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和平代价(1 / 1)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2333 字 3小时前

赵王元八年二月三日。

赵军围城一月,高唐却迟迟等不到援军。

高唐守军、百姓皆已陷入深深的绝望。

田秀认为破城的时机已到。

赵军于清晨之时攻城。

代司马薛英率军拼死抵挡,最终寡不敌众。

中午时分,城门被破。

下午,赵军突入高唐。

代司马薛英战死,高唐破。

赵军破城后,田秀厚葬薛英,又下诏安民,高唐百姓大安。

临淄。

齐王建还在熟睡。

周子匆匆来到宫外。

侍卫上前拦住他,说道:“周子,大王还在安睡,请明日再来。”

周子将侍卫推开,怒道:“给我滚一边去!我有要紧公务要面见大王!”

齐王正酣睡间,听到外面的吵闹,被瞬间惊醒。

“是哪个混蛋?”齐王建一身的起床气,骂骂咧咧的坐起来,却发现自己的靴子找不到。

齐王建索性光着脚,取下墙上挂着的佩剑来到门外。

“寡人看看是哪个混……”齐王建一看到周子,态度立马殷切起来:“原来是周子,贤卿怎么深夜过来了?”

周子见齐王建连鞋都没穿,手上又提着剑一身起床气,先是拱手请罪,然后才悲泣道:“大王,高唐丢了!”

“什么!”齐王建听到这个消息脑袋嗡的一下,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周子伏在地上接着说道:“今天早晨,高唐传来急报,说赵军猛攻高唐,高唐吃紧,中午的时候薛英又派人告急,说赵军已经占领城墙,晚上的时候斥候传来消息,高唐城头上已经升起了赵军的旗帜。”

齐王建听闻这个消息,险些没有站住。

定了定神,齐王建不可置信的开口:“周子,高唐真丢了?”

周子哭着说道:“千真万确呀。”

齐王建手里的宝剑咣当一下落到地上,他怔怔的转身回到屋内,嘴里一直嘟囔着:“高唐丢了,高唐丢了……”

“啊!!!”齐王建的寝宫里传来一声咆哮,然后就是东西被摔碎的声音。

次日。

齐王建在宫中召开朝会。

群臣皆至。

“诸卿!”齐王建顶着两个黑眼圈,看着群臣说道:“昨夜高唐失守。”

大殿上的众臣闻之一片哗然。

高唐是齐国的五都之一,军事重镇,结果说丢就丢了。

“大王,高唐失守,恐赵军要直入临淄,重演昔日五国伐齐之事。”大司行田到站出来声嘶力竭的说道。

齐王建一听五国伐齐,心中不禁一慌。

“大司行,你…你说该怎么办?”

田到说道:“只有求和。”

后胜却站出来阻止:“大王,不能和赵国讲和。我们虽然丢了高唐,可是我们还有阿城,还有平陆,还有历下,我们还有整个河间。我国依旧有能力和赵国打下去!”

此话一出,后胜的党羽们纷纷出来附和:“大王,我齐国还能一战!”

齐王建闻之,不可相信的看着后胜问:“丞相,我们真的还能和赵国打下去吗?”

后胜认真的说道:“大王,临淄地区还可以继续征召兵力,我国中还有几十万大军,现在言和为时尚早。”

齐王建听到这话,又有了信心。

寡人还有几十万士卒,其他四个都城都还完备。

齐国还能战下去。

周子站出来给齐王建浇了一瓢凉水:“大王,我齐国两线作战,为了应对危局,几乎已经是三丁抽一,如果再征召兵力,就要三丁抽二。那个时候国中百姓恐有怨言。”

后胜驳斥道:“国家都危亡到这种地步了,还管什么百姓怨言?周子,依着你的意思,大王是不是就该束手就擒?”

周子反驳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后胜看向齐王建:“大王,齐国城池多,我们可以和赵国一城一池的耗下去,最后胜利的肯定是我们。”

“对!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们!”齐王建彻底被后胜的话洗脑。

高唐城。

齐国朝议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田秀耳中。

李斯听说后胜居然死战不降,很是震惊。

毛遂却在一旁笑道:“通古啊,你知道为什么后胜这次主战嘛?”

