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攻城,降维打击!(1 / 1)

回到栖霞城中的公主府,书房中。

此时仅有三人在场,皇甫萱坐在主位上,摆手示意骆、崔二人用茶后,道:“崔将军,不知马将军和另一支平洲火器营...是否已经和你部会合?”

崔玉阳点头:“从幽州拔营后,我一直故意拖延行程,就只为等待马叔率兵与我在益州会合,并一道入境大梁。此时,他已在我军中,明日便可抵达栖霞城外,九殿下大可放心。”

“少帅已传来密信,让吾等全力支持殿下夺位,自不会怠慢。”

皇甫萱面露微喜,“好!有了崔将军与马叔的鼎力相助,以及本公主留在梁京的暗卫,加上昆仑族的策应,攻破梁京城指日可待!但父皇一向谨小慎微,且生性多疑,咱们想要奇袭成功,仍需从长计议!”

“殿下有何打算?”

“梁京原有三支游骑兵师团拱卫,虽然皇甫神奇赶赴北域关时带走了一支...但其余两支师团仍有近四十万大军,且是精锐中的精锐,并不比你们西楚皇城军差!要拿下梁京,必先钳制这两支师团!”

皇甫萱缓缓道:“我会迫使元昊写下密信,奏请父皇让你部二十万大军先驻守梁京,只分出十万部众先行开赴漠北战场。而你部留下的二十万大军,务必助我拖住那两支游骑兵团,让栖霞军有奇袭的契机与时间!”

崔玉阳皱眉,“你父皇会同意?”

皇甫萱笃定道:“他会的,只要元昊肯上书建言!父皇对元昊那老匹夫极为看重,有他建言,父皇定会考虑。加上...父皇本就有借蛮夷人除去你们西楚皇城军的想法,此番你故意兵分两路,便是正中他下怀,他岂会拒绝?”

“皇城军若是分批赶赴大漠,力量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在父皇看来...蛮夷人就更加容易将你们逐一击破。等先行的十万大军被打得差不多之后,后续的二十万援军才到,蛮夷人的胜算会更大!他借刀杀人的目的也就更容易达到...”

“同时,皇城军分批开赴战场,先损失十万人,皇甫神奇能成功截断你们后路,锁死苍山营关隘的成功率更大。父皇又岂会拒绝?而他多疑谨慎,定会严令京都师团时刻监视皇城军!你的任务就是...在栖霞军奇袭梁京时,拖住两大游骑兵师团的驰援速度!”

“我攻入皇城后,会迅速挟持父皇颁下圣旨,令退所有援兵,并禅让于我。届时,木已成舟,梁京和父皇都在我手中,谁敢不从?”

骆、崔二人对视一眼,相继沉默。

心中自知皇甫萱此计虽见可行,但具体实施仍需巧妙布置。

稍顿之后,骆春道:“分兵之计,虽见可行。但陛下多疑,仍需谨慎铺排。否则,一旦被陛下看出猫腻,后果不堪设想。崔将军是武将,皇城军在他手中,可发挥最大战力。当由他带领二十万将士驻守京都,以迷惑陛下!”

“一员猛将带着二十万外邦精锐大军驻守在梁京附近,等同在陛下头上悬着一柄利剑。按照陛下多疑谨慎的脾性,他必会下令拱卫京都的两大师团严密监视,确保皇城军不会有异心。继而,可达到钳制的效果。”

“而卑职则带着另外十万人开赴漠北,在陛下眼中,卑职乃一介文官,本就不懂领兵。让我带领十万将士上战场,等同去送死,他不仅不会起疑,而且乐见于此!如此安排,有两大好处。”

“其一,能尽可能减轻陛下的疑心。其二,崔将军擅长领兵布阵,有他带队驻守梁京,更能有效钳制陛下的游骑兵!”

