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 为国广用,舍我其谁(1 / 1)

大唐协律郎 衣冠正伦 1859 字 13小时前

0353 为国广用,舍我其谁

“下官见过宇文侍郎!”

被引入堂中后,李林甫便向宇文融深揖为礼,见到宇文融案头卷宗堆积极高,便又连忙感叹道:“侍郎匪躬事上、不辞辛劳,自晓至暮、身不移席,实在是某等王臣之楷模!”

宇文融并没有理会这马屁,只是抬手将李林甫刚才请人递入进来的血书抛下堂去,同时口中冷声道:“数日不见,李十竟已进执枢机,事若不协于你,有废无成?”

李林甫听到宇文融的语气讥讽中还夹杂着几分怒意,顿时便将身体躬的更低,同时连忙说道:“宇文侍郎当面,下官不敢弄巧,其实是下官近日屡遭困厄、无从依附,故来求见侍郎,冀得赐教。侍郎署事繁忙,下官于外长候,因闻僚属窃论,略得愚计以进。”

他自知眼下的自己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自不敢摆出一副指教者的姿态,姿态语气都十分的谦卑。

宇文融闻言后只是冷哼一声,起身走出直堂,来到侧方一间无人的庑舍坐定下来,让人奉上一杯茗茶浅啜提神,旋即才又望着恭恭敬敬、尾随行入的李林甫说道:“你有何进计,从速到来。若言不切事,直去勿留!”

“多谢侍郎肯于拨冗听告,下官一定倾诉肺腑、不敢留私!”

李林甫连忙又躬身说道:“下官略闻僚属所言,似乎当下是为整括僧道籍田而忙碌?下官记得数年前曾有此议,当时以困阻诸多、恐滞于纷扰非议所以未行,如今又为何勉强行之?”

宇文融听到这话后顿时便气不打一处来,抬手指着李林甫便怒声道:“还不是因你这愚夫贪得无厌、窃弄官物,累及源公夺职外置所致!”

“下官诚是有罪,今也悔不当初、自恨不已。若能以死赎罪,令诸事重归于好,下官也绝不敢辞!唯今下官一人生死事小,宇文侍郎之事为大,是以强忍羞愧悔恨,来为侍郎白事!”

李林甫自知只要进行这个话题,他就免不了要遭受一番斥骂,于是便也连忙低头认错,旋即才又继续说道:“侍郎胸怀大计、专注于事,朝中人情协调,皆仰源公为运筹联络。

如今源公忽然遭贬,不只人情疏悖,就连宇文侍郎声势都受累遭损。而为挽回劣势,彰显财计雄略,所以侍郎急用此计。请问侍郎,下官所度是否属实?”

宇文融闻言后便冷哼一声,算是默认情况正是如此。

“依下官所见,侍郎如此行事,非但无补于事,反而还会大碍前程!”

李林甫心中稍作打气,旋即便壮着胆子直接开口否定宇文融这一行为。

宇文融闻言后自是大怒,当即便拍案而起并怒声道:“你说什么!”

“侍郎请息怒,容下官细禀所计!”

李林甫见宇文融反应这么大,一时间也是吓了一跳,他干脆直接俯身跪在宇文融案前,旋即便连忙疾声道:“下官的意思是,宇文侍郎财计之能独步天下、早有验见,雄才伟略宇内皆闻,实在不需要更作验证!

而今再作整括僧道籍田,也不过只是之前所行诸事的余韵罢了,于侍郎本就如日当空的声誉而言略无进益。事若进展顺利、功效卓著,这本来就是侍郎才力如此,人不会以此称异。但如果事有阻滞,未如预期……”

讲到这里,他便偷偷看了一眼宇文融的神情。而宇文融听到这话后,虽然眉头又顿时皱起,但也并没有怒斥李林甫,而是沉声说道:“你继续说!”

听到这话之后,李林甫自是心中暗喜,明白宇文融应是把自己的话听进了心里去,于是便又俯身继续说道:“此事如若不成、劳而无功,不只是会大累侍郎风评,更会有许多奸邪之徒趁势而起,对宇文侍郎大加抨议,令侍郎身陷攻讦之内,难能更为大计,恐更错失良机。细细权衡,实在是得不偿失!”

“今我为别事所累,急需重振精神,所以才用此计。你若以为此计未妥,更有何计以进?”

宇文融其实对于进行整括僧道寺观籍田一事也是心存犹豫,之前重修王莽河的计划未成让他深感受挫,也不乏对自我的反思,只不过眼下除此之外,他也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思路与方法。

“宇文侍郎精诚于国事,急欲宏益国事的情怀诚是可钦。唯今国中情势焦灼、权斗频频,侍郎此时屡作大计,只是授人以柄罢了。纵然侍郎思计周详,然则受事群众并非人尽上才,行事难免会有所疏漏,当此时节,多做多错!”

