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buff叠满!(1 / 1)

最终,朱元璋还是接过了玉玺,听从朱远的安排当这个皇帝。

毕竟朱远已经占住了道理,谁也反驳不了他的话。

当然,能让朱元璋心安理得拿着玉玺随意把玩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朱远告诉他,自己的实验区里还有一个更大的。

玉石这种东西虽然值钱,但要看品相。

那种通体洁白无瑕,入手温暖光滑的羊脂玉才能卖个好价钱。

像朱远手里这种通体墨绿色的玉石,在这个时代和杂石差不了多少,基本上无人问津。

买一送一不说,像这么大一块的玉石,也不过才十几两银子。

知道价钱不贵,朱元璋自然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大不了就丢了,再做一块就是了。

朱老爷还不把这十几两银子放在心上。

………

朱远的造反计划,就这般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造反,对于眼下闹饥荒的百姓来说,本身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朱远都不需要费什么心,只不过是夜里找个机会把玉玺往地里一埋,第二天再叫朱元璋去溜达几圈,当着百姓的面挖出来。

喊上几句暴元皇帝昏庸无道,现今天意显现,吾朱元璋上承天命,理当起义造反,推翻暴元。

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盛世家园………

“咱朱元璋在此手持传国玉玺,立国为明,自尊明王!”

“怎么是明王啊?不该是皇帝吗?”

“嘿嘿!等咱什么时候带着军队把暴元推翻,把暴元皇帝的脑袋砍下来,咱再称皇帝!

到时候,你们再叫咱大明大皇帝陛下!”

造反这事,就这么轻易的成了。

在朱雨有意的控制下,舆论流言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短短一个月,整个南方都知道,有一个名叫朱元璋的人上承天命,得到传国玉玺,建立了一个名为大明的国家!

与此同时,先前两兄弟积累下的名声开始发力了。

两位神仙体会苍生疾苦,这才下凡立国拯救百姓,去参加这支起义军,不仅能吃饱穿暖,还有银子可拿的消息在整个南方流传。

当然,对于百姓来说,吃饱穿暖还有银子拿才是重点。

虽说起义军都会这般承诺百姓。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朱远这般底蕴深厚,又有散尽家财赈济灾民的仁善名声在身。

能不能吃饱穿暖,百姓自己心里清楚。

而buff叠满的状态下,朱远招兵简直顺利到不能再顺利!

连宣传带招兵,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他手下便聚集到近十万青年壮丁,直接成为起义军中第二强的势力!

而这还不是极限。

毕竟来到他手下参军,是真能吃饱穿暖,还有银子可拿,待遇远比那些只会画饼,开空头支票的起义军要好上太多!

其他人手下的不少起义军为此直接当了逃兵,说什么也要来朱远手下参军。

朱远亲自下场计算了一下,以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不超半年,他就能拉起一支二十万的大军!

当然,手下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后勤的压力直接倍增。

不过这也算不上是问题。

只有濠州一城之地,朱远的确养不起手下的大军。

但如今手下将士近十万,他直接与其他州城开战,将地图上所有其他起义军没有染指的地方尽数打下来就是了。

别说十万全副武装的大军,就是一万,一千,也能轻而易举的攻下那些守卫空虚的州城。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行军打仗这方面朱远不太懂,就全部交给朱元璋来安排了。

一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兵分十几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地图上的空白区域尽数插上了大明的旗帜。

而有了那些土地,还有城里地主们的舍命支持,养活大军不过是小意思。

与那时教导韩山童不可任人唯亲的做法不同,朱远在军队方面反而是“任人唯亲”,将篮玉他们全部安排进了军中,坐到了高位之上。

不过对他这种做法,手下兵丁却没有半分不满。

毕竟篮玉他们与白莲教众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一类读书认字,对行军打仗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武力方面还各个爆表。

一类则是什么也不懂,就只是加入白莲教的普通百姓。

不需要多说,兵丁们自然更信服于前者。

当然,不服也行。

朱远的行事准则就是能者上,弱者下。

后加入的兵丁要是不服,可以在战场上多立军功,超过篮玉他们带领的蒙元老兵,如此便有资格能和篮玉他们亲自交谈,要个职位。

或者,干脆直接挑战老兵,和他们打一架,展示自己的武力。

之后再挑战篮玉一众人,从他们之中随便选一个。

若是能打赢,也能得到职位。

要是觉得自己行军打仗方面有独特见解,自然也可以坐下和蓝玉他们比划一下行军之法。

毕竟篮玉他们经受过专业训练,完全可以看作是全能的战争机器。

朱元璋带着兵在外打仗,马秀英这边也没有闲着。

她也不愧是史书上的千古贤后。

身为明王的“王妃”,马秀英不仅没有王妃的架子,反而平易近人。

她自己站出来做了个榜样,发动起各地百姓兵丁的家中父老妇孺子女,忙时亲自下地干活,闲时便带着他们做女红,织衣物,纳新鞋……

想尽一切办法去挣钱,缓解着后勤的压力。

而像买卖衣物这方面,在后勤收入中甚至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当然,最主要的功劳还是出自朱远。

纺织机,这个近现代产物,资本萌芽时期的发明,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助力!

有了纺织机,一个学了两三天的女人织出布匹的速度远超十个两三年的熟练女人。

这般助力之下,马秀英带着些许妇孺,不仅能织出足够全军所用的布匹,甚至还能有足够数量拿出去买!

与此同时其他起义军,连手下兵丁的衣服都还没能自给自足。

而这就是来自时代的降维打击!

所有人都在忙碌,朱远也没有闲着。

毕竟他才是主管后勤的最高指挥者。

而朱远则是做起了倒卖生意。

要马不要?

要马?

拿牛羊来换!

这是朱远手下商队近些时日来最常说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