皇甫萱听后,亦觉有理,正色点头道:“骆卿言之有理,就这么办!今夜,本公主会连夜迫使元昊写下书信,让父皇同意皇城军暂时驻守梁京。明日一早,便差人八百里加急送入宫中。”

“皇城军大部队一到栖霞,崔将军即刻领兵直扑梁京西翼,父皇得到消息,肯定会下令两大师团跟踪监视。那时,梁京的拱卫力量就只有城中的五万守军!我三万栖霞军,加上马为先的五千火器营,另有昆仑族在城中策应,可迅速以雷霆之势攻入城中!”

“至于你,就带着另外十万兵马开赴北域关!记住,苍山营军寨现在已落入皇甫君安手中,唯有拿下他们,才能给李宣留出退路。但且先不要轻举妄动,一切听李宣和莫离安排!”

骆、崔二人起身拱手应是。

随后,三人又密谈了一些分工的细节,务求将计划完美且顺利地实施。

次日正午。

皇城军大部队依次抵达栖霞城郊外,经过骆、崔二人联合下达命令之后,其中二十万人短暂休整,随即再次拔营直扑六百里外的梁京西翼。

同时。

由十几名轻装传令斥候组成的小队,分头从不同的官道方向快速奔赴大梁皇城。

其中一人的身上,便带着元昊亲笔所写的密信...

只待送抵皇甫英雄手中,西楚皇城大军便可暂时驻扎在梁京附近,为皇甫萱的后续计划做准备。

元昊虽是当朝首辅,颇有忠心,但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却也不得不为自身性命与家中的妻儿着想。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且不管皇甫萱能否造反成功,收拾他元昊一家三族却是可以做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昊要想表忠心,亮骨气,就难免要搭上自己的三族性命。

于他而言,代价是巨大的。

留得青史之名,却要以身家性命为铺垫,此等风骨...并非所有人都能具备。

皇甫萱没耍什么手段,只是稍微一胁迫,元昊就骇然写下了书信。

无可厚非!

人性自私,又哪来那么多胸怀天下与忠贞不二?

骆春则带着另外十万众缓慢行军,转道朝苍山营出发。

他行军的速度并不快,只因原则上这样的分兵计划,仍需皇甫英雄的许可。

虽明知对方大概率会同意,但在圣旨没有颁布之前,身为“外臣”的骆春与皇城军所部并不好提前赶到,以免折煞了大梁朝廷的脸面。

毕竟,现在身在外邦国境,外邦皇帝没有明文下达之前,是不好僭越的。

至少在皇甫萱没有和大梁朝廷正面撕破脸皮之前,不宜强行办事。

皇甫萱通过手下的心腹女佯装向皇城军提供北伐辎重,等一队西楚皇城军前来接收物资时,栖霞城中的三万将士却扮成平民脚夫趁势混入了队伍中。

来时皇城军的后勤队只有万人左右,离开时竟多达四万余人...

这样的情况,若是放在皇甫英雄眼中,定能看出猫腻。

但此时的栖霞周边,已完全是皇甫萱的人,消息又如何能传到梁京?

元昊等人此来迎接西楚皇城军,只带了百余护卫,都已经被骆春的手下控制,万难往外传出消息。

在进军梁京的途中,这三万栖霞军便只是普通百姓,负责将辎重运给西楚皇城军的,可没有其他的想法。

不过,到了梁京城外后,普通百姓突然变身造反大军的话,明面上就不在崔玉阳和骆春的控制之内了...

而栖霞城所谓献给皇城军的辎重,其实都是打包好的武器与铠甲。

运粮队只要抵达京都附近,便会连夜武装,奇袭梁京城!

