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只有罗小青家日子尚好,四九城里许多人家依旧饥肠辘辘。
几位老人瘦骨嶙峋,用鱼竿,以垃圾充作诱饵,在这里碰运气。
若能钓上条小鱼,这一整天的口粮便有了着落。
亦有家境优渥之人,携全套渔具而来,凿开冰面,悠然垂钓一日。
罗小青起初寻觅良久方得佳处,然今时不同往日,他有灵泉相助,随心所欲便可开工。
他先用铁器凿开一块冰面,随后取出渔网,趁此机会自储物空间取出些许灵泉水,将渔网浸透,这才缓缓放下。
四周观者众多,纷纷投以好奇目光:“年轻人,这般做法真能捕到鱼不成?”
“吾亦头一遭尝试,权当碰碰运气!”
“哎,老阎来了,老阎,快来瞧瞧,哪个方位更宜下钩!”
“没错没错,老阎,劳烦指点一二,若是我们有所收获,必分你两条!”
阎埠贵常在此处垂钓以贴补生计,技艺早已登峰造极,从未失手。
此刻见众人皆推举于他,便含笑说道:“择位之时,需寻向阳之处。
这些鱼冬季也偏爱光亮之地,那片区域甚佳!
不过看那位小兄弟,旁边尽是树荫,怕是不行。”
阎埠贵不时瞥向罗小青,心中暗想,若是今 ** 满载而归,而自己颗粒无收,定会痛快无比。
罗小青毫不介意,依旧在鱼钩上滴入灵泉水继续作钓。
沈幼甜眨巴着眼睛:“小青,你既无饵料,又如何捕鱼呢?”
罗小青笑道:“吾乃罗太公垂钓,愿者上钩耳!”
话音未落,鱼钩微颤,一条三十斤重的大鲤鱼破水而出!
顿时引来一片惊叹之声:“天啊,这般大小,莫非是鱼王?”
阎埠贵怒火中烧,挥动手腕,鱼饵再次被吞食逃逸。
阎埠贵心中酸楚难耐,难道当初站队易中海的选择有误?
“哎呀,小伙子,可算等到你了!自上次见面后,我就在此守候十余日,你竟迟迟未来!”
罗小青转头便见到上次购买其鱼的老翁。
罗小青说道:“先前忙着过年,老大爷,您还需要鱼吗?”
“一定要钓啊!上次我拿你的鱼回去显摆,结果没人信是我自己钓的。
最近我又一条都没捞着,他们那得意劲儿就别提了。
今天你非得帮我弄几条大鱼回来,让我好好出口气!”
罗小青看着这位大爷跟个老顽童似的,哭笑不得:“行!”
“小伙子,我姓叶,十个口加个叶。
你叫啥名啊?以后我想吃鱼,咋找你呢?”
每次见到罗小青,这位大爷总觉得似曾相识,可具体像谁,就差那么一点,就是想不起来。
所以他想着多见面,说不定哪天灵光一闪就想起是谁了!
“我姓罗,不过我马上要上班了,不一定常来捕鱼。
这样吧,每月初十来一趟,如何?”
“成!那每月初十,咱们不见不散!对了,我才五十出头,别叫我大爷,以后叫我哥!”
罗小青:“好,叶哥!”
于是,罗小青多了位忘年之交。
有了灵泉水帮忙,罗小青又钓起四百多斤鱼。
他只留了几条小的和一网小泥鳅,剩下的全卖了,赚了整整一百二十块。
阎埠贵这时也不冷笑了,满脸堆笑地凑近:“小青,你怎么能钓这么多鱼?有什么秘诀吗?咱们互相学习一下呗,我把我的方法告诉你,怎么样?”
罗小青:“不怎么样!三大叔,无论何时,三心二意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阎埠贵脸色铁青,甩手离开。
他一个教师,竟被罗小青训斥了一顿。
但看着罗小青的大丰收,他又满心艳羡。
短短半天,罗小青就挣了一百多块,比易中海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往后,罗小青还有了新工作,既能打猎又能钓鱼,罗家的日子岂不是要蒸蒸日上?
阎埠贵叹了口气:“秦淮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因小失大,真是可惜。”
走在回程的路上,罗小青发现沈幼甜的鞋已经湿透了。
他再次陪着沈幼甜去了供销社,买了双棉皮鞋与新袜子。
“坐好,我帮你穿上!”
沈幼甜的脸涨得通红:“不用这么讲究的鞋子,回家烘烘就干了。”
罗小青完全不在意这些,直接把沈幼甜按在凳子上,握着她的脚踝,脱下旧鞋和袜子。
看着沈幼甜的脚,罗小青微微一怔,只见那双脚轻轻抬起,洁白纤细,指甲修得圆润整齐,宛如珍贵的珍珠,晶莹剔透。
她情不自禁地捏了几下,惹得沈幼甜脸更红,却不敢出声。
换上干净鞋袜后,沈幼甜像只小鸵鸟似的,躲到朵朵和果果身后。
回到家,罗小青把鱼递给罗慧珍。
晚上,罗慧珍做了满桌佳肴:红烧肉、清蒸鱼、麻辣豆腐、油炸泥鳅。
罗小青打开收音机,一家人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愉快地享用晚餐。
“来,为了小青找到工作,我们举杯庆祝!”
