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这谢县长,不会还是一周扒皮吧?(1 / 1)

散会后,没人跟谢晚走一块儿。

谢晚自己回了办公室。

刘江一伙人跟着庞明走,庞明说:“有什么话晚上说,我还有一点事儿。”

庞明自己回到了县长办公室,关上了门。

想了想他拨通了某市级部门电话。

“喂,老魏啊,是我,老庞。”

“对,对,今天来了,就是你说的那个人。”

“我肯定不惹她,但是这个小同志太能惹事了,我跟你说啊,她竟然敢跟市领导打包票……”

“嗯嗯嗯,我懂的,谢师长的女儿,是惹不起啊,什么?她还有个公公在京里?那我懂了。”

“放心,我会保密的。你还不知道我,我也就这两年了,她只要不给我惹麻烦,我让我供着她都行。”

挂断了电话,庞明喝了一口茶,自言自语道:“还真的是同人不同命啊。老子小心翼翼几十年,混到正处级,人家会投胎,27岁就已经是正处……”

秘书小河来敲门。

“庞县长,明天商业局那边有个会,是关于生猪收购亏损计划补贴的,刚才廖局长打电话来问您有空没有,想请您明天参加一下。”

庞明一听是这事儿,赶紧道:“你去告诉谢副县长,让她明天去参加一下。”

小何又说:“县财政局那边,明天也有个会,是在下午,您看?”

庞明道:“以后农业、商贸、财政这些业务部门开的业务会,你都给我推到谢副县长那里去。

人事行政和精神建设方面的会议,报给我。”

谢晚在安县上了一个星期的班看,最大的感触就是会真多啊!

这天已经是星期六,她问自己秘书方文斌:“小方,我让你统计的数据,都统计清楚了吗?报告给我。”

方文斌有点心虚:“还差计划生育方面的,有些数字,计生办那边推脱,还没搞到。”

谢晚说:“那你先把搞好了的给我看,那一块刘县长在分管,算了,我听说成绩不错,暂时先不管。”

谢晚看了小方给整理的报告,加上这几日到处开会,对安县的实际情况,基本已经掌握。

81年的安县有2个镇加67个公社,下面有6个居委会,13个场大队,936个生产大队。

城镇人口4.61万,农业人口129.53万,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

主要产出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大豆、高粱和油菜籽,另外还有生猪养殖等副业。

粮食八成被上交国家粮库,余下两成,勉强能实现自给自足。

由于粮食收购价和生猪收购价极低,县财政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县可以说就没有工业,所有的工业品都是计划调拨物资,所以也谈不上什么工业产值。

农民口袋里没钱,自然商业也极端落后。

谢晚看得焦头烂额。

如果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她有很多办法将这里的经济搞上去,偏偏现在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六百万的赤字,还真特么的不好弥补。

“还是要从农业着手啊!”

因地制宜,根据这个县的特色,谢晚决定想想办法,发展一下农副产品的开发。

“小方,你明天跟我一起下乡看看,找办公室安排辆车。”

“谢县长,明天是星期天。”

“星期天怎么了?”

方文斌提醒道:“星期天下面的公社和大队部都没人上班。”

谢晚明白这年代跟后世不同,加班这事儿,完全看自愿,普通人都是到点下班,周末不加班。

但她等不及了。

“没关系,我不找他们,我就下去看看,走访一下老百姓。”

谢晚有个好去处,那里的大队长肯定会接待她,并且,会跟她说实话。

“大壮叔,大壮叔……”

谢晚到了任家村,站在大队长任大壮家门外吆喝。

方文斌诧异的问:“谢县长,您是任家村人?”

谢晚点头:“对啊,我当年就在这村里长大,满山遍野的跑,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我知道咱们安县的农民苦啊!”

方文斌感觉有点凌乱,他怎么听说这谢县长是高干子弟?

这跟传言不符啊!

真要是这村里的村姑,怎么可能去参个军回来,就成副县长了?

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

任大壮拿着根旱烟杆走到院子里,隔着门开骂:“叫魂呢?老子不在!”

一开门,看见是谢晚,一个趔趄,差点给谢晚跪了,这小魔星怎么回来了?

他女儿任春梅可被这丫头害惨了!

嫁给了任川那个傻子,现在可遭了大罪了。

好恨啊!

但一想到这丫头那个当师长的亲爹,任大壮又没脾气了,换上笑脸,亲切的问:“小晚啊,你咋回来了呢?”

“大壮叔,你这腿脚咋不利落了呢?

你说你,都这把年纪了,不会还跟村里的钱寡妇搞三搞四搞五搞六搞七……”

任大壮吓得一哆嗦,赶紧回头去看他媳妇在不在。

幸好他媳妇不在。

“谢晚,算叔求你了,这一茬咱过去了行不?”

谢晚也是会演,完全一副当任大壮是她亲叔一般的模样,抬脚就往人家门槛里跨,“大壮叔,我可想死你了!”

任大壮心里疯狂吐槽:“你想我死还差不多!”

最终他还是没敢将谢晚拒之门外,邀请她就在院里井边坐下了。

看见院里垛着的高粱,谢晚来了兴致,问道:“大壮叔,咱村还种高粱啊?”

任大壮白了她一眼说:“咱村里不是一直有高粱吗?这七月份正好是高粱收割的季节,你进城没几年,咋连这个都忘了?”

谢晚是穿书过来的,她其实真正在任家村没生活几天,对村里有什么农作物,压根不清楚。

她很会抓重点,阴恻恻的笑道:“嘿嘿,我问的是,这高粱不是大队的吗?咋到你家了呢?”

任大壮一哆嗦,想到谢晚这家伙以前动不动就跟他背语录,上纲上线,慌忙解释:“小晚,你可不能去告你叔。

这高粱不是大队的,是我婆娘,就是你婶儿,在后面山坡坡上种的。”

本来以为谢晚会借此威胁他,谁知谢晚一拍大腿说:“种得好!可大壮叔,你身为大队长,可别光想着自己家利用山上那些边边角角的闲地富裕,也要带着全村的人富裕不是?”

任大壮没懂谢晚的意思,问道:“啥?你不会让我将高粱分给他们吧?

就那么一点,我想拿来酿点酒过年喝的。”

谢晚很高兴的拍了一下任大壮的肩膀,兴奋的问道:“啥?你还会酿高粱酒?

来来来,大壮叔,你给我讲讲,咱任家村除去上缴公粮,还能剩下多少高梁,平时大家都怎么用这些高粱的?”

任大壮快哭了:“小晚,你上次回来,就搞走了我几十斤粮种,这回你不会是想把咱村的高粱,都搜刮走吧?”

这话一说,蹲一边竖着耳朵偷听的方文斌心里一咯噔:“这谢县长,不会还是一周扒皮吧?”

谢晚被提起旧事,有些尴尬。

那次她不是刚得了空间,没有粮种,才将主意打到了任大壮的身上吗?

“大壮叔,这次我不要你的,我就跟你讨论讨论,咱要想让村子里富裕起来,可以干些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