十天后,夜幕。

以平洲火器营领衔的运粮队在距离梁京六十里外的一处山林中扎营,部队本可急赴京都,但作为运粮队主将的马为先硬是以将士疲乏之名,坚决在此休整,明日一早再入城。

先行赶来迎接的梁京守备军无奈,只能顺从了友军的这个小要求。

大帐中。

马为先、皇甫萱与栖霞军的主要领兵人物都已在场,面前的桌子上铺着一张梁京布防图,是从元昊手中得到的。

元昊身为大梁一品首辅,既是文官之首,也是军机大臣,自然是有资格接触京都布防事宜的。

就算他无法将舆图带出皇宫,也是深知梁京的日常守备情况的。

皇甫萱脸色凝重,手指点在图上的几个位置,沉声开口道:“梁京守卫森严,主城六十里范围内,遍布烽火台预警网络。一旦发现异动,烽火烟雾一起,京城便会紧急戒严,四门紧闭。”

“负责拱卫京都的游骑兵师团也会迅速赶来,将梁京护城铁桶。大军要成功起势,必先除掉这些烽火台,阻止梁京各部之间相互取得联系。否则,就算我们能接近城门,亦没有破城的胜算。”

马为先点头,“九殿下言之甚是。根据元昊提供的舆图,前方五里处的山上就有一处烽火台,且是梁京防护圈的首个预警据点!拿掉这个据点,阻止他们燃起烽火,其他烽火台没有前者的信号,必然不敢妄自点火!”

古代的烽火台网络呈现合纵连横的态势分布,有一个起始预警点。

原则上来说,只要起始点没有发出预警烟雾,后方的烽火台在没有发现明显敌袭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发出信号的。

以免造成误报,影响京都的正常秩序。

换言之,只要拿掉了这个起始点,并在前进的途中做好掩饰,不让后续监视的烽火台据点发现异样,便算是侵入了对方的防御网。

后续,大军行进途中再逐步清除并占据各层烽火台,就能短时间内造成预警网络的断层,最大限度上阻止京都游骑兵的反应速度。

大梁游骑兵再强,只要他们不能及时知道京都遇袭的消息,也无法快速驰援。

加上有崔玉阳的策应与钳制,栖霞军有足够的时间配合火器营攻城!

皇甫萱也点头道:“本公主也是这么想!马将军,火器营的人始终是外军,不熟悉京都地形,清除烽火台的任务就交由我的人来办!”

说着,她转头看向身边的一员女将,接着下令道:“善柔,由你带人去办,务必清除沿途所有烽火台,便换上我们的把守!决不能让京都事先得到消息,只要崔将军能为我们拖住游骑兵师团一日,京都可破!”

名唤“善柔”的栖霞女将当即应是,扭头走出大帐。

马为先盯着桌上的舆图,深沉道:“昨日云族长传来密信,说梁帝的门面功夫做得很足,已命人在城门外搭起巨大舞台,准备举行誓师大会,既是表达对两国联军的支持,也想彰显自己的排场。”

“届时,必会引来大量平民到场观看。邦国的基础在于百姓,九殿下欲夺大位,便不可失了民心。少帅交代,务必让我们减少对梁京百姓造成伤亡。故此,老将建议九殿下提前动手,赶在百姓聚集之前对梁京发起总攻。”

“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夜不到,现在就应该早做准备。”

皇甫萱赞同道:“说得没错,我也正有此言。善柔拿下烽火台据点后,本公主就会下令剿杀营中那支京都守备,并连夜拔营靠近梁京。晨昏前抵达城下,一鼓作气,不破皇城誓不退兵!”

“不过,栖霞军虽是攻城的主力,但这第一枪还是得由你们平洲军先开!”

马为先胸有成竹之色,淡笑道:“九殿下放心,少帅前往北域关之前已从云峰口中得知梁京的大致守备情况,并制定了详细的攻城策略。且看我虎威军如何替你打好头阵即可!”

“好!”

皇甫萱喜道:“李宣有何妙计助我攻城?”

二人随即密谈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夜更深。

随着女将善柔夺取首个烽火台,栖霞大营中秘密展开了一场对梁京守备军的屠杀...

