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你好奇亲身父母吗?(1 / 1)

朱标心中猛地一颤,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情绪波动太大,似乎已经引起了朱政的注意。他慌忙稳住呼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镇定些,接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试图解释:

\"别多想,孤并无他意。只是看你这些年的经历,虽有父皇待你如同亲生,但在宫里生活想必也不容易。看着旁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心里恐怕也不是滋味吧?\"

说完,朱标直勾勾地注视着朱政,像是要穿透他的内心。

此时的他紧张得连心跳都快窒息了,完全不知朱政会如何回应。

或许他会悲伤,也许会愤怒,不管哪种情况,都会让朱标后悔莫及。

但如果选择沉默,他又实在难以释怀。

就在这一瞬间,朱标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然而,令朱标意外的是,朱政听完后竟然毫无迟疑地笑了下摇头说道:\"多谢太子挂怀,但您真是多虑了。我从没在意过什么身世坎坷。跟着爷爷长大,承蒙厚爱,日子过得很好。谈不上什么委屈。\"

朱政这番话真诚无比。

他原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是个意外来到这里的成年人。如果不是被遗弃的话,自然要赡养双亲尽孝,这是责任所在。

可当他降临这个世界时,就已经是个无人认领的孤儿了,甚至差点死在溪流里。

这足以证明他是被抛弃的。

因此,他对所谓的身世毫不关心。

这些年,他只把老朱当作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其余皆与他无关。

对此,老朱除了惊讶外,也没再多想,只是在心底感慨朱政的懂事。

可这些,朱标却完全不了解。

现在听闻朱政的说法,朱标压根不信。

谁能不在乎自己的出身?

在他看来,朱政不过是装出坚强的样子罢了。

说不定越装无所谓,反而内心越痛苦。

想到这儿,朱标满心愧疚,懊悔不已,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朱政的信任。

谁又能预料到,日后父子相认之际,朱政会有怎样的心境?或许根本难以接受这个父亲的存在!

想到此处,朱标心中开始隐隐不安起来。

于是他忐忑地试探着问:“贤儿,你难道真的全然不挂念自己的亲生父母吗?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就从未好奇过自己的出身?”

朱政毫不动摇地摇头道:“没有,既然他们抛弃了我,便表明他们并不需要我这个儿子,也不在乎我。既然如此,我干脆将他们视作已经离世。从今往后,我们形同陌路,互不打扰,各自安好便是,又何必徒增烦恼?”

此话出口,没有一丝迟疑。

然而,这句话传入朱标耳中时,却仿若一把利刃直刺心间,令他感到彻骨的痛苦。

竟将亲生父母当作已逝之人,多么决绝的态度!表面上虽显坚强,实则暗藏多少悲哀与无奈,还有绝望后的万念俱灰甚至麻木!

刹那间,朱标内心充满愧疚、痛楚与自责。他实在愧对朱政啊!身为父亲,他恨不得让朱政重重掴自己两记耳光,这样或许会好受些。

但此刻,他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向朱政坦白真相。

当下,朱标努力克制住悲伤的情绪,强装镇定。

然而,藏于袖中的手却早已紧握成拳,不住颤抖。许久之后,他才勉强平复下来。

但紧接着,他又忍不住追问:“如果某日你的亲生父母寻至面前,贤儿……你会认下他们吗?”

朱政平静且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会,我在这个世间,唯一的亲人只有祖父。”

朱标仍不甘心地追问:“说不定他们当初是有难言之隐才舍弃了你呢,贤儿何必这般固执?”

听完此言,朱政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露出一抹奇异的表情打量着朱标。

他实在想不通,为何对方对他的身世如此热衷,甚至表现得如此激动!这般刨根究底的模样,倒像是市井间的长舌妇,哪里有半分东宫储君的风范,分明像个爱打听闲事的老妇人。

看到朱政的反应,朱标心头一震,随后尴尬地笑了笑。

他知道,自己不能操之过急,否则连普通人也会察觉异样,更别提聪明伶俐如朱政这般的人物!

虽然未能完全理解朱政的想法,但这寥寥数语却让朱标心中有了大致判断,并更加坚定了暂不将真相告知朱政的决心。

他必须在此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循序渐进地引导,直至时机成熟。

即便安抚好了朱政的心绪,至少也要先与朱政建立起深厚的父子之情再说。

若是等到日后朱政知晓真相,或许会少一些抗拒情绪。如此一来,就能最大程度地确保对方愿意接纳自己这个父亲!

想到这里,朱标立刻转移了话题:“既然你不愿提及此事,孤也无意勉强于你。咱们不妨聊聊其他事情。”

稍作思索之后,朱标目光突然一亮,问道:“不如我们谈谈未来?政儿,你心中可有什么志向或打算?”

听到这话,朱政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坚定地答道:“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儿志向当如此!我别无所求,只愿追随祖父的脚步,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物,扫平叛逆,斩下敢于冒犯祖父威名者的头颅,昭告天下,清除四方!既能报答祖父的大恩,又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岂非快事?”

朱政没有敷衍朱标,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人活一世总要留下些痕迹,这确实是他在明朝立下的一个小目标。他真的渴望亲赴战场,感受那热血沸腾的氛围!不然,这般强大的力量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况且,若是一位优秀的男子无法亲自领军征战,该是多大的遗憾啊!

而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只是,他没说的是,这只是他众多目标中的一个罢了,并非全部!

此时,朱标听后,感慨且欣慰地注视着朱政。年少气盛,满腔热血,只等时机成熟便能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伟业!果然英姿勃发,气势非凡,颇有帝王之相。

再加上他对朱政的能力早有了解,此刻更觉得眼前的朱政就像一把出鞘的宝剑,其锋芒令人侧目。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年轻时的天策上将,风采也不过如此!

然而,朱标随即摇头一笑,这个比喻并不合适。他希望朱政能拥有天策上将那样的雄才大略,却不想他重蹈覆辙,采取那些极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