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此人若非异常,便是未尽全力(1 / 1)

遗憾的是,大明皇帝的算盘落了空,而事情出现了转机,契机就在小道士陈向身上。

望着陈向的表现,无崖子心中希望重燃。

若能吸纳陈向的内力,或许能让自己的修为突飞猛进,甚至超越师父逍遥子!

想到此处,无崖子激动万分。

但他也不愚蠢,眼见陈向能与众多武道极镜高手抗衡,且渐占上风,他知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从长计议。

另一边,陈向在战斗中愈发顺手。

那些奖励的武学虽已精通,但在实战中尚未展现威能。

此刻,以这群武道极镜宦官为试炼,陈向心中大喜。

他将各种武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最初的被动防御、以内力反击,到后来将武学融入自身,从意念到行动,再至肌肉记忆。

此时的陈向,在这群宦官中犹如蛟龙得水,轻松自如。

若非为了磨砺武艺,他自信能瞬间击败众人,且尚未动用大部分内力。

实际上,迄今为止,陈向从未全力施展内力,其体内内力如同 ** 大海,而他平时所用的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缕。

数百颗“苏乞儿大还丹”

使陈向的内力达到了骇人的境地。

东方白也在旁观战。

他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

回想起在华山之上,除了目睹陈向与风清扬的战斗,便是共同抵御大明十万火炮,从未见过陈向施展这些武学。

如今亲眼目睹,惊叹连连。

此刻,东方白终于明白,为何陈向能知晓他修炼的《葵花宝典》,又为何对《葵花宝典》的内容了如指掌。

即便陈向告诉东方白自己掌握了《葵花宝典》的全部奥义,东方白也不会惊讶,甚至反问陈向是否还有不会的武功。

但宦官们已察觉异常。

自陈向现身至今,已过了一炷香时间,他非但没有力竭,反而斗志愈发高昂。

“此人体内难道蕴藏着无尽的内力?”

宦官们心中疑惑,且随着战斗持续,他们愈发感到力不从心。

起初尚能接近陈向,虽无法伤他,但至少能构成威胁,如今却连陈向的破绽都触及不到。

众人震惊,陈向的内力仿佛无穷无尽,且在战斗中不断进步,招式层出不穷,未见重复。

宦官们暗下决心:陈向断不可踏入大明皇宫半步,否则后果堪忧。

他们誓死扞卫大明,定要阻拦陈向,直至援军抵达。

他们清楚,陈向虽勇猛,终究非神。

宦官们与大明命运紧密相连,阻挡陈向既是为朝廷,也是自保。

朝廷若失,他们亦将失去依托。

然而,陈向决心已定,不愿再拖延。

片刻间,他已悟透武学精髓,将其完美融合。

简而言之,那些武道高手已对他无甚助益。

于是,陈向以内力逼退众人,腾出空地,言道:“给你们一次机会,此刻收手,日后我不再计较。”

他暗想,日后若需精进武艺,这些人将是绝佳对手。

宦官们未予回应,只步步紧逼。

“唉!”

“我已劝过,何必如此?”

望着执意冲来的宦官,陈向摇头苦笑,随即冷声道:“那便休怪无情!”

机会稍纵即逝。

陈向猛冲入人群,此番毫无保留。

招式看似相同,实则威力大增。

同样的“排云掌”

,往昔仅能让宦官后退十步。

此刻施展,威力天差地别。

一宦官伸手欲挡,一触之下,脸色大变!

他只觉如山岳压顶,力量无穷!

瞬间,宦官倒飞而出,伴随着骨骼断裂、韧带撕扯之声。

“砰!”

他重重落地,身后留下一道深痕,显然已命不久矣。

随后,陈向每一招使出,皆无人能接,且变化多端。

宦官们尚未触及陈向招式,便已被击飞。

场上,一片混乱,血迹斑斑。

“这群宦官,命已至此……”

张无忌声音颤抖,眼前景象令他惊骇。

回想起陈向之言,他深信不疑。

洪洗象目睹此景,心生怜悯,欲阻陈向,却又止步。

自知不敌陈向;再者,陈向已给宦官多次机会,是他们执迷不悟。

世间之人,有时因不知进退而自取其祸。

这大明宫廷的悲剧,实则自作自受。

洪洗象感慨万千,一时无措,只能旁观。

……

再看陈向,先前片刻,宦官伤亡不过十数。

而今,短短时间内,已有百名宦官毙命,更多重伤倒地,无力再战。

陈向之威,令宦官胆颤,但他们已无路可退,执意与陈向硬撼。

这注定的结局,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章!