李斯看着毛遂茫然的摇头。

毛遂摇着头说:“丞相在齐国有不少商号,还有一个中央银行,后胜把这些地方都查抄了,所得资产近十万金。你说说他得了这么多钱,还能和我们讲和吗?”

李斯闻之,大感震惊:“后胜居然干出这种事情?”

田秀苦笑道:“先生现在知道他为什么死战不降了吧?”

“丞相!”李牧拱手说道:“齐国既然还是不愿讲和,那只有打下去了,看来不把齐王打疼,齐国是不会屈服的。”

田继业身旁的叔孙通也站了出来说道:“丞相,以往列国交战,灾祸也仅次于国家,可是这次后胜居然公然查抄了您在齐国的产业,这种举动是非常不仁义的,必须要让齐国让后胜得到教训!”

营中的一群将领都站了出来附和:“对对对,一定要让齐国得到教训。”

田秀也跟着说:“后胜以为我的钱是好拿的,没有那么便宜,这次孤非要给齐国一个厉害不可。”

“传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兵发祝柯!”

“唯!”

祝柯(山东禹城市)位于高唐东北,西周时周天子曾分封黄帝之后于此建立祝国,后齐国灭祝设立祝柯城。

春秋时,诸侯曾于此处会盟。

祝柯因而闻名天下。

听闻赵军杀到祝柯,城中百姓皆惊慌不已。

贵族皆欲出城逃亡。

城司马田儋闻之,发榜安民,又斩杀了几个试图逃跑的贵族,祝柯人心渐安。

人心安定以后,田儋下令整军备战。

堂弟田荣表现的忧心忡忡:“阿兄,聊城,高唐那样的大城都丢了,祝柯不过一做弹丸小城,民不过数万守军不过千人,安能守住?”

田儋看着田荣,目光坚定道:“弟,我等身为齐人,守土有责。聊城、高唐虽失,但我等不能未战先怯。祝柯虽小,却也是齐国的土地,若不战而逃,有何颜面面对齐国百姓。”

田荣听了,心中虽仍有担忧,但也被田儋的气势所感染,点头道:“阿兄说得是,我愿与阿兄一同守城。”

田儋见田荣振作起来,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开始部署守城事宜。

他将城中的青壮男子都组织起来,分发武器,让他们协助守军守城。又让人准备了大量的滚木、礌石,堆放在城墙上,以备不时之需。

次日,赵军兵临城下。田秀立马下令攻城,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田儋站在城墙上,指挥着守军顽强抵抗。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向赵军。赵军虽攻势猛烈,但一时也难以攻破祝柯城。

黄昏,赵军暂时退兵。

田秀看着不远处的祝柯,大为吃惊:“查查,对面的司马是何人?”

毛遂在田秀身后,拱手道:“丞相,不必查了,守城司马是您的同族名叫田儋。”

“田儋?”田秀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这似乎也是秦末一位诸侯?

田秀想了一会儿下令道:“火速派人入城,招降田儋!”

“唯!”

次日,田秀派使者入城招降田儋。

田儋严词拒绝。

田荣欲杀赵国使者。

田儋却制止了他:“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荣弟,你亲自护送这位使者出城。”

田荣虽不情愿,也只能遵令。

不久,使者回到田秀身边,将在田儋那儿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田秀闻之,赞道:“田儋真义士也!”

接着田秀又发出一声长叹:“此等义士,恨不能为我所有。”

李牧抱拳道:“丞相,既然田儋不降,那只有用武力迫使他投降了。”

“嗯!传令,大军继续攻城!”

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又开始攻城。

祝柯守军在田儋的指挥下奋力抵抗。

战况非常激烈,赵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祝柯城下很快就堆满了赵军的尸体。

田秀见之,心疼不已急忙下令停止攻城。

李牧找到田秀,一见面就抱拳请罪:“丞相,末将攻城受挫,损兵折将,请丞相降罪。”

田秀扶起李牧,宽慰道:“大将军请起,攻城拼的本来就是双方的意志,这没什么技巧可言,有伤亡是正常的。”

李牧听到这话,心中安慰不少。

田秀话音一转又问:“大将军,聊城、高唐那样的大城,我军都能攻下,为何进攻这么一座小城,会久攻不下呢?”