饭菜的香气和收音机的声音弥漫在整个四合院。
前院的阎埠贵闻着那鱼香,瞅见自己桶里的几条小鲫鱼,心情不佳地躺在床上,一口饭都吃不下。
中院的贾张氏唠叨着:“他大爷啊,你得管管,罗小青家天天吃得好穿得好,施舍点给我们怎么了?我那大孙子正在长身体,饿得直哭,儿媳也没奶水。”
贾东旭脸色阴沉,看着桌上窝窝头,觉得格外难以下咽。
易中海叹了口气:“贾婆婆,再等等吧,等大家都工作了,我提议开个全院大会,听听大家的想法。”
现在还处于新春正月,如果这时候找人给贾家募捐,那跟讨债差不多,到时候连我这当大爷的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秦淮茹坐在床边,看着棒梗吃不饱又没奶水,急得眼泪直流:
“东旭,我的奶水不够,怎么办呢?”
贾东旭皱眉道:“我哪知道怎么办,你怎么事事都问我?”
贾张氏道:“鲫鱼汤最补奶,我瞧见罗小青提着水桶,里面好些小鲫鱼呢。”
秦淮茹说:“东旭,要不要去罗家借几条鲫鱼?”
贾东旭回道:“淮茹,你跟小青关系向来不错,记得她对你挺友善的。
你不如去问问她?”
秦淮茹被气得胸口发闷,心想自己怎么挑了个这么没用的男人,孩子饿肚子也不管不顾。
她坐月子期间自然不能亲自去找罗小青借鱼,毕竟落下月子病可不是小事。
贾家只能干啃窝窝头,喝玉米糊糊度日。
刘海中家里,刘海中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儿,却气得把筷子摔了。
“这罗小青家是不是有毛病?天天吃大鱼大肉,还让人活不活了?”
四合院里的邻居各色人等,罗小青却不屑一顾。
吃完饭后,她直接上床休息。
次日清晨,罗慧珍早早起来为罗小青准备早餐。
沈幼甜则拿着搪瓷缸子装热水,仔细地烫她的毛呢列宁装,确保无一丝褶皱。
罗小青骑上自行车准备去工作,街坊邻居看到这一幕,无不艳羡。
“当初罗寡妇收养小青真是赚到了!”
“要是我们早知道,也收养一个了!看看他们家那新房盖的,多宽敞气派啊!”
南锣鼓巷派出所,白玲年前刚完成入职手续,这是她第一天上班。
刚走进办公室,张所长便领着她进了屋:“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新来的同事,她叫白玲,刚从国外回来,以后就是咱们的一员啦!白玲,你先坐那边吧!”
白玲瞄了一眼靠窗的座位:“张所长,这个位置有人占着吗?”
张所长答道:“有人,这是位非常重要的同志的位置。”
白玲虽有些不悦,但还是默默坐到了角落,望着那靠窗的位置,心中满是愤懑。
自己可是留洋归来的高材生,还曾参与过任务并立下功劳,为何现在就不重要了?
“白玲同志你好,我叫孙连成,是咱们派出所的队长!”
孙队长您好!孙队长,这个位置是给哪位同事的呢?
孙连成答道:“也是位新同事,我还不认识他,但他今天也正式上班了。”
白玲心里纳闷,是谁这么特别,还没上岗就已经成了派出所的重点人物?难道背景比自己还要深厚?
白玲虽然不满,但没有多言,暗自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一定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争取那个位置。
白玲坐在座位上,透过窗户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匆匆掠过。
“奇怪,好像又看见罗小青了!”
这时,张所长招呼大家注意,“接下来,再为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
话音未落,张所长便带着刚报到的罗小青走进办公室。
“这位就是最近协助我们解决烈士物资采购难题的罗小青同志。
从今天起,他就是咱们南锣鼓巷派出所的采购员,请大家欢迎!”
整个办公室的警察们都站起来热烈鼓掌。
罗小青完全愣住了,这才第一天入职就被众人熟知,太意外了!
罗小青一头雾水,白玲更是震惊。
当初正是由于嫌弃罗小青没工作、没未来,才被四合院里的人挑唆,导致退婚。
她付出了不少努力才站在这里,成为派出所的一员。
可如今,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竟然也成了警察,而且看起来还颇受重视。
白玲感到非常失落。
罗小青完全没有注意到白玲,毕竟办公室有十几号人,后勤和巡逻民警都在一起办公。
张所长说道:“小青,这是我特意为你留的位置,先将就几天。
等后面办公室空出来,你就搬过去,冯副局长叮嘱过的。
你的主要职责还是采购,这是这个月食材需求清单。”
罗小青接过单子说:“好的,谢谢张所长!”
张所长继续说道:“应该我感谢你才对。
如果不是你,今年春节大家可能都吃不上肉。
还有那些为了抓特务而牺牲的兄弟们,好几家如果没有你的帮助,真有可能饿死人。”
小青,我以南锣街道的名义,还有那些牺牲战友家属的心意,向你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罗小青同志!”
大家齐刷刷向罗小青行礼,他连忙还礼:“张所长、孙队长,不用这么客气,都是些小事罢了,小事罢了!”
“孙连成,从今往后小青就拜托给你了,工作的事,你带他熟悉一下。”
“明白!”
“罗小青同志,这是你的制服,这是生活用品。”
正式上班后,罗小青才得知,年前他送的猪肉,不仅让派出所的同事们过了个好年,还给烈属们送去了温暖。
也因此,他刚到岗位的第一天就成了南锣鼓巷派出所里的宝贝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