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舔狗的觉悟,朕要的是一个军队!(1 / 1)

......

冯小宝被问的哑口无言。

半晌说不出话来。

从刚刚弟子所讲述的事情中不难看出,她压根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连自己都觉得那些事情有问题,她竟然没有半分悔悟,还怪到别人造反。

“男耕女织花前月下...也未尝不是...”

“冯小宝,朕现在是一国之君,脑子里装不下儿女情长,以前的我可以接受那种生活,但现在整个天下的苍生都在朕的肩膀上扛着,朕怎么能舍弃他们?”

“你若是还对朕有情,就不要说一些冠冕堂皇模棱两可的话,就说干不干吧!”

“格局打开一点,现在我们都不是三岁小孩了。”

“你既然得了高僧的衣钵,现在就是有能力助朕,磨磨唧唧的像个娘们!”

“我...我...”

一番话骂的冯小宝面色苍白,额头瞬间渗出汗水。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语气实在太重,再加上自己想求冯小宝的事情太过分,女帝深吸了口气,缓和了下情绪。

抓着冯小宝的手柔声道:

“小宝,朕现在孤立无援,需要你的帮助。”

“哎,朕岂是那种无情无义之人,以前的点点滴滴从未忘记过半点。”

“可现在,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只顾儿女情长了,等朕复国之后,一定会和你......”

方丈突然感觉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对,自己是得到了一位高僧的传承,成为了一个修士,甚至还是法相境的修士。

可女帝身边似乎也不缺少这样一个修士吧?

自己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重要了。

一个人的修为决定不了任何东西啊。

“陛下......我,你想让我做什么?我一无所长,陛下应该不是看上我现在这身修为了吧?”

呼——

女帝终于松了口气。

倒是没有浪费自己一番口舌。

刚刚看到冯小宝的一瞬间,她就有种天助我也的感觉。

是的,他正是自己需要的人。

只是这件事太过难以启齿...

每次灼烧生命,一定会很疼吧。

姬瞾纵然满脑子都是为了大周,此时也怕伤了对方的情绪,正常人谁会愿意干这个啊。

“有件事很是棘手...但若是能够成功的话,复国对于朕来说都是举手之劳。”

“啊?陛下是想让我去刺杀李昊?”

冯大师想了一下,复国很快,似乎只有这么一种可能了,李唐也就这一根独苗了,听说李昊并未立后,尚无子嗣。

他若倒了,整个李唐就散了。

刺杀他的话,以自己的修为,或许可以吧。

冯大师在此隐居多年,从未见过一个修为超过自己之人。

当然,他一年也见不上几个人。

“刺杀李昊太过危险,朕怎么舍得让你去孤身犯险。”

“其实是......”

“嗯,小宝听说过凤凰吗?”

“凤凰?”

其羽绚烂,五彩华光,形似鹤,头似鸡,有朝一日腾空去,破雾冲霄九天位。

凤凰的传说有很多。

但也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对,凤凰,可能离我们比较远,但是那些无上宗门却是真真正正的拥有的,更根据凤凰涅盘演练出了一种大神通。”

“叫做凤凰涅盘术!”

“啊...”

冯大师震惊了!

“真的有这种传说中的无上仙术?”

“不错,并且,朕准备赠给你......”

“啊...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这种仙术又如何是我能够拥有的!”

“小宝,你是朕最亲近之人,现在又是修士,有这种术法朕不给你还能给谁啊。”

姬瞾心虚的看了冯小宝一眼,“凤凰涅盘,每涅盘一次就变变强一分,直到最后...肉身就可成圣!”

“陛下...可是这跟复国有什么关系?”

“你刚刚说你继承了那位高僧的舍利子,就变成了一位修士,还如此之强?”

冯小宝脸色微红,“惭愧,我现在这一生修为,有八成都是那里得来的,我自己却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修行的心思。”

“小宝!”

姬瞾突然正色,直勾勾的看着大师的眼睛。

“愿意帮我吗?只要能复国,你就是大周第一位皇后!”

“我到底该如何帮你?”

冯大师一脸黑人问号,虽然这种神通真的很诱人,可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啊,陛下说了这么久,压根全在东拉西扯半个字没提。

“修习涅盘术,涅盘烧舍利!”

“什么...意思...”冯大师身子一晃。

他本就是聪明人,立即就知道了女帝所说的意思。

让自己修行涅盘之术,通过浴火重生的涅盘来留下舍利子......

如此想法...真的是既天马行空,又让人心生凉意。

先不说这能不能实现,涅盘可不是过家家,那是真真正正的痛!

“小宝,虽然这样的确很让你为难,可这点个人承受的疼痛比起我身上的担子,根本不值一提啊。”

“更何况先人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历此事,说不定你真的涅盘成功,这是一种双赢的事情。”

“不用说了。”

冯大师深深的看着女帝眼中坚定的目光。

点了点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我,冯小宝,天生情种!

“我可以帮你...若是真能成功,涅盘七次,培养七个高手,也的确对你复国有所帮助。”

“不是七个高手...是一个军队!”

“???”

Sb!!!

wcNm!!!

xNmbYY!!!

冯大师在心中素质三连。

这些年古刹钟声里,究竟藏了多少未诵完的经,未偿尽的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