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圈禁隆科多(1 / 1)

在清朝康熙末年那场波谲云诡的皇位之争中,雍正能够最终登基称帝,有两个人的确功不可没,

其中之一是年羹尧,另一个便是隆科多。

这二人一文一武,年羹尧在外手握重兵,震慑各方。

隆科多则在朝内掌控关键权力,稳定局势。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雍正以诸多罪名,尤其是一些看似牵强的“文字”毛病为由,罗织了90多条大罪,最终被逼自杀。

仅仅过了一年,到了雍正四年,曾同样是拥立雍正的有功之臣隆科多,也被雍正找了理由圈禁了起来。

那么,隆科多究竟做错了什么?

隆科多出身极为显赫,乃满洲镶黄旗人,是一等公佟国维的第三子。

其家族与皇室的关系盘根错节、极为密切。

他本人更是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器重,被委以九门提督这一至关重要的职位,从而手握京城的防卫大权。

要知道,清朝的九门提督,正式官名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肩负着守护京城治安与防卫的重大职责。

而这里所说的九门,指的是京师内城的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以及阜成门。

隆科多负责守卫这些京城的门户,其地位之关键、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在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之争中,隆科多的立场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他拥护谁,谁就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的皇帝。

而雍正帝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被康熙交给了佟佳氏皇后抚养,而佟佳氏皇后正是隆科多的妹妹。

凭借着这层特殊关系,雍正一直尊称隆科多为舅舅。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隆科多最终选择成为四爷党中的重要一员。

他与年羹尧二人齐心协力,最终顺利地将胤禛推上了皇位,胤禛也由此成为了雍正皇帝。

凭借这一拥立大功,雍正上位后,对隆科多恩宠有加,任命他为总理事务大臣,袭一等公爵,

授予吏部尚书之职,可谓位极人臣,荣耀至极。

然而,短短四年之后,形势却急转直下。

雍正对隆科多的态度,就如同当初对年羹尧一样,从曾经的尊敬和倚重,陡然转为了严厉的打击。

这不禁让人疑惑,君臣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

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功高盖主、恃宠而骄这些老生常谈的原因罢了。

年羹尧曾经干过的那些不法之事,仿佛在隆科多身上又重新上演了一遍。

之前,年羹尧的悲惨下场,本已为隆科多敲响了警钟。可惜他在同僚吹捧下,早已飘飘然如在云端,完全没有丝毫收敛之心。

最让雍正忌讳和恼怒的,是不把他放在眼中。

比如,他竟然自比“刘备托孤”时的诸葛亮,还常常对身边的属下说:

“老夫就是诸葛亮,雍正就是刘禅,我受康熙帝白帝城托孤之命。”

试想,雍正又怎么可能愿意把自己比作刘禅呢?雍正听闻这话后,气得两天都吃不下饭。

不过,仅这一点还没有让雍正下定决心对隆科多下手。

隆科多还常常自吹九门提督的权力如何之大,声称自己一声令下,能迅速聚集三万兵马,

以此来暗示雍正,别轻易找他的毛病,大家最好相安无事,否则他有能力分分钟把雍正拉下皇位。

但雍正又岂是那种会被吓倒的人,如此一来,雍正对隆科多更增加了一层恨。

隆科多也是不作不死,对皇上不敬,对大臣更是颐指气使,无礼到了极点。

比如,他竟然责骂张廷玉:“你算什么东西,老子打天下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满街乱跑呢!”

雍正曾三番五次地规劝他,让他不要这样,分“舅舅,您不要把朝中大臣都得罪光。”

然而,隆科多却把雍正的话当作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

隆科多的党羽,时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左侍郎查嗣庭,更是顺着他的意思拍马屁:

“中堂大人,皇上要是敢对您不恭敬,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都不会答应,您对他有从龙之功!

在年羹尧倒台之后,隆科多毫无收敛,继续结党营私,大肆卖官鬻爵。

他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官员遴选升迁大权,肆意任用亲信,当时他所经办的铨选被同僚们称为“佟选”。

这种公然挑战皇权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朝廷的政治生态,对雍正的统治根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常言说得好,权力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最终往往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而最终,隆科多做出了一件让雍正下定决心,非办他不可的事情——私藏玉牒。

……

玉牒可是清代的皇室家谱,上面详细记载着皇室成员的各种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可能涉及宫廷秘闻和权力斗争的敏感内容。

隆科多私藏玉牒,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或许就和美国总统拜登和特朗普私藏机密文件一样,是想着将来,把它当作要挟他人的筹码吧。

隆科多很可能是想通过私藏玉牒,掌握一些能够制衡雍正的把柄,

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政治危机,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想与其他势力相互勾结,利用玉牒中的信息进行政治交易。

主流观点认为,“私藏玉牒”是雍正为了办隆科多,而特意强加给他的罪名,

就如同当初借年羹尧的笔误来定他的罪一样,是雍正需要一个借口来打压隆科多的借口。

与此同时,雍正派出的人在收集隆科多过往证据时,回来向他报告说:

“皇上,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雍正急切道。

“陛下,在先皇废黜太子后,隆科多曾与大臣阿灵阿、揆叙等人联名推荐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雍正听后一愣,问道:“当真有此事?”

那人肯定地回答:“千真万确。”

至此,雍正认为隆科多并非是自己真正的嫡系,不过是迫不得已才拥护自己罢了。

雍正猛然想起之前的种种,不由自言自语道:

“怪不得我处置八阿哥允禩时,隆科多还和我争吵了起来,

到现在他还站在八阿哥那一边,可恼可恨,居然被他骗了这么久。”

这一消息的出现,无疑更让雍正铲除隆科多没了愧疚之心。

雍正开始动手了,首先是把隆科多支出去,与他的党羽疏离开来。

雍正派他去阿尔泰岭与策妄阿拉布坦议定准噶尔与喀尔喀的游牧边界,之后再让他与俄罗斯划定边界。

紧接着让大臣们揭发隆科多种种不法行为。

皇上的做法被臣子们看在眼中,知道隆科多要完了,痛打落水狗成了主题,罪名累积到了四十一条。

十月,顺承郡王锡保等奉命审理隆科多罪案四十一款,

这些罪包括大不敬之罪五款、欺罔之罪四款、紊乱朝政之罪三款、奸党之罪六款、不法之罪七款、贪婪之罪十六款。

最终,隆科多被押解回来,圈禁于畅春园小屋内。

随之他的大儿子岳兴阿被撤职,二儿子玉柱被流放到黑龙江。

他手下的党羽也悉数被处置,曾经风光一时的佟党小集团就此灰飞烟灭。

到了第二年,隆科多在忧惧与病痛的双重折磨下,死于畅春园禁所,终年66岁。

在民间野史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雍正得国不正,他是与隆科多联手改诏书,将十四阿哥继位,改成于四阿哥继位,至此才得以登上的皇位。

还说雍正对隆科多实施圈禁,实际上是为了掩盖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铲除知情人,您觉得这个传说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