李林甫先是做出了一个总结,旋即便又说道:“其实解决当下困境的方法,就在下官前言之内!即侍郎才干天下皆知,方今国事频频、用度多困,方今朝中除侍郎之外,谁敢夸言能为社稷大作财计?”

“不错,为国广用,舍我其谁!”

宇文融听到这话,心中顿时也大生豪迈之情,近日盘桓心内的一些阴影,登时消散不少,望向李林甫的眼神也温和了一些:“李十此番进言,确是消解我心中不少忧思。当下朝中虽多纷争,但除我之外,谁又能当财司!”

李林甫见宇文融被自己这一番说辞大动,自然也是心中暗喜,当即便又趁热打铁道:“宇文侍郎独善财计,如今又国用不足,可谓时位稳若磐石!

下官所以进言暂缓整括僧道籍田,还有一些忧思,前言事若不成、多做多错,但其实就算事情进展顺利,于侍郎也未必就是好事。

宰相之位,以待非常之才,身处中枢而众目具瞻。侍郎处此时位已经可令国用充足,则又何必再进位宰执?唯国用困蹇日甚,侍郎纵然满腹计略却困于时位而不得施展,为国用计,不得不进!”

宇文融本来已经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听到这话后顿时便又站起身来,背着手一脸严肃的在房间中便踱步便思索。

李林甫的思路简单说来,那就是宇文融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已经经过充足的表现和验证,最起码在财政管理与开源方面,如今国中无人能够及他。而这件事也是朝野俱知,根本就不需要再作证明。

如果宇文融想要更进一步的,眼下最重要的事不是继续彰显自己的才能,而是要凸显出自己能力的重要性。即国家用度越来越困难,主管财政的官员必须要提到更高的位置上、给予更大的权力,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

宇文融固然是事才卓著,那么困难繁琐的整括籍田,都被他顺利推行且效果卓著,而去年紧急且复杂的赈灾事宜也处理的非常妥当。可是讲到真正人事斗争的机会,他却远不及李林甫。

遭遇困难的时候,他只想继续努力的展现自己的才能,而李林甫却是从整体的人事局面着眼,用环境来凸显一个人的不可取代性,同时还能化危为机的提出籍此更进一步的思路。

“十郎确是有才,困扰数日,竟然无人将此言进我。”

在经过一番思索消化之后,宇文融也理解了李林甫的意思。

眼下与其费力不讨好的去做什么整括寺观籍田,倒还不如用心将如今朝廷的财政用度情况做的更困难恶劣一些,尤其是将那些本就在户部职权范围之外的事项耗用与亏空更加大一些。

比如去年萧嵩提出来诸边长征兵五番轮休的事宜,固然能够直接削减数量可观的边事用度,但这些轮番休整的长征兵可不是直接在各边就地解散、然后各回各家。

朝廷还要安排州县给以导引、并提供相应的饮食消耗,这一部分用度从哪里来?能不能从如今户部管辖范围内给抠出来?

宇文融本身就是凭的计划外的差遣使职而起家,要把这一部分用度比例给拉起来、从而提高整体的开支用度,那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户部本司很难进行协调调度,要么是构建更加臃肿庞大的使职体系,要么就是将宇文融这个户部主官和财计人才提拔到能够管理和协调这些人事的位置上来!

李林甫听到宇文融总算是又对他和颜悦色起来,当即又膝行至宇文融的面前,深拜于地泣声说道:“源九之事,下官深自悔恨,几欲与之同赴刑场!

事情至此,下官绝对不敢自言无辜。那贼子张岱因平康坊宅邸事而作挑衅,下官曾劝源九宜谨慎处之,源九却痛恨此子奸猾、誓不受其讹诈,遂有以地抵债之想,结果正入贼彀,为其所害!

一时使气,以至于斯。如今身没而债存,若仍由贼子以此滋扰东都之源公,岂不悲哉?是故下官自告奋勇、便将此债认领,而后竭尽家财一并输官,这也是下官如今能为源九所做的唯一一事了!”

“岂止是你,就连我也……唉,愧见源公啊!”

宇文融听到这话后便也长叹一声,他垂首见李林甫已是泪流满面,于是便又说道:“身罹此祸,你近日想来也忧惧实多。难得方脱囹圄便来见我,并为参谋情势。今日你且先归,回家休养几日而后再来我家共论时势,去罢。”

“多谢宇文侍郎体谅!”

李林甫闻言后心中自是大喜,便又连忙叩首说道。

他揽下源家的债务除了示人以义气之外,也是因为对如今的他而言,再多个三五万贯债务也没有区别,反正都是还不起。唯有寄望宇文融能于年内拜相,然后将他提携到显要职位,才能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