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御驾亲征(1 / 1)

寒门枭主 逍遥狸猫神 1329 字 22小时前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大汉建武四年春。

曹泰率领五万东梁军入侵东越国,东越王立刻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助。

由于大汉跟东越国不接壤,想要去援助,必须经过其他国家。

那还要跟各国君主沟通,不仅费时费力,还要消耗不少钱财。

东越国使者表示,若大汉能傍东越过解决灭国之危。

东越国愿意成为大汉附属国,年年朝贡,如此一来,就可以受到大汉的庇护。

江毅派人前往洛城。让江澈立刻撤兵回国。

若是不听劝,汉军会出兵攻打东梁国。

江澈感受到来自大汉的压力,若是放弃吞并东越国,真的好不甘心。

东梁国迟早要被大汉所灭,如今国小人少。

尽量不与大汉交战,争取发展实践,跟一些大国结盟。

江易派使者前往辽国和铁勒国,让两国少跟东梁国来往。

若是做出对大汉不利的事,要承担一切后果。

江易率领五万进军巡视东南,得到消息,当地一些部族有反叛迹象。

他们袭击了当地官府,抢了府库中的武器。

当地部落首领受到一些势力的蛊惑,目前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势力在背后蛊惑。

江易亲自率军,带着最精良的火器,亲自指挥大军平叛。

背叛部族首领叫孟波,在大汉东南地区有不小的威望。

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跟当年三州叛乱一样。

以为能打过汉军,当地官员及时向江易汇报情况。

江易看到奏章之后很生气,决定率军亲征。

孟塔族听说大汉皇帝御驾亲征,有一部分人很害怕。

禁军很快包围了孟城,这里聚集着大多数孟塔族。

“传令,开炮。”

城楼上敌军有火枪和火炮,不过,火器装备比汉军差了些。

禁军的火器装备是最好的,而禁军直接受江易指挥。

地方军若是跟禁军交战,肯定不是禁军的对手。

当年是地方军叛乱,如今是地方民族叛乱。

大汉实行的政策,并没有亏待各民族。

孟塔族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脱离大汉的掌控。

江易不会让他们如愿,如果这次轻易放过了,以后还会有其他民族叛乱。

叛军所使用的是火冒枪,使用的是前填式线膛炮

禁军使用杠杆枪和后装线膛炮,而且装备了最先进的手榴弹。

双方的火气虽然存在代差,综合实力差距不是很大。

孟塔族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战斗力必然不弱。

在开战之前,向城内投放宣传单,让城内百姓不要帮助叛军。

等城破之时,禁军不会伤害城内百姓,也不会抢夺他们的财物。

此举就是为了减少城内百姓的抵抗,减少他们的恐惧。

江易并不想破城之后屠杀,他们也可能是被逼迫的。

对于那些叛军,就不必心慈手软了。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叛军消灭,并昭告天下。

让全国各族遵纪守法,不要学孟塔族。

等这次叛乱平定之后,把孟塔族拆散并流放各地,算是对他们一种惩罚。

不给严厉的惩罚,还真以为大汉皇帝软弱。

禁军把火炮对准城楼上叛军,一打一个准。

城内的百姓听到炮声,也是心惊胆战。

他们受过大汉皇帝的恩惠,并不想帮助叛军。

之前看了宣传单,只要他们不帮助叛军,破城之后,不会被清算。

叛军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禁军的炮打得又准又猛。

再加上杠杆枪精准射击,城楼上叛军火枪射击速度慢。

“幸好当初没有让大部分地区军队使用先进的火器,一旦发生叛乱,平叛是件很麻烦的事。”

江易很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毕竟先进的火器数量不多,要优先装备给禁军。

“孟波受到国外势力蛊惑,以为能与朝廷对抗,真是不自量力。”

常友良认为孟波此举太愚蠢,也没有吸取当年三州叛乱的教训。

他当年虽然没有参与,也知道那次事件带来的后果。

难道不清楚失败就没有退路,也会给族人带来天大的麻烦。

经过一个时辰的炮轰,城门被轰开了。

一部分禁军牵制住城楼上叛军,一部分快速冲进城门。

孟波的弟弟孟良在城楼上指挥叛军抵抗,他们丝毫不慌乱。

江易举着杠杆枪,对准了城楼上的孟良。

即便打不到对方,也要开几枪,也要让对方感到恐惧。

孟良吓得蹲在城垛后面,子弹飞一段距离就落下了。

江易距离城墙太远,杠杆枪射程有限。

“虽然没打中他,这会儿把他吓得不轻。等把城内大部分叛军消灭,将孟氏兄弟处死并示众。”

如此一来,也能震慑其他势力,让他们知道背叛是什么样的下场。

又过去了一个时辰,禁军占据了瓮城。

从攻城到占据一部分城楼,只用了两个时辰左右。

可见禁军的战斗力有多强,叛军退守内城,打算从西城退出。

只要躲进山里,禁军的火炮就很难发挥优势。

他们对山里的地形不熟悉,想要找到叛军,那只能一寸一寸地搜寻。

这么做费时又费力,叛军就可以跟禁军慢慢地耗着。

“敌军是打算退到孟梁山,想跟我们长期耗着。”

江易看出了对方的意图,叛军确实可以从容地退到山里。

“可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等过段时间。你就返回长安,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们来处理。”

江易做得够好了,足以表明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差。

“再过两个月吧,我就回长安。”

他也没打算在这里长期呆下去,若是两个月内叛军没有彻底清理。

从其他地方调集军队过来,留一部分禁军协助上山剿灭叛军。

“剩下的就交给你来指挥了,我只要结果。”

过程不重要了,只要尽快剿灭叛军,让大汉东南地区治安早点稳定。

留在这个地方是想了解一些情况,当地民族为何叛乱?

受国外势力蛊惑只是原因之一,肯定还有其他问题。

为了大汉长治久安,尽可能解决各族之间的矛盾。

让各族首领到长安任职,如果职位不够,就安排他们去其他地方任职。

如果不是孟城周围地势复杂,禁军完全可以将这座城包围。

禁军只能围攻北面与东面,西面与南面离山区比较近。

一时半会儿绕不过去,江易并不打算让他们绕过去,太浪费时间了。

叛军开始向西撤退,城内的孟塔族也跟着撤出城外。

其他民族百姓留在城内,他们不想跟着叛军一起跑。

也相信大汉皇帝之前的承诺,他们也想继续过安稳的日子。

城内大部分粮食被叛军带走,若是跟着他们走,以后的日子绝不好过。

内城门很快被轰开了,禁军陆续入城。

江易在一部分禁军的保护下进城了,待在房屋内的百姓陆续出来。

他们还是有些忐忑,这座城毕竟发生叛乱,可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