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漠北权衡计(1 / 1)

太宗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袍袖掠过处,腰间玉佩轻撞发出清响。

药罗葛吐迷度刚要直起身子,忽听得斛薛闷哼一声:

“天可汗既封官职,可会派大唐官吏?咱们草原人,可不习惯听外人发号施令。”

此言一出,空气瞬间凝固。李大亮握刀的手青筋暴起,戍卒们齐刷刷向前半步,弩机的绞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太宗却神色如常,将地图卷好递给一旁的侍臣:

“斛薛老酋长这话,倒让朕想起件旧事。”

他的目光转向药罗葛吐迷度:

“去年你遣使长安,说回纥部牛羊肥壮,想换大唐的铁锅与兵器。朕问你,若没这些铁器,你们可还能制得了弯刀?”

药罗葛吐迷度喉结滚动,躬身:

“天可汗恩赐,我部没齿难忘。”

“既知‘恩赐’二字,便该明白。”

太宗缓步走到马车前,伸手抚过车辕上的云雷纹:

“都护府设长史、司马,不是要夺你们的牛羊,而是替你们守住草场。

西突厥的骑兵能踏碎薛延陀的帐篷,自然也能掀翻思结部的穹庐。”

他忽然转身,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斛薛:

“老酋长若不信,大可问问身后的族人 ,上个月被西突厥劫掠的商队里,可有思结部的青壮?”

斛薛的鹿角冠剧烈晃动,身后几个老者交头接耳,很快有人低头不语。

李栾暗中松了口气,却见药罗葛吐迷度突然解下腰间唐草纹腰带,双手高举过头:

“天可汗明察秋毫!我愿将长子送往长安为质,只求能得大唐铁骑相助,夺回被西突厥占去的牧场!”

这一举动显然出乎众人意料,斛薛急得跺脚:

“药罗葛!你......” “老糊涂!”

药罗葛吐迷度猛地转身,弯刀鞘撞在马鞍上发出闷响:

“你以为西突厥的狼崽子们会等你慢慢商量?天可汗的都护府,是咱们的活路!”

他的话引得身后薛延陀、契苾等部首领纷纷附和,一时间:

“愿为天可汗效死” 的喊声此起彼伏。

太宗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从袖中取出块刻着蟠龙纹的玉符:

“这是燕然都护府的调兵符。”

他将玉符抛给药罗葛吐迷度,后者慌忙双手接住:

“遇西突厥进犯,你可凭此符调动附近唐军。但记住 ”

太宗语气骤然严厉:

“若敢私自动兵挑起内斗,这玉符,便会成为你的催命符。”

药罗葛吐迷度额头贴地,声音发颤:

“小人不敢!”

“起来吧。”

太宗转身走向马车,忽又停下:

“灵州城内已备好酒宴,今日不醉不归。”

他瞥了眼李栾:

“李司马,你且带诸位首领去驿馆歇息。”

待太宗车驾远去,李栾擦了擦额角的冷汗,上前招呼众人。

斛薛却拄着拐杖,直直盯着药罗葛吐迷度手中的玉符,突然冷笑:

“好个怀化大将军,抱上大唐的大腿,连祖宗的规矩都不要了!”

药罗葛吐迷度反手将玉符收入怀中,翻身上马:

“老东西,等西突厥的箭射穿你的帐篷,就知道谁是草原的聪明人!”

说罢一甩马鞭,带着本部人马扬尘而去。

其余首领见状,也纷纷告辞。

李大亮走到李栾身边,低声道:

“司马,这药罗葛吐迷度怕是有野心。献质子、求玉符,分明是想借大唐之势统一漠北。”

李栾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从怀中掏出卷密信:

“昨夜收到长安飞鸽传书,礼部已拟好册封文书。天可汗此举,本就是要扶持药罗葛吐密度制衡西突厥,只是......”

他顿了顿,将信笺凑近火把,看着火焰吞噬墨迹:

“草原的狼,终究是喂不饱的。”

入夜,灵州驿馆灯火通明。

李栾带着衙役巡查时,忽听得药罗葛吐迷度的帐篷里传出争吵声。

他示意众人停下,屏息细听。

“阿耶!为何要我去长安?”

是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咱们回纥部兵强马壮,何必......”

药罗葛吐迷度的怒吼震得帐篷布帘发颤:

“你以为天可汗的册封是白给的?留在长安做人质,既是投名状,也是......”

他的声音突然压低,李栾只能隐约听见

“学大唐的...... 将来......”

几个字。

李栾皱了皱眉,正要离开,忽见远处暗影里闪过道熟悉的身影 是李大亮的亲卫。

那亲卫快步走来,递上张字条。

李栾就着灯笼微光看去,上面寥寥几字:

“斛薛连夜遣人出城,方向西北。”

他捏紧字条,望着药罗葛吐迷度帐篷里摇曳的烛光,心中暗自盘算。

都护府虽已定下,但草原各部的暗斗才刚刚开始。

天可汗看似轻描淡写间化解了危机,可这枚投入漠北的棋子,究竟会走出怎样的棋局?

次日清晨,太宗在灵州校场大宴群臣与各部首领。

酒过三巡,药罗葛吐迷度突然起身,将斟满马奶酒的银碗举过头顶:

“敬天可汗!愿大唐铁骑踏平西突厥!”

众人纷纷起身附和,斛薛却独坐角落,捧着酒碗冷笑不语。

太宗饮尽美酒,命人抬出个檀木箱子。

箱盖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百副明光铠、千张强弩。

“这是给各部的见面礼。”

太宗扫视全场:“但记住 ”

他的目光落在斛薛身上:

“利器在手,当用之护佑百姓。若有人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他抬手示意,校场四周突然涌出数千玄甲军,刀光剑影映得众人脸色发白:

“大唐的军阵,从不会让背叛者活到第二日。”

宴席散后,李栾送太宗回行宫。

路过演武场时,正撞见药罗葛吐迷度的儿子在学唐军操练。

那少年手持陌刀,身姿挺拔,倒真有几分大唐将士的风范。

“司马觉得如何?”

太宗突然开口。 李栾微微一怔,随即躬身:

“天可汗深谋远虑,以文治武备化育四夷,此乃万世之功。”

太宗却摇头轻笑:

“化育?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药罗葛吐迷度想借大唐称霸漠北,朕便借他的手制衡西突厥。至于将来......”

他望向北方天际:

“草原的风永远不会停歇,咱们要做的,不过是让这风,顺着大唐的方向吹。”

李栾心中一凛,忽然明白天可汗看似随意的册封与赏赐,实则早有盘算。

燕然都护府的设立,哪里只是安置几个都督那么简单,分明是要在漠北种下一颗大唐的种子,静待它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而他作为灵州司马,要守的不仅是这座城池,更是大唐在西北的棋局。

夜色渐深,李栾望着太宗远去的背影,默默握紧了腰间的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