一名宦官颓然倒地,生命之火熄灭,临终视野逐渐黯淡。

陈向冲锋陷阵,人群之中所向披靡,宦官纷纷倒下,他的英姿飒爽,深深刻印在某人的心底。

瞬间,童年的片段如潮水般涌回。

他曾是乡间无忧无虑的孩童,仰望蓝天白云,憨态尽显。

一日,兵祸降临,村庄化为血海火海,大人尽丧,孩童被掳。

他亦未能幸免,被带至大明皇宫,幼小的心灵交织着恐惧、欢笑与迷茫。

在老宦官的教导下,他们习得了绝世武学《葵花宝典》。

但每当回忆起那首口诀的开头,成年后的他便痛不欲生。

时光荏苒,他忘却了血海深仇、 ** 之苦、失散的伙伴与同乡。

他不知还有多少村落遭受同样命运,也不敢深思。

凭借天赋异禀,他迅速崛起,成为武林之巅的强者。

然而,自那之后,修为再无进展,但他已无需再担心被遗弃。

新孩童到来时,他会笑着安抚:“别怕,大明会给你们富贵荣华,衣食无忧,只要跟我修炼这门神功!”

望着孩子们充满希望的双眼,他内心感到满足。

然而,即便站在武道巅峰,他们仍被困皇宫,日复一日在地下宫殿中修炼。

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想探寻儿时的村落,心态逐渐扭曲,自视为大明皇朝的守护者,甘愿奉献一切,直至生命尽头。

因为他明白,自己已无法逃脱。

昔日受害者,终变为施暴者。

此刻,他体内剧痛如撕,却在生命终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重担尽释。

“谢谢”

,他轻声对陈向说,但陈向浑然不觉。

他,终于获得解脱。

双眼慢慢合上,记忆带他回到家乡,坐在门槛上,仰望蓝天白云。

这时,一个小伙伴兴奋地跑来:“二狗子,快,我们去捉蜻蜓!”

……

不久后,七侠镇外,一片死寂,宦官尽倒,满地狼藉。

众人望向陈向,如见鬼魅,心生恐惧。

东方白注意到,即便四周血泊遍地,陈向身上却未沾丝毫。

此乃内功护体之效。

“激战之中,竟能如此保全?”

东方白心中暗赞,难掩惊讶。

忽然,陈向转身,惊得东方白一跳。

但陈向目光平和,无丝毫杀意。

“随我来,你不是想跟我一起吗?”

言罢,陈向大步流星,直奔大明皇宫,誓不罢休。

望陈向背影,东方白神色异常,深吸口气,似已决断,随即跟随。

武林人士亦悄然尾随,但与陈向距离渐拉渐远。

陈向在他们心中,已成最惧之人。

“周围人多!”

东方白靠近陈向,轻声道。

“我自知。”

陈向回应,以其深厚内功,轻易感知众人。

陈向依旧如故,东方白心中诧异。

常人战后,心绪难平,而陈向却面不改色。

此人若非异常,便是未尽全力。

东方白更愿信前者,若后者为真,太过惊人!

……

“你这般神情?”

见陈向远去,满地狼藉,程咬金目瞪口呆,良久未回神。

李白见状,不禁发问。

程咬金呆望前方,许久方回应李白:“他是否先前隐藏实力?怎会突然如此勇猛?”

李白摇头,不知陈向是突飞猛进,还是早有保留,但已将陈向视为极度“危险”

反道:“幸好他不是大明朝廷之人,否则太过可怕!”

程咬金闻言,亦觉庆幸。

又说:“难道小道士与大明朝廷在联手做戏?”

李白闻言,一时无语。

他反驳:“绝无可能,无人敢拿几百名武道极镜强者的性命开玩笑。”

程咬金听后,觉其有理,若大明真有随意牺牲几百武道极镜的资本,又何须演戏?

但他又言:“可情报显示,大明皇宫中有三万宦官!”

“那又如何?”

李白回应,“你认为这三万宦官都是武道极镜?若真如此,他们早已开战了。”

李白略思,续道:“我猜,其余宦官不可能全是武道极镜,可能只是武功同源。

从后来之人可见,他们全是大宗师,并无武道极镜,这说明,这三万宦官中,可能只有先头部队是他们的精英。”

程咬金听后点头赞同。

并说:“那几百名武道天人都挡不住小道士,其他人……”

程咬金未说完,但意已明。

这三万宦官,很可能挡不住陈向!

李白却突然拍腿,惊道:“大场面啊!快,我们跟上去看看!”

“嗯?”

程咬金一脸疑惑。

“你忘了小道士的话吗?快走,看热闹去!”

说完,李白不顾程咬金,径直前行。

程咬金望着李白的背影,这才恍然。

“血杀千里……”

……

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