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没五十万铺面不卖!(1 / 1)

何雨柱在城郊工厂里面和许大茂曾庆树讨论着方便面厂的修建,几人各拿主意颇有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的意思。

然而何雨柱不知道的是,房东郑哥回到家也是吵的不可开交。

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四九城长大的爷们儿,是不想离开北京的。

但是经不住两个儿女的坚持,媳妇儿这些年苦日子也过怕了,再加上耳根子软,被儿女一阵软磨硬泡,也同意离开北京去香港。

郑哥的儿子今年二十三岁,女儿二十一岁,俩兄妹都经历了知青下乡。

在乡下,俩兄妹虽然带了很多钱票下去,一样的吃了很多的苦。

不说别的,刚到农村的时候,俩兄妹手上脚上就起了血泡。

住知青点,几个人挤一个房间的大通铺,有的爱打呼噜,有的不爱干净很味儿。

再加上蚊虫这些,可以说让俩兄妹吃够了苦头。

尤其是郑哥的儿子,下乡的时候经不住诱惑,在农村和一个女的发生了关系,俩人生活在了一起,那女的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郑哥的儿子叫郑保国,他非常聪明,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女的一家,说自己家有关系,能把媳妇儿和女儿弄成城市户口。

所以俩人没有领结婚证,就在村里摆了两桌席面请了生产队长和几个实亲吃了个酒。

农村人认老理儿,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当着亲朋好友长辈摆了席面,那就是两口子。

所以这知青返城,郑保国丢下农村里那个女人和女儿,说自己回家找关系人脉,想办法把母女都弄回城里,快则半年慢则一两年。

郑哥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虽然和娄半城没法比,但是比一般人家好太多,郑保国怎么可能娶个农村媳妇儿。

所以把所有东西卖了去香港就是他提出来的。

而郑保国的妹妹在农村则更是凄惨。

在知青点她的形象就是人傻钱多好忽悠。

也是,一个从小到大被宠惯了的小姐,连下个面条都不知道怎么看面条熟没熟的人,在知青点想要活下去,就得一副人傻钱多的形象才行。

而农村人看她就是一个废物,她差点被那些看着一脸憨厚的村里人设计失身给一个农村混子。

如果让那家人得逞,那她这辈子都别想回城,所以听哥哥一说,她也立刻把自己的遭遇向父母哭诉着。

而郑哥这十年过得也是憋屈加小心翼翼。

自己家的大宅子,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四进院子,被以前的佣人翻身做了革委会主任,把他两口子赶到前院倒座房住了十年。

平时说话做事都不敢大声,偶尔还要受以前佣人的欺负。

还好他还算有以前的人脉,去年终于将自己的房子铺面拿了回来。

但是那些精致家具却是没有了,拿回来的只是个空壳。

郑哥一家对于卖掉固定资产,跑路香港意见是一致的。

现在唯一的分歧就是何雨柱的酒楼的那些铺面。

其实按照正常的价格,蜀香楼的铺面租金要不了那么高,不过何雨柱不介意。

而卖的话,也就八到十万块钱之间,郑哥说十万可以说也没打什么让手。

但是郑保国不干了,现在正和他爹争得面红耳赤的。

“爹,你去找那个何雨柱的时候我就和你商量过。

这何雨柱开那个蜀香楼,装修听人说都花了上百万。

那买卖红火的让人看了都眼红,十五块,打发叫花子么。

是我的话先喊个一百万,没有五十万都不松口,就冲他现在骑虎难下,他必须答应!”

郑哥也是看着自己儿子没好气道。

“保国,四九城的爷们儿做人做事就没有这样的,就没这个理儿。

十万块钱都算是高价了,还一百万五十万,我说不出口!”

此时郑哥的女儿也帮腔了。

“爹,现在这个社会。那还有什么理儿不理儿的。

钱才是真的,我听人说香港什么东西都很贵,我们过去还要买房子。

什么都需要钱,时代变了爹,你以前认得那些老理儿没人遵守了。

就像那个吴有德,以前还是我家佣人的时候,和我们说话都不敢大声。

你看前几年让你和娘吃了多少苦头?依我说,那何雨柱既然拿得出钱,我们现在捏住了他的七寸,那就卖一百万!”

郑哥的媳妇儿听了两个儿女的话,想了想也觉得有点道理。

“当家的,我觉得保国说的有道理,要不你再去找那个何…………。”

“砰……”

郑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大丈夫一口唾沫一颗钉,我跟那何老板说了十万,何老板也答应了。

那就是十万!

人无信而不立,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我就不信香港的人都不讲诚信了。

现在还是我当家呢!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大家还是想想这个院子卖谁吧。

还有保国,你说你有路子可以去香港,你现在的任务是把这事儿联系好,剩下的事儿你别管了!”

郑哥说完就气呼呼的进了里屋。

郑保国和他妹妹看着郑哥的背影,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然后转头看向自己的娘。

“娘,这爹太顽固了,这不是到了手里的钱都不要吗?”

郑哥的媳妇儿也只能叹口气,一脸的无奈。

“好了,你爹说啥就是啥。听你们爹的吧,这些年他过得也憋屈,你们就别顶撞他了。”

说完,也起身进了屋,看样子是去安慰自己当家得了。

郑保国的妹妹看见自己娘都走了,也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哎,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郑保国脸上浮现出愤然的表情,冷声道。

“不行,我要亲自找那个何雨柱谈谈,哪能让他捡我家那么大的便宜?”

说完看向自己妹妹,轻声道。

“妹,给你个任务,………………。”

等郑保国说完,妹妹一脸惊讶的看着自己哥哥。

“这不好吧,被爹知道他真的会发火的!”

郑保国冷笑一声。

“听爹那个老顽固的,到了香港我们喝西北风啊!

妹,我听说香港那地方普通人有钱都可以买小汽车,你不想多带点钱过去。

买一栋大房子,买小汽车,过人上人的日子,农村里的生活苦日子你还没过够?”

郑保国的妹妹想起自己在农村里的经历,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坚定的点了点头。

“行,娘那里我去说!”

………………………………

何雨柱在城郊工厂的工地待了一天,中午的时候和许大茂吃的是曾庆树媳妇儿做的饭菜。

不得不说曾庆树能让那么多师傅们跟随,还是懂得做人的。

饭菜味道一般,菜也只有一个,但是里面有肉,油水也足。

工人师傅们不说吃好,那是绝对能吃饱。

现在许大茂何雨柱曾庆树在修好的那个保卫室里一边吃饭一边商量着。

那个守夜人的确比较负责,吃饭的时候都守着大门,眼睛还留意着,就怕有人把建筑材料弄出去。

现在这个年代,水泥可是稀罕玩意儿,只要拿出去就是钱。

曾庆树一边吃饭一边汇报着进度。

“何总许总,如果材料不扯后腿的话,最多半年,这个工厂就能建好。

其中包括宿舍楼和办公楼,不过还是那个难题,电力线路,这又得两位老总想办法了。”

何雨柱闻言苦笑一声。

“看来又得去找关系了,还好这里挨着河,不然的话水也是一个大问题。

得,这个问题你们不用管了,交给我就行。

大茂,这里也得找个负责人,不可能让我俩天天盯着。

包括以后工厂修好了投产,也得一个厂长啊!”

许大茂点点头。

“我正要找你说这事儿,也有了人选,就是不知道你怎么看。”

何雨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