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夜炼,暗影知温
突破凝元境的第三日,云澈推开了聚丹客栈后院那间专属丹房的门。
丹鼎城的清晨总裹着层湿漉漉的药香,从雕花木窗缝里钻进来,混着丹房里常年不散的朱砂与硫磺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这间丹房是客栈特意为参会修士准备的,角落里堆着备用的炭盆,墙上挂着数张泛黄的丹方拓片,最显眼的是屋中央那尊半人高的紫铜丹炉——炉身上刻着繁复的火焰纹,底部留着引火的凹槽,炉口边缘还沾着些黑褐色的药渣,显然是前几任使用者留下的痕迹。
“还有十天。”
云澈指尖拂过丹炉冰冷的表面,心里默数着丹鼎大会的日子。这场盛会是丹鼎城三年一度的重头戏,不仅有各大门派的炼丹师比拼技艺,更有修士间的实战较量。他翻手取出个巴掌大的木盒,打开时,里面整齐码着数十种药材:晒干的赤血花、切片的玄铁藤、还带着露水的凝神草……都是这几日在丹鼎城的药市上淘来的,足够炼出三炉淬体丹和两炉回元丹。
淬体丹能临时强化肉身防御,回元丹则是快速补充真元的利器,都是大会上保命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得趁这段时间,把凝元境的黑暗真元和炼丹术磨合好——毕竟在丹鼎城,炼丹术的高低,有时候比修为更能决定地位。
云澈往丹炉底部的凹槽里添了些特制的火绒,指尖凝聚起一缕淡紫色的真元。按照《青禾决》的法门,他没有直接引动火焰,而是将真元化作细细的丝线,探入火绒深处。
“呼——”
随着他心念微动,丹炉下腾起一簇青蓝色的火焰。这火并非凡火,而是用真元催动的灵火,火苗安静地舔舐着炉底,没有寻常火焰的躁动,温度却精准得可怕。这便是凝元境修士的优势——真元能完美掌控灵火的强弱,不像聚气境时,总担心火力过猛烧坏药材。
但云澈的控火方式,又与寻常凝元修士不同。
他左手掐着控火诀,右手悬在丹炉上方,指尖萦绕着一缕几乎看不见的墨色暗影。这是他的黑暗真元,此刻正像无数根细微的触须,穿透炉壁,探入丹炉内部。
“木属性修士能靠真元催生药材生机,火属性修士能直接增幅火势……”云澈盯着跳动的灵火,心里暗道,“那我的黑暗真元……”
下一刻,他便“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景象——通过那些暗影触须,丹炉内部的温度变化在他脑海里清晰得像幅画卷:炉底中心温度最高,呈青白色;靠近炉壁的地方稍低,泛着橙黄;甚至连药材即将投入的区域,空气的燥热程度都能精确感知。更奇妙的是,当他将一丝暗影真元附在赤血花上时,竟能“听”到花瓣纤维在热力下微微收缩的声响,仿佛能预判出它何时会失去水分,何时会药性流失。
“原来如此……”云澈嘴角勾起抹笑意。这黑暗真元虽不能直接助燃,却像个最精密的测温仪,能捕捉到常人无法察觉的细微变化。对炼丹师而言,这简直是天赐的能力——要知道,多少丹方毁于“差一丝火候”。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投药。
第一味是赤血花。云澈捏着花瓣,手腕轻抖,三朵完整的赤血花便精准地落入丹炉。灵火“腾”地窜高半寸,花瓣在高温下迅速蜷缩,渗出暗红色的汁液。他左手印诀变动,灵火瞬间减弱,同时右手灵力化作细密的网,将赤血花渗出的汁液与花瓣纤维分离开来——这是炼淬体丹的关键一步,必须剔除花瓣中的涩味杂质,否则丹药会带着毒性。
暗影真元在此时发挥了奇效。当某一缕汁液的毒性超出阈值时,云澈指尖的暗影会微微刺痛,像有根细针在提醒他“这里不对”。他顺着这股刺痛感调整灵力,很快便将杂质剥离干净,丹炉里飘出第一缕纯正的药香。
“有戏。”
云澈心里一喜,紧接着投入玄铁藤切片。这味药材性烈,需要用文火慢烘,让其中的金属性灵气慢慢融入药液。他将灵火压得只剩层薄薄的焰心,同时加大了暗影真元的探测力度——玄铁藤最忌温度骤变,哪怕只有半度的起伏,都可能让药性凝固。
时间一点点过去,丹房里的药香越来越浓。日头爬到窗棂中央时,云澈已经处理好了七味药材,炉底的灵火依旧稳定,药液在高温下渐渐凝聚成粘稠的膏状。
“差不多该凝丹了。”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同时掐诀。左手引灵火猛地窜高,右手灵力化作螺旋状,将膏状药液裹在中央——这是最后一步,也是最考验控火精度的一步,需要用高温将药液瞬间定型,同时用灵力梳理其中的药性,让丹药圆润饱满。
然而就在此时,他指尖的暗影真元突然传来一阵异常的波动。
“不好!”
云澈心中警铃大作。他“看”到炉内某处的温度,竟在灵火没有变动的情况下,莫名升高了半度——就像有根无形的针,刺破了他对温度的掌控。那处偏高的温度,恰好落在药液最脆弱的地方,原本凝聚得好好的膏体,瞬间出现了一丝焦黑。
“嗤——”
当他匆忙收丹时,三枚黑乎乎、形状扭曲的丹丸落在玉盘里,散发出一股焦糊味,连最基本的圆润都做不到。
“废了。”
云澈捏起其中一枚废丹,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他皱着眉思索——刚才的温度波动绝非偶然,难道是黑暗真元与灵火之间,还存在某种排斥?还是说,自己对这种新力量的掌控,终究还差了点火候?