血腥过后,一队扮成京都士兵的队伍在前方开路,以迷惑后续的烽火台驻军。

后续的数万大军则分批趁着夜色快速行进,每路过一处烽火台之后,善柔都会留下清剿驻军,并换上栖霞军自己人。

未到晨昏时,队伍就已经抵达梁京城外的树林潜伏。

由于已是深夜,烽火台亦没有任何示警,梁京城墙上的守军和往常一样只是日常戒备,并没有起什么疑心。

临时搭起的军帐内。

马为先发号施令道:“来人,派一支队伍穿上京都守备的铠甲赶去城门,吸引守军的注意力,为我部进攻争取时间。空天军呢?可曾准备就绪?”

这时,马为先口中曝出了一个在皇甫萱听来极为晦涩的名词:空天军!

身前一名火器营将士回道:“回将军,空天军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点火!”

“好!传令,空天军先头部队马上升空,向城中洒下传单,并向普通百姓预警!火炮队迅速出击,各自找到位置建立阵地,准备攻城!火枪队跟在栖霞军后方,城门一破,马上策应主力大军进攻宫城!”

传令士兵单膝跪地应是,快速出帐而去。

皇甫萱还没来得及问清楚什么叫空天军,不久后,整个临时大营中便火光冲天起来。

大量由帆布刷满桐油制成,以保证热空气不会大量流失的“热气球”在经过短暂的充气后,纷纷升空而起。

每个热气球下的吊篮中只站了两三名士兵,其他负重便都是大量传单,以及火药、箭矢...等等装备。

原始热气球的制作难度不算太高,这个朝代能制造出孔明灯和响箭,就代表有能力制造出原始热气球。

只需用密度上好的帆布缝制热气球的球体,再刷上拥有一定密封性的“油脂”,例如桐油等等,确保可以留住大部分热空气,便能成功造出。

当然,原始热气球是无法做到自由起落和控制方向的,升空后只能随风飘荡。

而马为先能下令启用热气球,便说明此时风向利好,夜风恰好吹向梁京!

冷兵器时代背景下,并没有任何的升空装备。

早在下令组建平洲铸造工坊时,李宣就将热气球的研发与制造定下,时至今日经过在平洲的多次测试,已经可以实战。

试想一下,当漫天的热气球飞到梁京上空,守军手中的弓弩又无法有效威胁到他们时,吊篮下的士兵却可不断地从空中抛下火药,或者火油、射出箭矢,那该是怎样一副碾压的场景?

加上城外的数十门火器炮击,俨然是一场降维打击!

至少在奇袭之下,梁京守备军根本就难有胜算,更何况城中仍有数千昆仑族士兵策应?

话说之间。

在风力的作用下,无数热气球朝梁京上空齐聚,场面颇为壮观。

而火光乍起之际,也同时引起了守军的注意。

城下仍在佯装与守军交涉的队伍见状,二话不说,立马掉头往后。

吸引守军注意,让空天军有机会升空的目的已经达到,无需再勉强要求守军打开城门。

梁京守军望着堆满夜空的热气球,一时惊呆,竟忘了及时吹向敌袭的号角。

首批漂浮到梁京上空的热气球队伍,并没有立马采取攻势,而是先洒下漫天的传单。

传单上写道:惊悉帝君受制,奸臣当道,社稷蒙难,大梁危矣。今圣主皇帝九女皇甫萱,受命于天,起兵栖霞!清君侧,靖国难,匡扶国本,万民当附和之!

与此同时。

空中的士兵齐声大喊,宛如天外之音般响彻天地:“栖霞天军在此,锄奸臣,固社稷,不伤平民。百姓当留步家中,以免误伤!”

一名早起谋生的商贩捡起地上的传单,惊愕自语道:

“什么?皇帝陛下被奸臣劫持,九公主的栖霞军来清君侧了...”

话没说完,突听砰的一声,梁京主城门的塔楼轰然塌了一角。

紧接着,更多的炮火声四起,整个城池似乎都在震颤。

空中的士兵撒完传单之后,按照各自的位置,开始对准城中守军的武器库,粮库,兵营...等等战略设施投下火药。

霎时间,偌大的梁京城硝烟四起。

城外树林前。

皇甫萱一身甲胄,骑马缓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