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这土地是公有的,咋能分呢?(1 / 1)

“富裕起来?能干啥事?”任大壮还是一副听不懂的模样。

谢晚若不是知道这大壮叔,也算是灵活的人,都要以为他老年痴呆了。

“大壮叔,你管着村里那么多年了,你难道就没点想法?你忍心一直看乡亲们就这么穷着?”

任大壮将旱烟锅子在井壁上敲了敲,敲干净了里面的残渣,又掏出衣服里一个装着烟叶子的布口袋,掏出一小卷卷好的旱烟,塞到了烟锅子里,划燃火柴,点燃。

他做这些事的时候,谢晚并未打断他。

吧唧了一口旱烟后,任大壮才语气带着些无奈的说:“怎么没想过?

你大壮叔我-干村长、大队长,也快三十年了。

吃大锅饭那一阵,村里孩子整天饿得嗷嗷叫,还饿死了那么多,我又不是黑了心的人,能不想吗?

可是我能做啥?能做啥?

当初带着村里人去山里挖点野菜,刨点草药去卖,都差点被举报挖公家的墙角根。

就去年开始,上面管得松点了,我才敢暗地里让大家去山里寻点食,填补填补。

可你也知道咱这山里,就是个石头山,里面东西不多,开春没多久,山货基本上都给刨完了。

我还能想什么办法?

难道我组织大家去偷,去抢?

拦着没让他们卖儿卖女,我已经算尽心了!”

谢晚知道任大壮这说的是实话。

她问:“现在不是鼓励养猪吗?

咱村里没多养点猪?”

任大壮像是被戳中了痛点一般,冲着地上啐了一口骂道:“养个屁的猪!

一头黑毛猪咱们要养一年多才出栏,你知道他们收购价才多少?”

谢晚知道现在还没有饲料养猪,也没有激素催肥,猪自然生长,时间周期长。

就听任大壮骂道:“咱大队去年响应号召,发动各家各户养猪。

前段时间食品站下来收购,大部分给咱定的三-级。

毛猪肉三-级才四毛二一斤啊!

一头成年母猪才两三百斤,也就百把块钱。

养一年啊,才百把块钱,刨去猪仔的钱,和吃进去的东西,能赚几个钱?

养得少还好,可以大部分喂猪草,养多了,猪草根本不够。

去镇上挑潲水喂,都是要靠抢的。

就这么受苦受累的养大的猪,给我收购了去,结果你知道怎么着?换回来的不是钱,是一堆白条。”

听着大壮叔的抱怨,谢晚蹙眉,她转头问小方,“白条怎么回事?”

这正好问到了方文斌熟悉的事上,他以前在县食品公司工作,生猪收购就是他们负责的。

方文斌说:“县财政账上没钱,生猪收购的钱得靠市财政拨款过来。

拨到县食品公司的,只有收购计划和亏损计划。

县食品公司根据计划分配给各食品站,也没钱拨,下面就只能先给农民打白条。

将猪先收上去,入了库,完成计划后,才能去要钱。”

谢晚蹙眉,问道:“他们不知道这么做,会严重打击农民养猪的热情?

农民已经够苦了,一年到头就指望那点养猪钱贴补一下吗?”

方文斌解释道:“猪肉收购本来也是亏损的啊。

农民嫌生猪收购价低,但那是毛猪价,杀了后,刨去毛皮内脏,在城市里,也才卖一块多一斤。

食品公司卖猪肉,卖一斤亏一斤的钱。

只能等财政补贴才有钱给农民……”

谢晚差不多听明白了。

这猪肉价格长期倒挂,实际上就是城市一直在剥削农村。

食品公司卖猪肉亏钱,财政没钱,农民也拿不到钱,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她没有权利改变定价体系,这件事就从根本上解决不了。

要想在现有的价格体系下赚钱,还真特么的难啊!

谢晚又问:“那酒呢?”

任大壮迷茫的看着谢晚,说:“关酒啥事?酒酿出来也只能自己喝,又不能卖。”

方文斌提醒谢晚:“谢县长……”

谢晚赶紧打断他:“谢贤长了什么?叫你不要天天看电视,正谈正事呢?你说什么港台明星的八卦?”

方文斌反应过来,进门前谢晚让他先不要暴露自己身份,他差点就喊漏嘴了。

幸好谢县长机灵。

方文斌立即找补,“嗯,谢同志,我刚想说咱们要不早点回去,谢贤演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今晚要大结局呢?”

村里还没人买得起电视,任大壮也听不懂,但好歹没联想到眼前这曾经村里最造孽的女娃,如今已经是他们的父母官了。

谢晚忽悠两句,方文斌在谢晚耳边悄声说:“谢县长,酒不行的。

前年最高层才下了文件,加强酒类专卖管理,不准私自酿酒卖酒的。”

谢晚要吐血了,问道:“你们说说,咱能想到啥东西是能咱自己搞出来能卖的?”

任大壮狐疑问道:“小晚,你不会是真的想带着村里人致富吧?”

谢晚肯定的点头:“当然了。

大壮叔,你也知道,我是从这个村走出去的,以前我那亲娘天天打我,不给我饭吃的时候,好歹村里人也接济过我几顿。

我这不是想回来帮帮大家想想办法吗?”

这下任大壮当真了,拉着谢晚就要上大队部去谈。

谢晚也没拒绝。

到了大队部,任大壮拉开抽屉,搞出一个信封,“啪”的一下拍到了谢晚跟前说:

“小晚,你若是能帮咱村把这白条上的钱要回来,咱全村都感谢你。”

谢晚让小方清点了一下,给任大壮写了个收据。

“放心,这钱我肯定帮你要回来。”

任大壮见谢晚当真是来帮忙的,高兴不已。

“小晚,你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大壮叔,大壮叔都告诉你!”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谢晚赚钱的想法没搞到,倒是听了满耳朵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她心想,还是得从政策上去争取啊!

如今副业暂时没想法,那还是先把主业粮食生产的产量搞上去再说吧。

谢晚试探道:

“大壮叔,我听说安徽凤阳小岗村前年有18户人家在契约上按了红手印,决定实行‘包产到户’,将集体土地承包到户,自负盈亏。

结果,去年的粮食产量,就大幅度提高。

咱要上交的粮食是定量的,要不,咱村也搞个‘包产到户’的试点如何?”

任大壮吓了一跳,警惕的去瞧窗外是否有人偷听,然后压低声音说:“小晚,你要害死我啊?这土地是公有的,咋能分呢?不行,不行,坚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