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善后与急报(1 / 1)

李唯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脑袋昏沉沉的。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自己重生了。

这个念头刚生出来,他就笑了,怕不是最近在图书室看了太多小说......

等视线渐渐清晰,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片斑秃枯黄的草坪上。

身旁,是熟悉的红砖围墙,墙皮斑驳,露出里面的灰泥。

不远处,是那个水泥铺就的小操场,操场边的篮球架早就锈迹斑斑,篮网破得像渔网。

还有那根掉漆的单杠,以及孤零零立在操场中央的国旗杆子......

育红孤儿院?

他有些僵,脑子一片空白,思维像是断片儿。

过了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

哦......原来是午后活动时间,自己不小心睡着了啊。

他从草地上坐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僵的胳膊腿。

看着操场上正肆意玩耍的小伙伴们,他也准备找一群加入。

就在这时,围墙尽头传来一阵喧哗。

操场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停了下来,伸长了脖子往那边瞧。

李唯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只见,一个约莫十二三岁,长得人高马大的男孩,正带着三个跟班,把一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围在中间。

那个被围住的小不点,也就六七岁的样子,正仰着头,倔强地跟大孩子争辩着什么。

下一秒。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

大孩子竟是抡圆了胳膊,一巴掌将小不点扇倒在地。

这一幕发生的瞬间,李唯的脑子“嗡”地一下,怒火瞬间炸开。

尼玛,敢打我小弟?!

没有过多的思考,他像一头发了疯的小豹子,嗖的一下蹿了上去。

“我艹你m!”

他嘶吼着,用尽全身力气,一头撞在大孩子身上。

大孩子一个趔趄,骂骂咧咧地还没站稳,李唯的拳头已经雨点般地砸了过来。

只是,他毕竟才十岁,个头和力气都有差距。

那大孩子反应过来后,一下就将他推倒,另外三个跟班一拥而上,拳脚劈头盖脸地招呼过来。

也就几个呼吸的功夫,李唯便被打得鼻青脸肿。

可他也有股狠劲儿,也不管其他人,随便抓住个小个子,逮着他一个人猛捶。

直到......

“住手!都给我住手!”

保育阿姨尖锐的叫喊声终于响起,混乱的场面被强行中止。

四个打人的,很快被闻讯赶来的副园长刘奶奶黑着脸带走了。

而李唯和那个小不点——也就是他在孤儿院认下的小弟李诚,则送到了医务室。

“嘶——”

处理伤口时,李唯疼得龇牙咧嘴,却硬是没躲。

等上完了药,他拽着李诚,一板一眼地向医生阿姨道了谢,才一起出来。

站在走廊上,看着李诚那半边发红破皮的脸颊,李唯的心里又酸又疼。

他没好气地开口,数落道:“你说你是不是傻?明知道打不过,还跟那群小霸王顶嘴,你就不能先认个怂吗?”

李诚抿着嘴,抬起头,乌溜溜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看过来。

李唯被他盯得有些不自在,可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火气又冒了上来。

“你看我干什么?我说的不对吗?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够人家一拳打的吗?”

李诚还是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看得李唯心里直发毛。

过了许久,他才用一种很轻很轻的声音,问了一句。

“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李唯一下子愣住了。

为什么?

十岁小男孩的脑袋里,哪有那么多弯弯绕。

他想了想,然后挺起小胸膛,拍得“嘭嘭”响,理直气壮地答道:

“因为你是我的马仔啊!”

“做大哥的,当然要对你好!”

-----------------

花苞散发的生命气息,不止令万物复苏,也冲刷了近在咫尺的两人。

他们只觉得浑身一震,仿佛有一条温热的江河在体内奔涌咆哮。

骨骼发出不堪重负的噼啪脆响,四肢百骸传来撕裂般的痛楚。

顾谨之闷哼一声,周身肌肉瞬间绷紧,强行引导着这股初生的力量。

曾义则没那么强的定力。

他痛呼出声,一屁股坐倒在瓦面上,脸上青白交加,表情扭曲。

一刻钟后,他们的实力,齐齐达到三阶巅峰。

一切归于平静后,两人对视一眼,却没半分喜悦。

反而一同抬头,死死锁着那朵巨大的光莲。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这朵巨大的花苞依旧静静矗立,光华流转,神异非常。

“你先去稳定军心。”顾谨之的声音带着些无奈,吩咐道。

“那你呢?”曾义问。

“上朝。”

......

因建极殿的巨大变故,早朝被改在了乾元宫正殿。

当百官们踏入殿门,个个面带异色,交头接耳,殿内嗡嗡作响,恍若闹市。

“肃静!”

魏寻一声尖利的唱喏,压下了所有嘈杂。

顾谨之身着龙袍,缓步走上御座,面沉如水。

“诸位爱卿,想必都已见到了。”他开门见山,“皇后修行,偶有所得,即将突破,此乃祥瑞之兆。”

“昨夜星辰异动,今朝万物回春,皆为皇后突破所致,非是灾异,尔等不必惊慌,更不得妄议,动摇民心。”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

紧接着,有机灵的大臣反应过来,出列跪倒,声泪俱下。

“天佑大景!天佑陛下啊!”

“皇后娘娘功参造化,恩泽苍生,此乃亘古未有之盛事!臣为陛下贺!为大景贺!”

他这一嗓子,仿佛点燃了引线。

满朝文武呼啦啦跪倒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闻所未闻的溢美之词,像是不要钱似的朝着御座上的皇帝砸去。

什么“凤仪之德感天动地”,什么“母仪之仁泽被四海”,听得顾谨之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强忍着不耐,又安抚了几句,便宣布退朝。

只是,退朝后也不消停。

他刚回到御书房,各路奏报便如雪片般飞来。

他这才发觉,自己还是低估了异象的规模。

玉京城方圆五十里内,从通县到良乡,大地一夜回春,百花齐齐绽放!

幸好厂卫已经按照他的意思,将“天母娘娘恩泽降世”的说法散播了出去。

否则,一场混乱在所难免。

这一下,李薇在民间的声望,彻底登上了神坛。

尤其那朵满京都能看到的巨大莲苞,简直是神迹的最好注脚。

无数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皇城,在主道上黑压压地跪了一片,带着香烛贡品,朝着光莲的方向遥遥叩拜。

虔诚的祷告声汇成一片海洋,冲刷着这座古老的都城。

商铺关了门,作坊停了工,整座城市的日常运转,在这一天近乎瘫痪。

直到夜幕再次降临,大家才各回各家,消停下来。

晚膳过后,曾义也从京郊大营返回。

“军队那边没事,”他灌下一大口茶水,“他们家里分了田,粮饷还不被克扣,一个个忠心得不得了。”

“今天又见了这场面,士气更旺,操练起来嗷嗷叫,比我还有劲。”

顾谨之点点头,也将白天收到的情报与他说了一遍。

曾义听完,咂了咂嘴,面上露出惊疑神色。

“不对啊.....”他皱起了眉头,“六阶突破宗师,动静不该这么大吧?”

“还有,昨晚的天变......是怎么回事?”

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顾谨之。

镜中世界突破上三阶,闻所未闻。

上三阶跟中三阶可不一样,一个不慎,是会出大事儿的。

他默默不语,心中的不安,愈发沉重。

......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司礼监掌印魏寻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将一张字条高高举过头顶。

“陛下!封州飞鸽急报!”

顾谨之心中咯噔一下,一把抢过字条。

纸上只有寥寥数语。

“流寇六十万兵围封州,请娘娘南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