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宝刀未老(1 / 1)

“荆襄防线传来消息。”

秦布衣对着萧倾凰道。

后者一手一个小朋友。

正在奶孩子。

“这些天你一直愁眉苦脸的。”

“现在看样子是来了好消息了?”

萧倾凰抬眼看到不再眉头紧皱的秦布衣,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嗯。”

“很大的好消息。”

秦布衣笑了笑。

随后接过喂完奶的秦婉。

这小妮子睁着大眼睛,眼珠滴溜溜的望着秦布衣。

嘴里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

让一旁的虞媚满脸开心。

“义父他还好吗?”

虞媚这些天也是很担心。

因为荆襄防线,一位镇守将军造反。

他在当地干了不少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

边军很多都是目无纪律,和土匪没什么区别。

秩序有时候就是这些土匪一样的匪兵搞坏的。

以前是相忍为国,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秦布衣要来个大清洗。

这事情,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害怕被清洗。

自然就是造反了。

两万多战兵,加上三万余农兵被裹挟。

这场造反的情况非常危急。

但是秦布衣早就派了水师在荆襄和巴蜀防线游弋。

齐州后备役的十万大军,都派出去了。

可想秦布衣的重视。

后备役大军是防着西秦和东辽。

东辽因为是耶律娜穆衍掌权。

倒是没有撕毁盟约,趁机搞事情的意思。

但是西秦有在荆襄防线用兵的迹象。

蜀地门户被夺。

几个要塞城在。

他们就算要用兵的话。

也会担心损失太大。

毕竟,夔城,巫城是重兵难下的坚城也就罢了。

整个巴蜀防线诸多戍堡要塞坚城。

那片防御是铁板一块。

蜀地大军又无法立刻恢复。

所以那边倒是没多少异动。

然而荆襄因为叛军造反。

和西秦勾连。

襄阳,南阳,许州,荥阳整条防线的驻军都发现了西秦军的异动。

尤其是虎牢关,广成关等进入洛阳的重点军事要塞。

显然。

大周的内乱,让他们感受到了可乘之机。

荆襄防线是北凉王经营多年的。

原本,当初北伐,攻入虎牢关或是广成关。

洛阳便是囊中之物。

然而攻到一半,便是宣帝暴毙的后事。

最后只能在险要之地,拉起防线。

其实对于大周,按照地理来说南周。

这条防线的风险很大。

西秦有险关为依仗凭据。

而大周需要重新起城,建立烽火台,戍堡防线。

冗兵极其严重。

这也是造就了兵匪的缘故。

这次兵变叛乱,不是没有依据的。

好在英国公宝刀不老。

借用秦布衣从齐州调来的第六,第七新式军团两万人。

一战而克。

对面接近六万大军,直接崩溃。

造反的将领,被火炮覆盖。

死无全尸。

古代版闪电战,三日解决战斗。

“庞莱老爷子身体健康。”

“这次平叛,他亲自率军奇袭南阳。”

“一个时辰破城。”

“解决了南阳叛军。”

“稳定住了南阳那边。”

秦布衣笑着说道。

荆襄防线在西秦调大军之前解决隐患。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庞莱和英国公他们合力出手,快准狠的解决了叛军。

其实这一次新法十条发布而造反的这些叛军也好,世族也好。

解决了其实是好事。

如今大周冗兵严重。

秦布衣是早晚要裁军的。

当然,可能不是现在。

战兵有个二十来万差不多了。

如今的战兵,冗兵达到翻倍的地步。

加上农兵,辅兵,屯垦兵,说是百万大军都不为过。

因为防线畸形。

和当初北宋一样。

这也是冗兵加剧的缘故。

冗兵的结果,是吃空饷喝兵血,为祸一方当兵匪。

将这些兵匪解决,还真全是好事。

秦布衣要构建新式军队。

那肯定是思想和文化都要跟上才行。

就算做不到后事那般。

也得明确一个道理。

兵是兵,不是匪。

想过好日子,那就别当兵了。

秦布衣收到荆襄平叛的时候。

其实荆襄战事七天前就解决了。

后续是维稳安抚之后,才将最后战果传给秦布衣的。

虞媚看了看秦布衣放在书案上的信件。

脸上流露出了笑容。

六十余岁的庞莱老爷子带兵奇袭两百余里。

夜间以炸药包破城。

直接在守军懵逼当中攻入了南阳城平叛。

宝刀未老,老当益壮。

“义父年龄大了,这般身先士卒,有些危险。”

“殿下帮忙劝一下。”

“这些事情,让我那些义兄去做就好。”

虞媚柔声道。

“嗯,我会让人去告诉他的。”

“荆襄防线这次危机解决的雷厉风行。”

“想搞事情的西秦,也被震慑住了。”

“这对我们来说,是大好事。”

“江河诸省,可以直接开始吏治改革了。”

“顺便将清丈土地一起做了。”

秦布衣笑着道。

“西秦有些贼心不死。”

“这次国内动乱,他们只怕会出兵。”

虞媚道。

“无所谓,就等他们出兵。”

“我调了五万后备役过去增加防守力量。”

“咱们火炮足够守城了。”

“何况,如今做了不少手雷。”

“这玩意儿够攻城的喝一壶了。”

秦布衣笑了笑。

火器之中,火炮用来守城,那简直就是利器。

而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手雷,更是大杀器了。

秦布衣还真不怕西秦来攻。

他也需要再度击败西秦来稳定后方。

否则,为何秦布衣迟迟不去南方平叛?

南方很多世族,可是接连造反。

各种自立为王,自立为帝都出来了。

简直是各路反王五花八门。

有种王朝末年,揭竿而起那味儿了。

然而对于秦布衣来说。

原本的担忧,如今是荡然无存。

哪怕各地揭竿而起,反而有种优势在我,局势大好的情形。

“南方怎么办?”

“就这么由着他们乱来吗?”

“多拖一些时间。”

“就会裹挟更多的乱民。”

“很多百姓都会成为造反大军的一员。”

萧倾凰担心的问道。

“南方世族想要稳定自家地盘,不可能过度肆虐。”

“问题不会太大。”

“我的六个军团,已经镇守各个要地。”

“他们想攻打京都,是不可能的。”

“眼下要做的,是稳步推进改革。”

“江河诸省这次,一定要焕然一新才行。”

“平叛要快,但也不能急。”

“继续等等,看看还有哪些野心家会跳出来。”

“我们动的越晚。”

“那些个野心家就会觉得,我们越是不能掌控局面。”

“到时候更好一网打尽。”

“现在稳住基本盘吧。”

秦布衣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