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胜(1 / 1)

出金后,崔琰去营业部里,看到很多老股民瘫坐在椅子上发呆。协会的炒股群一片死寂(此前最活跃的\"死了都不卖\"群集体禁言)有的几月赚的钱3天就全部跌完。

妥妥的风险交易课,更让崔琰坚定走这条路的决心,风险与机遇并存,时刻保持风险意识。

保住本金比赚钱更优先一级。

5月30市场的暴跌并没吓住刚入市的崔琰,除开上课外,全部的心思放在股市,市场连续暴跌,崔琰发现有色金属股,特别是云南铜业不但没受市场影响,反而一直在涨。

加入自选观察几天,6月4日,周一,28买入20万,周二直接涨停,29.17又加了20万,周三继续涨 30.27又加了20万,周四周五分别在34和33又各加20万,一百万又满仓了。

短暂调整到32附近,崔琰还做好平推的准备,股价又开始回升。

暑假要回家去帮忙看修房子,期末考试一过,手上行李就回老家。

此时的云南铜业的股价已到40附近 完全脱离持仓成本30.8。当时的券商普遍不支持手机端交易,但可以打电话委托交易。

回老家边帮忙边看股价,只要不大幅下跌,成本是很难再见到。

股价确实如崔琰想的,边修房子,整个暑假股价一路上涨,到临近开学价格已经达到70多。

开学后继续上涨,市场充满了云南铜业要上百元的呼声。崔琰想起当时满屏利好的中信证券,但股价不涨,当时指数相比现在点位要低很多。

高位股价,财经媒体大量鼓吹云铜要上百元,有点忽悠高位接盘的可能性。

9月6日:国资委警告\"央企要审慎参与股市\"

10月16日:沪指触及6124点时,上交所数据显示机构持仓比例已降至15%

魔幻现实:散户却因\"万点论\"继续加仓,某营业部大爷抵押房子满仓中石油,连营业部扫地阿姨都入市买股。

崔琰嗅到一丝丝危险的味道的,券商系统开始限制融资额度,基金公司悄悄降低股票仓位,但市场仍沉浸在\"黄金十年\"的幻觉中。

十一假期从家里返校,节后第一天开盘在93-94元减半仓,第二天94-95元卖完所以持仓,这个时候账户资产达到惊人的305万。

崔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呼吸不自觉地急促起来。账户余额:3,051,586元。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再次确认这个数字。一年零七个月前投入的十九万,如今已经翻了二十多倍。

\"卧槽...\"崔琰低声咒骂了一句,手指微微发抖。宿舍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照在他苍白的脸上。

出金100万到银行账户,留200万继续等市场机会。

大胜过后,崔琰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同时趁着空余时间把从业资格证书和咨询资格证书考了。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辅导员李老师的名字跳了出来。

\"崔琰!你怎么不接协会的电话?\"李老师的声音里夹杂着兴奋和责备,\"金融投资协会找你三天了,下周三的投资经验分享会,校长都要来听!你现在可是咱们学校的风云人物了!\"

崔琰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本不想这么高调,但上个月协会问卷调查时,他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收益情况,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轰动。

\"李老师,我可能...\"

\"别可能了!\"李老师打断他,\"这是为校争光的事。对了,记得穿正装,有媒体要来采访。\"

挂断电话,崔琰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打开电脑,调出自己这一年来的交易记录。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红绿线条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而他就站在这张网的中央。

周三下午,经济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崔琰站在讲台上,白衬衫的领口已经被汗水浸湿。台下不仅有学生和老师,还有几位穿着考究的中年人,胸前别着写有\"银河证券\"的徽章。

\"短期超高收益往往是多重因素(市场环境、风险偏好、运气)的结果,而非可复制的常态。\"崔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而我这次首次入市,能取得超20倍的收益,更多的是市场给与的...而非我自身的能力,毕竟我是个新兵蛋子.....\"

台下哄堂大笑.....等笑声渐歇,崔琰接着说道:“我深知这次成功有很大运气成分,所以接下来我会沉淀自己,多学习理论知识。”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明诚资本代表起身提问:“崔同学,你觉得接下来市场走势会如何?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还会选择云南铜业吗?”

崔琰思考片刻后回答:“市场变幻莫测,我无法准确预测走势。至于云南铜业,当时也仅是因为5.30后市场多数个股再大跌,它一枝独秀,不仅不跌反而大涨。我毫不犹豫把中信平仓的一半资金分5次全部买入。当时我遵循的原则是本金安全第一,只要它跌破买入价,我可能就会平推出来,但是它没有。”

“崔同学,对于后市你如何看?”似券商的一个领导说道

“我没有看法,说说我打算,出金,先不做下一笔交易,观望一下市场,已经接近11月,可能今年剩下的时间都不打算买股。”

他的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分享会结束后,银河证券的人找到崔琰,邀请他大三去公司实习,我们正在组建青年分析师团队。崔琰有些受宠若惊,经过短暂犹豫,他想到这是个学习实践的好机会,便欣然答应。

回到宿舍,崔琰兴奋地和室友们分享了被邀请实习的事。室友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的还打趣他以后要成为金融界大佬了。接下来的日子,崔琰一边认真备考从业资格证书和咨询资格证书,一边开始为实习做准备。

崔琰在短时间内用19万本金赚取400万的投资案例确实非常惊人,这种高回报率(超过20倍)引发学校金融协会、券商和媒体甚至金融机构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