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钢印纹路里青云路(1 / 1)

照片里王大力一堆钢渣面前站得挺直。

娄半城这地位,被动性发展人脉,都快他几条街。

可惜,成败都是它。

没什么不好的,最后跑到港岛当大富豪。

何雨柱看了一眼照片,“王队还挺显年轻。”

眼眸微抬,看向娄半城那红润饱满的气色。

他暗自可惜,要是穿越成娄半城就好。

囤物资,不要太方便。

鼻烟壶在娄半城掌心打转三圈。

他拿起一只钢笔尖悬在推荐单位栏,开门见山。

“夜校招生办杨主任是我表侄。”

而后聊起那表侄,具体工作职责。

“柱子不必拘礼,坐吧。”

娄半城把牛皮信封推过整块砚台。

“我这个人比较直接,有些事难免会顾及不到。”

“你帮我,我就一定会帮回你。”

“柱子,这个不违反规定吧?”

何雨柱摸到信封里的钢印纹路。

推荐信。

现在高校实行苏联式学分制。

特殊人才可通过单位推荐免修部分课程,但需配合工厂实践。

推荐信正是操作空间所在。

这礼送到何雨柱心坎上了。

他还有什么顾及不到?

何雨柱脸色平静,回了声“不违反”。

他是工厂的职工,告诉娄半城的信息也是公开的东西。

一切事情都合情合理合法。

可大家都不是蠢人。

娄半城一定认为,何雨柱是看到了问题答案,才找解题过程。

不然呢?

娄半城天天也看报纸,他怎么没发现这些东西?

而何雨柱也知道这推荐信的含义。

他收下了,就代表以后会继续告诉娄半城这种,知道";答案";的解题过程。

娄半城也会继续回报何雨柱。

你帮我,我帮你,果然很直接。

不得不说,为什么人家是大富豪呢。

就这脑瓜子,就该他有钱。

何雨柱收下夜校推荐信。

两人聊了会儿,娄半城发现。

这何雨柱浓眉大眼的,才是真实直接,有什么话喜欢直接说。

但不憨。

这是好品质。

他最讨厌那些说自己直性子,说话直,然后说出来的话,到处得罪人。

性子直,并不是你不尊重人的理由,或者是借口。

奇怪。

之前厨师评级和后厨见他时,不是挺憨厚的吗?

何雨柱确实很憨,不,那是傻柱的肌肉记忆憨。

随着他慢慢消除傻柱的戾气,看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的事。

他会慢慢活成了一个全新的何雨柱。

当他知道王大力之所以会中枪,是因为他身后有群众时。

何雨柱竟然有些理解这种行为。

真正的高尚无私,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和担当。

维护了公共利益与社会正义,就是需要王大力。

而不是易中海。

也不是他何雨柱。

扪心自问,他做不到。

他可以和自己队友同生共死。

甚至在自己必死的情况下,为队友做点什么。

但绝对,做不到牺牲自己成全一个陌生人。

意不动,则心不思。

何雨柱没意识到,他在思考这些时,

他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末世杀戮者。

何雨柱从娄公馆出来,手里紧紧攥着推荐信,径直前往朝阳门内南小街。

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打算直接去考大学,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何雨柱青布鞋在灰砖墙上蹭出两道泥痕,牛皮纸信封在掌心攥出湿印。

教导处木门比他预想得更破旧,门轴转动时带起积灰簌簌落下。

听到门响,杨主任抬起头,眼镜差点滑到鼻尖上,瞅了瞅何雨柱,冒出一句:

“娄董事还真舍得给个厨子写推荐信啊。”

换作在后世,何雨柱非得上去揍他一顿不可。

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推眼镜都用中指!

何雨柱皱了皱眉,问:“你怎么知道我是厨子?”

杨主任慢悠悠摘下眼镜,拿出手帕仔细擦拭,露出眼尾两道深深的皱纹,不紧不慢。

“上个月,娄氏钢铁厂接待冶金部领导,那桌招待宴里有一道开水白菜。那汤底,得花足足十八个小时来吊吧?”

说完,他又把眼镜戴上,还用中指往上推了推。

何雨柱直接不看。

他目光落在桌上搪瓷缸上,缸上印着克里姆林宫红星图案。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

“杨主任,我有信心,站着把这大学考了!”

“什么阿猫阿狗都来考大学了。”一个细细的女声传进何雨柱耳朵里。

他耳朵尖,听到了,可一旁的杨主任却没听见。

何雨柱用余光一瞧,是个女人,手里晃着圣约翰毕业证,叫陈丽华。

她忽然将中学毕业证拍在桌上,烫金封皮震得搪瓷缸里的枸杞都跳了跳。

她袖口露出半截瑞士梅花表。

何雨柱眼也尖,正是上个月,海关查没的那批舶来货里,失踪的第十三块。

“李干事,咱们学校什么时候改菜市场了?”

她指甲染得比女学生还艳,特意把列宁装第三颗扣子解开。

嘿,资本家的女儿,还这么拽!

何雨柱心里想着,这种人迟早得出事。

陈丽华还在跟旁边的断臂退伍兵小声嘀咕:

“李干事,这人以为有点门路就能混个文凭,俄语卷子他怕是连字母都认不全。”

李干事也跟着批评何雨柱,声音大了些:

“哼!我胳膊都丢在朝鲜战场上了,都没搞特殊!”

这时,杨主任看完了何雨柱的资料。

他拿起一张发黄的纸,指了指上面的微积分公式,

“娄氏钢铁厂的灶台可教不了这个吧?”

何雨柱无奈解释:“我用鱼肉跟清北的教授换的教材。”

顿了顿,又说,“我想做些试卷,看看自己还得读哪些书。”

就在这时候,上课铃突然“叮铃铃”炸响。

杨主任把推荐信塞回信封:

“给你三天时间,数理化摸底考全部及格,我就亲自给你写保荐书。”

“找你后面李干事办理入学手续。”

说完,他要去上课,直接走了出去。

何雨柱一听,伸手抓起桌上的《青年报》,几步走到李干事身边,抖着报纸。

“这期头版写着王崇伦同志小学没读完就破格进哈工大!”

说完,又转向陈丽华,用标准的俄语说道:“你们这是要跟团中央唱反调吗?”

陈丽华一下子愣住了,她就听懂了一个单词。

何雨柱这俄语,说得跟收音机里的播音员一个样。

李干事全名李红兵,他红着脸,给何雨柱办理了入学手续。

何雨柱接过学生证时,怀里的工作证突然滑落。

夹层中王大力那张钢渣堆前照片飘出来,正好盖在陈丽华的毕业证上。

何雨柱攥着信封和学生证,走到走廊。

楼下操场,传来阵阵朗读俄语单词的声音。

他深吸一口气,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