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奉国大学(下)(1 / 1)

教授物理的老师恰好是王锡。

见到李彻带着庆帝等人进来,王锡微微一愣,随即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

身为原监天司少监,他自然是认识庆帝的,对庆帝的印象也还算不错。

在监天司这种清闲衙门为官,只要不作死参与党争,或是借着异常天象搞事情,一般不会出什么事。

王锡也并非擅弄政治之人,所以在帝都的日子还算是不错。

若是其子王羲正在此,怕是就完全不同了,八成是一个好脸色都没有。

“物体A在斜坡上匀速下滑,好了......我们来讲一下这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庆帝等人一头雾水,李彻也有些尴尬。

没想到这个班的进度这么快,已经讲到受力分析了。

“咳咳咳,王卿,能不能带学生们复习一下万有引力?”李彻向讲台上的王锡说道。

王锡虽有疑惑,但也没多问,又讲了一遍万有引力的内容。

万有引力并不复杂,王锡也是学识渊博之人,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便是庆帝等毫无物理学基础的人也听得明白。

待到走出教室后,众人都有些恍惚。

庆帝思忖了片刻,这才问向一旁的李彻:“彻儿,这世间万物真的都存在吸引力?”

李彻点头道:“正是如此。”

“地球绕着太阳飞,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太阳的引力足够大,大到能吸住世间所有人?”

李彻笑道:“没错。”

庆帝恍然,不由得惊叹道:“那太阳有多大啊,能有如此伟力,竟能吸引山川河流,世间万物?”

“这个嘛,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一百三十万倍。”

李彻顿了顿,发觉只说数字难以理解,又说道:

“这样说吧,若地球是一个直径4厘米的夜明珠,太阳的体积则相当于一个寻常卧室。”

这么说就很形象了,庆帝脑海中已经有了画面,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作为一代开国帝王,他的心志能容天下,有睥睨四海之豪情。

正因如此,当他得知太阳之大、宇宙之大,地球之渺小,人类更加渺小之时,心中的震撼与失落感也会比别人严重。

不过他毕竟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意志力,很快就将自己从失落中挣脱出来。

“彻儿,你之前所说的天文望远镜,可有多余的?”

李彻疑惑地看了庆帝一眼:“有的,您想要一台?”

天文望远镜不是什么高科技产物,现代的超高倍数天文望远镜做不出来,但像是‘伽利略望远镜’那种较为原始的天文望远镜还是很容易的。

奉国大学内就有好几台,供学生们课余时间观赏,培养兴趣。

“听了这科学之道,朕才知晓宇宙万物何等庞大,自是要观上一观。”

李彻沉默了片刻。

自己这是把便宜父皇带进了天文坑?

这个坑可深啊,连钱财,权力,美色都拿不下的光明区区长孙连城,都被拿下了......

以后庆帝可别和孙连城一样,天天瞪着眼睛看星星,连国家大事都不管不顾了。

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必然会被骂成进献玩物的佞臣,史册上被大写特写一番。

不过转念一想,应该也不至于,毕竟庆帝就算看星星也得等到晚上,白天还是能处理政务的。

见李彻许久不说话,庆帝还以为他又准备讨价还价,不禁冷哼一声:

“朕知道,能观测天星之物必然精贵,你开一个价吧,朕花钱买就是。”

李彻连忙笑了笑:“父皇说笑了,此物是儿臣送给父皇的,代表儿臣的拳拳孝心,何须用钱呢?”

庆帝笑了一声,手指点了点李彻:“你啊......”

天文望远镜不算大事,李彻当即吩咐手下挑出两台来,给庆帝装好。

已经逛了两个教学楼,庆帝显然还没尽兴,又带着众人向第三栋教学楼走去。

如今奉国大学有四栋教学楼,‘立心楼’和‘立命楼’其实已经能满足教学任务了。

而第三栋教学楼名为‘圣继楼’,是一栋实验楼。

步入楼中,看不见学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年龄大小不一,匆匆走来走去的学者。

“父皇,此楼的房间多为实验室,除了三个公用实验室是教学所用,其余皆作研究用途。”

“实验?”庆帝经过这两天的科学洗礼,已经知道实验二字是什么意思了。

“没错。”李彻浅笑道,“奉国大学并非只有教学所用,这里的老师掌握着大量科学知识,自然也会负责探索科学之道。”

“大部分老师每日除了上课外,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大学也会对他们鼎力支持。”

庆帝看着楼中悬挂的牌匾,上面写着‘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个大字。

“研究内容是什么?”庆帝又问道。

“那太多了,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李彻回道,“比如奉国所产的打火机、水泥、玻璃等物,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

“儿臣支持这些学者,只要验证了他们课题的可行性,便会发放经费。如此,学者们便会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更多实用之物。”

“科学之道,就是实用之学,不拘泥于书上的知识,还要改变这个世界。”

庆帝默默点头,看向远处最后一栋大楼。

李彻循着他的目光望去,开口道:“那是‘太平楼’,是一座综合大楼,目前是奉国大学的行政楼。”

“儿臣是奉国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就在那栋楼里,父皇可想要去看看?”

“朕就不去了。”庆帝摇了摇头,随后有些好奇道,“立心、立命、圣继、太平,这四栋楼的名字可是有什么深意?”

李彻恭维道:“父皇英明,确有深意。”

“说来听听。”庆帝负手立在窗前,眼中满是期待。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奉国大学的校训,而除了校训之外,大学还有校风,即学校的风气。而这四栋楼的名字,正是从校风中得来的。”

李彻神情微肃,娓娓道来:

“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扑通——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闷响,之前质疑李彻的那位翰林学士欧阳吉呆坐在地上,一脸惊恐地看向李彻,仿佛看到什么不可言状之物。

欧阳吉知道,自己完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言简意赅,又立意深远,必然会历代传颂不衰,甚至成为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能说出这四句话的李彻,已经有了开宗立派的资格,成为当世的活圣人也不为过。

而他作为第一个出言反驳李彻的人,也必将名留史册,却不是什么好名声。

而是恶名、反面例子、圣人的背景板、小说里的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