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问:“你了解殖民文化吗?”
胡兆宇吃了一惊,大学没上过,手风琴都没见过的小丁,居然要跟他谈殖民文化。胡兆宇觉得小丁是要转移话题。转念一想,反正有的是时间,听听何妨呢?
胡兆宇不无嘲弄地说:“我来的晚,体会不深。你是老非洲了,给我讲讲什么是殖民文化呗?”
小丁没把胡兆宇的态度当回事,他一本正经地说:“欧洲殖民者在十五世纪就来到了非洲。但是,我认为,真正的殖民时代是从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在工业革命以前,欧洲殖民者到非洲来还是做交易,尽管说不上公平,那时他们对这里的土地和矿产没有所有权。
“欧洲殖民者人少,非洲人多,殖民者不敢胡来。欧洲殖民者在这里找钻石,必须得到非洲人的同意。他们从非洲人手里获得钻石,要拿非洲人喜欢的东西交换。
“工业革命后,殖民者手中有了先进的武器,非洲人失去了反抗能力,非洲大陆才真正开始殖民者为所欲为的时代。他们建立政府,制定法律,然后以合法的名义占有了非洲的土地和矿产。
“在几个世纪的殖民时代里,非洲人保护自己的土地和矿山的反抗,遭到了血腥镇压,有反抗精神的非洲人被屠戮殆尽。用流血百万,伏尸千里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从此就有了“带血的钻石”的说法。
“在殖民时代,只有那些选择屈服的非洲人才得以幸存下来。非洲人被殖民者的残酷手段,和他们杀人的效率,吓得魂飞魄散。
“这种恐惧被植入了非洲人的基因,一代代的传了下来,形成了非洲的殖民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屈服被认为是最理性的做法。
“殖民文化就是从屈服到崇拜的文化。这些靠屈服活下来的非洲人对欧洲文化充满了崇拜之情。
“他们深信欧洲殖民者是人上之人。只要有机会,他们便会竭尽全力地去模仿欧洲殖民者的生活方式,会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穿着打扮与欧洲殖民者接近。
“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曾经长时间与欧洲殖民者共同生活过,从而证明自己是上等的非洲人。”
说到这里,小丁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在这里做生意,你一定要了解殖民文化。殖民文化影响着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你不能理解非洲人的做法时,你就要到殖民文化中去找答案。
“现在,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统治在这里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他们把过去的大小酋长,变成了现在的各级工头。
“非洲人的屈服,过去是酋长们的屈服,现在是工头们的屈服。过去欧洲殖民者从酋长们那里得到什么,现在他们依然可以从工头们这里得到什么。
“非洲大陆,被誉为钻石的天堂,这里的钻石产量和质量都是世界一流的。然而,这个最好的钻石产地却一直被欧洲殖民者牢牢掌控着。
“无论这里的政权如何更迭,无论谁登上总统的宝座,都无法改变这一现状。矿工们在各级工头的严密监视下,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艰苦的钻石开采和筛选工作。
“最好的钻石像贡品一样,按照严格的层级制度,定期地、一层一层地向上传递。首先,工人们将精心挑选出的钻石交给工头;接着,工头再将这些钻石转交给监工;然后,监工会把它们呈送给公司经理;最后,公司经理会将珍贵的钻石交给公司老板。
“公司老板则会派遣武装人员,将这些钻石押运到欧洲进行拍卖。这便是钻石圈的生产加工和贸易体系,一个看似严密的产业链条。
“我们在市场里看到的钻石,都是那些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克拉一下的钻石。一克拉以上的钻石,才具备真正的投资价值。这样的钻石由工头监督,收集起来上交。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想要在市场里拿到最好的钻石,就像在北京话里说的‘捡漏儿’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那些小于一克拉的消费级钻石,在工头和矿工之间的各个层级中被分配。层级越高,所拿到的钻石就越大、越多;层级越低,能分到的钻石自然就越少、越小。我们每天去的市场就是这些消费级钻石变现的地方。”
小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们去的市场名义上只允许交易消费级钻石。毕竟,只有这样,这个市场才能够存在。”
他顿了顿,稍稍压低声音,补充道:“当然啦,这也不是绝对的。偶尔也会有矿工冒险搞到一块投资级钻石,然后到这里来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将其变现。
“你不是问我,我们跟矿工之间的交易会不会出事吗?这就要看工头会不会出卖矿工。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他们出卖矿工。
“在殖民文化中,工头一定要定期出卖矿工,来表现对他对他上面那些人的屈服。不管矿工用什么办法收买工头。他们都不能信任工头。
“对工头而言,矿工只是待宰的牲畜,什么时候需要把他们当做祭品,就什么时候宰杀他们。
“矿工忘记这一点的时候,就是他们要出事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可能有麻烦的时候。”
胡兆宇听了,再没有半点嘲笑小丁的想法。小丁讲的殖民文化,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现在要做的生意。胡兆宇从中捋出了今后他们可能遇到的麻烦。
胡兆宇问:“我们是经营碎钻的合法商人。我们买他们不要的东西回去,我们赚的是国内的钱。那我们应该受到保护。”
小丁说:“咱们的事,无非就是些民间的商业往来而已。不会有人愿意为咱们撑腰、替咱们说话的。”
胡兆宇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服气,便插嘴问道:“可是,咱们不是还有商会呢吗?我们遇到麻烦的时候,商会难道就不能帮咱们说句话吗?”
小丁一脸不耐烦地回答道:“你呀,太天真了!你以为商会是什么慈善机构啊?
“你给人家脸上贴金,人家或许还会搭理你一下;可你要是给人家找麻烦,人家躲你还来不及呢!
“到时候,人家不仅不会帮你,反而还会埋怨你,说你不懂事,去招惹那些不该招惹的人。
“这就是这里的规矩。虽然从道理上讲,你是被侵害的一方,但在人家的地盘上,错还是在你身上。因为你没有尊重当地的社会风俗。
“什么是这里的社会风俗?殖民文化风俗,说白了,就是好东西只能属于欧洲殖民者的风俗。”
“只有到了这里,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你才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啊!”
胡兆宇心悦诚服地说:“我理解你的意思了。所谓的入乡随俗,就是不该你惦记的东西不要惦记。你今天把这个“俗”给我讲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