李牧言道:“丞相,祝柯虽小,但其临近河水,我军在攻城的时候,无法从东西两面开展,只能进攻北面。

而且北面城门过于狭窄,一次只能容纳百余人,在兵法上,齐军占据地利,这就是我们攻城受挫的原因。”

田秀闻言,说道:“大将军可有良策破城?”

李牧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说道:“只有采取之前的老办法,围困祝柯,待城中粮尽,然后方能举兵破城。”

“好,下令先围城,孤倒要看看,祝柯一座弹丸小城,究竟能撑几天。”

临淄。

齐王建听闻祝柯被围,大惊。

祝柯是通往临淄的必经之路,赵军攻打祝柯,摆明了是要进攻临淄。

“丞相,大司马,你们说寡人该怎么办?”齐王建惊慌的向左右询问对策。

后胜不通军事当然是拿不出办法。

齐王建只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田雍身上。

面对齐王,还有众人的目光,田雍额头直冒冷汗。

“大王!”田雍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办法:“我们只有把全部的兵力集合起来,紧守济水南部的疆土,依托河水,阻挡赵军。”

后胜听了,立马反对:“大王,田雍所言不可取。若我军收缩防线,那济北土地岂不是拱手让给赵国?我齐国颜面何存!”

齐王建犹豫不决,看向周子。

周子思索片刻道:“大王,如今赵国势大,我军若全面出击,恐难取胜。但收缩防线放弃大片土地,也实非良策。不如先派使者前往赵国,假意求和,拖延时间,同时在济水南部集结兵力,加强防守。若赵国同意求和,自然最好;若不同意,我军也有了准备。”

齐王建听了,觉得有理,便下令派使者前往赵国求和。

与此同时,祝柯城内,田儋深知被围日久,粮草将尽,心急如焚。

他召来自己的堂弟田荣对他吩咐说:“你立刻携带我的亲笔信前往临淄,向大王求救。一定要告诉大王,援兵不至,祝柯失矣!”

田荣抱拳理应突围而出。

赵军大营。

田秀见到了齐国大司行田到。

“下官拜见丞相!”田到一进来就对田秀下拜,姿态放的很低。

田秀坐下来扶起他,说道:“田公多礼了,你我是同族,算起来您是我的仲父,不知道您来见我,来做什么呢?”

田到说道:“下官特意来求和。”

田秀问:“不知道贵国准备付出怎样的诚意?”

田到从怀中摸出一幅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几座城市说道:“丞相,只要贵国愿意许和,齐王愿将这几座城池送给赵国。”

田秀低下头看了一眼,噗嗤一笑。

李斯也走上就看了一眼,同样发出笑声。

田到看着二人:“怎么,丞相对这个条件不满意?”

田秀看了眼李斯。

李斯会意的走上前,说道:“田公,你我是老相识,我就不和你废话了,贵国要想求和,必须将济水以北土地,全数割让给我赵国!”

田到面色变得很难看:“通古兄,这……这条件未免太苛刻了吧?”

李斯微微一笑,“田公,如今贵国形势可不算乐观,高唐已失,祝柯被围,若不同意此条件,赵国大军可不会停下脚步。”

田到沉默良久,额头冒出冷汗,“通古兄,容我回禀齐王再做答复。”

田秀摆了摆手,“可以,但时间紧迫,希望贵国尽快给出回应。”

田到告辞离去。

祝柯城内,田荣日夜兼程赶回,却带回了齐王派使者求和的消息。

田儋怒拍桌子,骂道:“求和?此时求和,祝柯百姓怎么办!”他深知,若求和不成,祝柯必将陷入绝境,但他依旧决定,继续坚守,与城共存亡。

而临淄那边,齐王建正焦急等待田到的消息,后胜在一旁不断劝说不可轻易割地,田雍则忧心忡忡,担心赵国不会轻易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