸猫神 1310 字 6小时前

城内百姓也听说过三州之乱,朝廷派兵很快镇压下去了。

这次叛乱发生在他们这边,跟当年的叛乱有点不一样。

当年是地方正规军叛变,而这次是以孟塔族为首,其他民族联盟。

形成的一股叛乱势力对抗朝廷,很多人都不看好这股叛乱势力。

结果两个时辰左右,孟城就被攻破了,可见朝廷派来的军队实力多么强大。

孟氏兄弟带着残余孟塔族退到山里,想跟朝廷军队长期对峙。

看到城内破败的景象,江易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座城在没有发生叛乱之前,还是很繁华的。

城内百姓排成两排,欢迎大汉皇帝入城。

他们不需要跪拜,接下来就等待皇帝的旨意。

江易来到了广场上,对城内百姓说一些话。

“你们没有帮助那些叛军,朕感到很欣慰。你们还是大汉遵纪守法的良民,朕不会处罚你们。”

江易兑现之前的承诺,想尽快安定民心。

百姓们听了非常激动,只要不受处罚,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朕知道你们的钱粮被叛军抢走,朕已经下旨从周边周线运粮过来,缓解城内粮食不足的情况。”

从最近的县城先送粮食过来,最快需要一天的时间。

叛军把城内粮食转移到其他地方,剩下的也带走了。

城内十多万百姓没了粮食可吃,成年人几天不吃倒是没问题。

只要不缺水,也能勉强支撑几天,老人和小孩身体弱。

江易决定从军中匀出一部分粮食,分给他们吃。

一天之后,各县的粮食陆续运过来。

百姓们痛斥叛军的罪恶,并向江易诉苦。

“你们放心,那些叛军必将被剿灭,以后这里不会再发生叛乱。”

经过这次评判,就算有些人有叛变的想法,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江易下旨受叛乱影响的地区免税一年,以缓解当地百姓的负担。

在场的百姓听了之后欢呼不已,非常感激皇帝的宽容。

当天下午,常有良率领三万进军,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前往孟梁山。

孟梁山地势复杂,要将叛军全部剿灭,难度相当的大。

这可比当年平定三州之乱难太多了,要对山的每一寸搜索。

此举耗时耗力,又不能任由他们在山里躲着。

“派兵把孟良山各出入口封锁,时间一久。山里缺粮缺盐,躲在山里的叛军也很难坚持下去。”

秦禄认为封锁这座山,比搜山效果更好。

“山还是要搜的,我们要了解这座山的地形,提升一下将士们的山地作战经验。”

常友良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实两人的想法没有错。

目的都是为了剿灭山上的叛军,只是两种方法带来的效果不一样。

前路的想法虽然费时间,但是最省力的。

常友良的想法就是比较费力,所用的时间不会太长。

两人并不会因为想法不同,就产生严重分歧。

“我认为先派一些人在这座山各出入口设关卡,再派一部分人对每座山仔细搜寻。”

常友良认为山的面积是固定的,只要人够多,山上的叛军插翅难逃。

两人率军搜山到傍晚,并没有找到一个叛军。

只能在山脚下宿营,山中蚊虫比较多。

好在他们有备而来,夜晚点上了蚊香,每个人准备了花露水。

夜晚再也不用怕蚊虫叮咬,晚餐就是吃一些水煮腊肉,吃着玉米面饼。

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由于要提防叛军偷袭,晚上不能喝酒。

还要留一部分人守夜,这也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在其中一座山顶,孟波与孟良看着远处山脚下的火光,还能听到微弱的笑声。

“他们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孟梁山迟早要被他们搜完。”

孟波觉得低估了汉军的能力,只知道他们骁勇善战。

“没想到这次是大汉皇帝御驾亲征,带来的是最精锐的军队,使用最好的火器。”

孟良知道他们这些人插翅难逃,可也不想落入对方手中。

如果能够突围出去,打算前往东梁国,把火器交给东梁皇帝。

至少能获得爵位,被授予高官就不指望了。

毕竟他们是背叛出逃,东梁国皇帝不太相信他们。

“这片土地本来就是我们孟塔族的,以前被大梁吞并。后来又被大汉占据,我们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领土。”

以前这片土地有一个国家名叫孟国,孟塔族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自从国家灭亡之后,有些孟塔族前往其他国家定居。

孟塔族还是比较团结,也没忘了复国计划。

这几年得到国外孟塔族的资助,有了充足的钱粮。

又有一些火器,孟氏兄弟有信心复国。

本以为能够跟汉军势均力敌,还真是低估了对方。

“我们只是丢了一座城,还有好几座城在孟塔族手中。就算他们拿下了,军队也会消耗不少。”

孟良认为只要消耗大汉国力,只要孟塔族不灭,终究有复国的一天。

看着远处山脚下的火光,就连孟氏兄弟都有点羡慕。

汉军的待遇一向很不错,除了不能喝酒,几乎天天吃肉。

如今军中有了卷烟,闲暇之时抽两口烟,也能提提神。

“听说大汉禁军待遇比地方军好太多了,这就有点不公平。”

孟良羡慕嫉妒恨,他们以前也是地方军。

地方武官对他们要求太高,一个月偶尔吃几天肉。

看来有些武官没有执行朝廷的规定,地方汉军敢怒不敢言。

“别抱怨了,那毕竟是皇帝的亲卫队,我们的待遇自然不能跟他们相比。”

孟波也挺羡慕禁军的待遇,听说禁军选拔非常严格。

训练也是非常辛苦,但是待遇真的好。

吃得好,住得好,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的。

他们的军饷可能比地方军高不少,而且只听命于皇帝的命令。

“当我们打败了大汉皇帝的进军,就有资格跟他们谈判,让他下旨把东南几个州割让给我们。”

孟良认为只是丢了一座城,并不认为孟塔族彻底输了。

再说大汉东南区山地较多,从长安那边来的汉军对此地不熟。

“我们不能继续待在孟梁山,他们迟早会搜到我们。如果能坐船出海,占据海中岛,等待时机在跟汉军一较高下。”

孟波想到退到海岛上,大汉是有水军,可不一定能那么快找到他们。

兄弟俩做着复国美梦,一旦成功了,孟波当皇帝,孟良成为一方诸侯王。

对那些有贡献的孟塔族人,也会封喉。

看来大汉陆地上的几座城守不住了,只能夺取海上几座岛。

离大汉陆地越远越好,毕竟他们从沿海陆地出发,攻占海岛不是那么方便。

“我们尽快联络其他族人,尽快到达海边。抢一些船出海,占据海岛,完成复国初步计划。”

孟波不想跟汉军硬碰硬了,认为这么做失败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