他将废丹扔进旁边的陶盆里,里面已经躺着三枚类似的废丹了。从清晨到现在,他已经失败三次了。
抹了把额角的汗,云澈忽然注意到丹房的角落里,放着个小小的白瓷盒。那是今早苏云送来的,里面装着她自己捣的凝神膏——她说丹鼎城的药市新到了批凝神草,带着晨露的最有效,特意买了些回来,用石臼捣了半个时辰,说抹在太阳穴上能提神。
“走神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刚才凝丹的瞬间,脑子里闪过的正是苏云捣药时的样子——她穿着那件淡青色的衣裙,坐在客栈的石阶上,石臼里的凝神草被捣得冒出绿汁,阳光落在她认真的侧脸上,连睫毛都带着金边。
炼丹最忌分心,尤其是凝丹的关键时刻。
云澈拿起白瓷盒,挑了点清凉的膏体抹在太阳穴上。薄荷般的凉意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也让他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他重新取出药材,这一次,连呼吸都放得更轻了。
失败,调整,再尝试。这是他从绑定系统那天起,就刻在骨子里的习惯。系统发布的任务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当年在妖兽林里,他也是失败了七次,才摸透了幽冥草的采摘时机。
第二炉,他刻意放慢了节奏,让暗影真元像蛛网般布满丹炉,每一次温度变化都在掌控之中。当药液开始凝聚时,他甚至能通过暗影,“听”到丹药成型时发出的细微嗡鸣。这一次,没有意外,三枚泛着淡金色光泽的淬体丹,稳稳地落在玉盘里,药香纯正得让人心神一清。
“成了。”
云澈松了口气,指尖摩挲着圆润的丹丸,心里涌起股踏实的暖意。他没有停歇,立刻开始准备回元丹的药材——这味丹药需要用到凝神草,正好试试苏云送的那批。
窗外的日头渐渐偏西,丹房里的光线暗了下来。云澈点起墙上的油灯,昏黄的光晕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紫铜丹炉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他指尖偶尔闪过的墨色暗影交叠在一起,有种奇异的协调感。
灵火在炉下明明灭灭,药材投入的轻响、灵力运转的嗡鸣、暗影真元流动的微不可闻的声息……构成了一曲独属于炼丹师的韵律。云澈完全沉浸在其中,连外面传来的敲门声都没听见。
直到丹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股淡淡的米粥香气飘进来,他才猛地回过神。
“敲了几次门都没应,怕你累着。”
苏云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炉中的灵火。她端着个白瓷碗站在门口,碗里是熬得软糯的清粥,上面撒着点翠绿的葱花,旁边还放着一小碟酱菜。夕阳的金辉从她身后照进来,给她周身镀上了层毛茸茸的光边。
云澈这才发现,天色已经擦黑了。他看了眼丹炉,里面的回元丹正到了关键的凝丹期,便头也没回地说道:“快成了,你先放桌上吧。”
苏云应了声,却没立刻走。她找了个角落的小板凳坐下,捧着温热的粥碗,安静地看着他。
她看着云澈左手控火时,指尖萦绕的青蓝色灵火如何随他心意变化,时而像温顺的火苗,时而像锋利的刀刃;看着他右手剥离药材杂质时,那双手明明能握起沉重的剑,此刻却灵巧得能捻起比发丝还细的药绒;更看着他周身那股若有若无的暗影气息——那气息在火光映照下,非但不显得阴冷,反而像层沉稳的铠甲,裹着他专注的神情,竟有种说不出的魅力。
“他好像……真的不一样了。”苏云心里暗道。从聚气境到凝元境,仿佛不仅仅是修为的提升,连整个人的气质都沉淀下来,像被烈火淬炼过的精铁,褪去了毛躁,多了份让人安心的厚重。
不知过了多久,丹炉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
“成了!”
云澈低喝一声,双手印诀同时收束。灵火骤然熄灭,炉口腾起三缕白色的药雾,紧接着,三枚通体莹白、圆润如珍珠的丹丸,缓缓悬浮在他掌心。回元丹特有的清冽药香瞬间弥漫开来,比刚才的淬体丹更浓郁,却带着种安抚心神的力量。
他转身时,正好对上苏云望过来的目光。少女的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亮闪闪的,像盛着星光,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多亏你送的凝神草。”云澈举起掌心的回元丹,语气里带着真切的谢意,“最后这炉火候特别稳,药材的灵性一点没散。”
苏云被他看得脸颊微红,连忙把粥碗递过去:“先吃饭吧,凉了就不好喝了。沈砚下午来送过符纸,说他和溪月姐在前面整理大会要用的阵盘,还念叨着你要是再不出来,就闯进来掀丹炉了。”
“他敢。”云澈接过粥碗,笑了笑。白瓷碗的温热顺着指尖传到掌心,混着刚炼成的丹药香气,还有少女身上淡淡的药草味,让他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他低头喝了口粥,软糯的米粒滑入喉咙,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抬眼时,看到苏云正低头用小勺轻轻搅动着自己碗里的粥,耳尖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粉色。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丹鼎城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药香混着饭菜香,从街头飘到巷尾。丹房里,油灯静静燃烧,灵火余温未散,刚炼成的丹药在玉盘里散发着微光,构成了一幅安稳的画面。
距离丹鼎大会还有六天,但此刻,云澈看着碗里的粥,看着角落里安静坐着的少女,忽然觉得,哪怕前路有再多挑战,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毕竟,他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