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棣的信心(1 / 1)

这里金銮殿,可不是信口开河的地方!

哪怕你是皇子,也不能在这里,在圣上面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大放厥词。

一道道目光,落在朱棣身上,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显得颇为复杂。

其中,就有魏国公徐达,他也将目光投射过来,神色并没有任何波动,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相当于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四皇子殿下,将是他徐达家的女婿。

说实话,对这个女婿,徐达一直还是很满意的。

皇室联姻,那是历朝历代的惯例,比如说太子朱标,就跟常遇春家的大女儿完婚,如今那位常氏已经入主东宫,并且已经为太子生下了一个男孩。

未来等到朱标继位,常氏这个太子妃,便顺理成章地晋升为皇后,母仪天下。

因此,对于家中女儿徐妙云跟朱棣的婚事,徐达也是乐见其成。

不过……婚约是婚约,打仗是打仗。

战场是最为残酷的地方,没有人比徐达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徐达并不在意自己的观点被驳斥,朱棣也好,或者别的什么人也好,只要能说出令所有人都信服的道理,那么他也不会觉得被落了面子。

但是相反,倘若说不出道理,那么行军打仗,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你说少二十万人也能达到同样的战略目的,能够拿下帖木儿汗国,这要是有所差池,往小了说,葬送的是大明二十万精锐二郎,往大了说,甚至要将大明江山一同葬送!

所以,朱棣,说出你的想法!

徐达没有说话,只是静静望着朱棣,等他接下来的话。

“老四。”

宝座之上的朱元璋发话了,虽然没有疾言厉色,却已经是不怒而威,将目光牢牢罩住自己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儿子,沉声问道:“你的意思是,你用二十万人,就足以打下帖木儿汗国?”

“是。”朱棣没有闪避父亲的目光,反而是挺起胸膛,大声回答。

“可是。”朱元璋垂落眼帘,忽然淡淡道:“朕记得,几年前你率领三十万大军,作为征南大元帅,攻打安南,虽然也是大获全胜,但过程中未必没有波折,甚至在鸡翎关下,一度遇到顽强抵抗,差一点就让疫病在军中蔓延爆发,导致最可怕的军队哗变,有这回事么?”

“有。”朱棣不能否认,点了点头。

金銮殿上的气氛,愈发浮躁起来。

是啊!

之前这位四皇子殿下,是亲自带过兵的,那次动员的三十万大军,也不是泥捏的,更不是什么老弱病残,实打实的是三十万大明精锐,铁血儿郎,其中大部分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卒。

但是就这样,安南之战说是大获全胜,但实际上经历的艰难险阻,也并不算是什么秘密。

安南,帖木儿汗国。

若是从征伐难度上来比较,这两者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毫不夸张地说,帖木儿汗国无论是整体国力,军事实力,还是战略纵深,全都远远在安南国之上。

若说有什么有利大明的方面,大约只能说帖木儿汗国没有安南国那边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或许不至于因为千里毒瘴而造成军中爆发疫病。

但,也只是或许而已!

挥军西征,深入帖木儿汗国,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面对什么样的局面,无人能够预测!

所以!

这位四皇子殿下,统帅三十万人,都险些在安南国损兵折将,又哪来的信心,要用区区二十万人,就拿下偌大的帖木儿帝国?

现在,你信口开河,陛下似乎已有不满之意,若还要倔强,可就有点不知进退了。

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朱棣神色沉静,对着父皇躬了躬身,沉声说道:“父皇明鉴,事实上安南之战,比父皇刚才所说,更加凶险。”

“在鸡翎关下,大军险些崩溃,那时候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留下五万人断后,阻挡安南国方面的战象冲击集群,率领剩下的不到二十万人,不顾一切,退回到大明境内,依靠雄关坚守,避免局势进一步崩坏。”

啊!

众人原本只是静静听着,但听到这里,不由得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对安南之战,大家都只知道是胜仗,就算是对战争颇为关注的徐达等人,也只是知道并没有表面上那么顺利,是经历了一些苦难的。

但谁也没想到,那时候的局面,竟然危险到了这个地步!

五万人断后!

这已经是断尾求生之策了,就算接下来十分顺利,那至少这最为骁勇的五万精锐,就要葬送在异国他乡的鸡翎关下!

若是这件事成为事实,那么就算后来安南国被平推,朱棣也照样会成为罪人,哪怕身为皇子也难辞其咎。

“我,当时低估了战争的难度,对于可能遭遇的困难,准备不足。”

朱棣的声音愈发沉凝,金銮殿中唯有他的声音轻轻回荡,仿佛将所有人都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鸡翎关下,听朱棣继续说道:“当时的我,以为只要够勇猛,不怕死,身先士卒,便能够鼓舞士气,什么坡垒关也好,鸡翎关也好,都可以顺利攻破,直到跟安南军决战在富春江……”

“没想到,只是一个鸡翎关,就让人一筹莫展。”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我当时拥有着绝对优势的兵力,但却因为没有稳扎稳打,尤其是没有对当地的恶劣气候有所提防,差点就铸成大错。”

啊,这?

众人听着愈发不对劲。

怎么就跟战后检讨似的?

但是不对呀!

既然你之前都吃了这么大的亏,按理说现在应该更加谨慎才对。

怎么,现在反而更加激进,更加没有对战争的敬畏了?

那帖木儿汗国,就这么不放在你眼里?

“父皇。”朱棣不理会这些人的想法,只将目光望着朱元璋,忽然眉头微挑,正色道:“可是我要说的是,魏国公或许也低估了火器的威力,对于工部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巨大威能,没有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