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献策,色诱于阗
精绝王宫,暗香浮动。
精绝女王依偎在软榻上,指尖绕着刘盈一缕垂落的发丝,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试探和幽怨。
“陛下。”
她声音娇柔,却暗藏机锋,“妾身还有一计,可助陛下兵不血刃,拿下于阗王那老匹夫!”
“哦?女王有何妙计?”
刘盈闭目养神,享受着难得的贤者模式,随口应道。
女王坐直身体,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牺牲感”。
“那于阗王,老色胚一个!觊觎妾身美色久矣!”
“只要妾身修书一封,假意邀他前来精绝‘商议要事’,他必定心痒难耐,率轻骑前来!届时陛下只需伏兵于途,定能将其擒获!”
女王美目流转瞟向刘盈,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
“妾身此计虽有些委屈,但为了陛下大业,为了精绝未来,妾身甘愿献身!”
这番话,半真半假。
诱敌是手段,试探刘盈才是真!
女王就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大汉天子,会不会为了胜利,真的让她这个“名义上”刚承欢的女人去“勾引”另一个男人?
若刘盈同意,那她在他心中不过是个工具,日后合作也休想有真心实意。
若他反对?那才证明自己在他心中,至少有那么点分量!
日后精绝国也算是大汉的血脉之一,双方的合作将会更加有诚意。
刘盈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他轻轻握住女王的手,在后者看来是安抚,在刘盈看来是稳住她别乱来,声音沉稳有力道:“此计,绝不可行。”
女王心头一紧,又隐隐有些期待。
“为何?陛下是舍不得妾身?”
刘盈摇摇头,目光如炬,带着洞察一切的智慧。
“非也。其一,我大汉堂堂正正之师,岂能行此利用女子清白、设局诱杀之下作手段?此非王者之道,更非丈夫所为!胜,亦不光彩!”
刘盈顿了顿,看着女王微微动容的俏脸,继续道:“其二,女王未免太小看于阗王了。楼兰王身死,车师王投降,龟兹王连人带夜壶被俘。于阗王早已是惊弓之鸟!”
“此刻他龟缩在于阗城中,只怕连只母苍蝇飞过都要怀疑是汉军细作!”
“女王美色虽倾国倾城,但在于阗王眼中,此刻的精绝国,无异于龙潭虎穴!他岂会为了一时**,置自身性命和于阗基业于不顾?此计,绝无可能成功,徒然让女王蒙羞罢了!”
刘盈这番话,如同暖流注入女王心田!
尤其是那句“岂能行此利用女子清白之下作手段”,简直说到了她心坎里!
这不仅仅是拒绝,更是对她人格的尊重!
一种被珍视、被保护的感觉油然而生,远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心动。
“陛下……”
女王眼中瞬间水光潋滟,看向刘盈的眼神拉丝儿,反手紧紧握住刘盈的手,之前的试探、算计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腔的柔情和更加高耸的“事业线”!
“妾身明白了!陛下仁德,胸怀天下,非那些庸俗之辈可比!是妾身思虑不周了!”
女王心中狂喜,这样有格局、有担当、还尊重女人的男人,不抓紧给他多生几个龙种,简直对不起精绝列祖列宗!
看来昨晚一次“快攻”远远不够,得多创造机会,让陛下多“播种”几次才行!
刘盈安抚住女王,心中已有定计。
他并未急于进攻于阗,反而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举动。
大汉天子下令,全军主力,包括李广的精锐骑兵、西域归附的联军,尽数悄然转移至精绝国境内,依托精绝绿洲隐蔽休整,深沟高垒,摆出一副长期驻扎、甚至“乐不思蜀”的架势。
同时,一道“劲爆”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西域!
“大汉天子刘盈陛下,已纳精绝女王为妃!精绝举国归附,女王夜夜承欢,深得圣心!”
这消息传到于阗王耳中,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
“什么?!刘盈小儿!安敢如此!!”
于阗王在自己的王宫里暴跳如雷,气得摔碎了最心爱的和田玉杯!
他觊觎精绝女王的美貌和精绝的财富不是一天两天了,一直以西域“护花使者”自居,虽然人家精绝女王压根不鸟他。
如今,自己心心念念的女神,竟然被刘盈这个外来户给“摘”了!还夜夜承欢?!这简直是夺妻之恨,奇耻大辱!
嫉妒和愤怒瞬间冲昏了于阗王那本就不太灵光的头脑。
他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要反击!他要夺回“属于”他的女人!
他想到了自己的“舔狗”盟友——同样对精绝女王垂涎三尺的渠勒王和戎卢王!
这两个货色,也是精绝女王石榴裙下的资深“备胎”。
于阗王立刻修书两封,言辞极具煽动性。
“渠勒、戎卢吾弟!刘盈小儿欺人太甚!竟敢强占我等心中明月——精绝女王!”
“此等夺妻之恨,是可忍孰不可忍!你我三人,情深义重,岂能坐视女王受辱?速速率领精锐,与我会师!组成护花联军!”
“杀向精绝,救出女王,痛打刘盈小儿!事成之后,精绝财富,你我共享!至于女王,咱们再议不迟!”
于阗王信中写的不错,实则打算击败刘盈后,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两条舔狗,顺便独占女王!
渠勒王和戎卢王收到信,果然被戳中了肺管子!
一想到梦中女神躺在刘盈怀里夜夜笙歌,两人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什么大汉天威?什么冒顿单于?全抛到九霄云外了!脑子里只剩下“夺回女神,痛打情敌”八个大字!
两个被“舔狗之怒”冲昏头脑的国王,点齐了国内那点可怜巴巴的兵马,加起来不到五千人,还多是凑数的,嗷嗷叫着就冲出了自己的小绿洲,朝着精绝方向杀了过来!
一路口号喊得震天响:“打倒刘盈!拯救女王!”
渠勒王和戎卢王的“联军”,如同两只扑火的飞蛾,一头撞进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汉军口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