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肃杀之气,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散,乾清宫上空笼罩的阴霾,也因沈清欢的介入而渐趋消散。帝师顾清泉的刺杀计划被洞悉,黑鸦组织的精神攻击被玉镯的精神力屏障抵御,这些接连的事件,无疑加深了皇帝萧衍对沈清欢的信任,甚至,是某种近乎盲目的依赖。
自那次惊心动魄的试探之后,萧衍对沈清欢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不再只是将她视为一个能替他处理后宫事宜、偶尔提供灵光的宠妃。在他眼中,沈清欢已然成为他身边不可或缺的臂膀,一个拥有神秘力量,能洞察先机,甚至力挽狂澜的“奇女子”。
每日早朝之后,萧衍处理完急奏,便会命贴身太监小李子亲自前往棠梨宫,恭请皇贵妃沈清欢觐见。起初,这只是私下请教,渐渐地,这种请见变得频繁而公开,甚至连朝中大臣呈上的某些奏折,他也会在批阅前先交由沈清欢过目。
这日,朝议刚散,萧衍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沈清欢。她踏入御书房时,桌上已摆满了厚厚的奏折,萧衍正揉着眉心,脸色有些疲惫。
“爱妃来了。”萧衍见她进来,脸上立时浮现一丝轻松的笑意,亲自起身相迎,指了指桌边的软凳,示意她落座。“朕正为北境的军饷粮草之事头疼。冬日将至,运送不易,若再遇上几次风雪,怕是难以为继。”
沈清欢落座,目光落在那些堆叠的奏折上。她知道,这只是皇帝抛出的一个引子。
“她总能给出最精妙的答案。那些老臣只会按部就班,或是各怀心思,只有她……她似乎能看透一切。” 萧衍的心声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明显的赞叹与依赖。
沈清欢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却充满力量:“陛下忧心国事,臣妾岂敢不尽绵薄之力?北境苦寒,粮草乃是重中之重。臣妾近日偶有所闻,京城粮商中,有几家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若陛下能下旨征调,并允以适度补偿,或可解燃眉之急。”
萧衍闻言,眉梢一挑:“囤积居奇?这些商人,当真可恶!爱妃可有具体人选?”
“有。”沈清欢不慌不忙地道,“其中以张记粮号和李记米铺最为甚。他们暗中勾结,意图抬高粮价。陛下可派户部侍郎周大人私下探访,以商谈名义,诱其露出马脚。届时,陛下再以雷霆手段,既能震慑奸商,又能迅速筹集粮草。”
她之所以知道这些,并非全靠小允子和青黛的情报网。在进宫之前,她已通过读心术,从一些与户部官员接触的宫人或小太监口中,窥探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而她此番说出,更是经过深思熟虑,利用了萧衍对商人的厌恶,以及对雷霆手段的推崇。
萧衍听完,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一拍龙案:“好!爱妃此计甚妙!既能解粮草之困,又能杀鸡儆猴,震慑宵小!”
“她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连这些暗中的勾结都一清二楚……她的能力,真是深不可测。或许,她真的能帮助朕……长生不老?她身上的玉镯与玉魄有关,而玉魄据说能续命。她本身的力量如此奇特,也许她能找到办法……” 萧衍的心声中,对沈清欢的“神秘”和“能力”充满了极致的好奇与隐秘的渴望。这种渴望,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信任,抵达了近乎迷信的程度。
萧衍立刻提笔,连下两道旨意。一道是命户部侍郎周大人秘密彻查,另一道则是加急文书,命北境将士务必坚持,粮草援军不日将至。
紧接着,萧衍又将一份关于盐铁专营的奏折推到沈清欢面前:“爱妃再看看这份,御史大夫上奏,言盐铁专营乃国之根本,然近年来越发弊端丛生,私盐泛滥。爱妃有何高见?”
沈清欢接过奏折,目光迅速扫过,心中已然明了。盐铁专营的弊端由来已久,牵扯甚广,背后的利益集团盘根错节。
“盐铁专营,关乎国库收入,也关乎民生。但这个烫手山芋,那些老狐狸谁也不敢碰。若她能给出良策,彻底解决这个难题,朕就更可高枕无忧了。她的能力,远超朕的想象,或许她能窥破其中的玄机……” 萧衍心中涌动着隐秘的期待。
沈清欢放下奏折,沉吟片刻,道:“盐铁专营之弊,不在于专营本身,而在于管理。官员与商贾勾结,层层盘剥,才致私盐横行。臣妾以为,当从源头管控,精简中层,严惩贪墨。”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陛下可设‘盐铁监察使’一职,直属陛下,凌驾于各部之上,专司监督盐铁官员,并可暗访各地私盐窝点。此职不设品级,只论功绩,且允其招募能人异士协助调查,不受地方官员掣肘。同时,可酌情降低部分地区盐价,让百姓有利可图,自然会减少私盐的销路。”
萧衍闻言,眼睛一亮。设立“盐铁监察使”一职,直属皇帝,这无疑是收拢皇权、削弱地方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妙招。而“招募能人异士”这点,更是让他心头一动。
“能人异士……爱妃指的是那种拥有特殊能力之人?她自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若能招募更多像她这样的人,为朕所用,何愁天下不稳?黑鸦组织那些邪道之人,不是也一直在寻找拥有特殊力量的人吗?如果朕能掌握这些,那长生……就真的有望了!” 萧衍的内心深处,对神秘力量的渴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看向沈清欢的目光,充满了探究与隐秘的火热。
他深吸一口气,激动地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最终停在沈清欢面前:“爱妃!爱妃之谋略,深不可测!盐铁监察使……好!甚好!此计一出,那些蛀虫定然无所遁形!朕今日便下旨,设此监察使,并命爱妃协助遴选,为朕举荐贤能!”
沈清欢心中一凛。萧衍的信任,已经达到了让她参与朝政核心决策,甚至直接推荐官员的程度。这无疑是“垂帘听政”的前奏,她的权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陛下厚爱,臣妾不胜惶恐。”沈清欢起身,垂首恭谨道。她知道,此刻的恭谨,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主动。
萧衍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爱妃不必谦逊。自你掌管后宫以来,后宫肃清,再无纷扰。前朝边关捷报频传,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离不开爱妃的智谋与心血。朕有爱妃在侧,如得神助!”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地落在沈清欢身上,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爱妃,朕曾对你有所误解,将你打入冷宫,是朕的过错。如今想来,那正是你潜龙在渊,蓄势待发。你所拥有的……非凡力量,绝非寻常,朕相信,你是上天赐予大梁的福星。”
“福星?不,是神人!她能洞察一切,预知危险,甚至化解危机。朕的隐疾……她必然也能有所察觉。如果她能帮助朕,那朕的皇位,朕的寿命,岂不是都能得到保障?为了大梁的江山,为了朕的长生……朕必须信她,重用她!” 萧衍的内心深处,对“长生”的执念,已经被沈清欢展现出的神秘力量所点燃,达到了新的巅峰。他将沈清欢的能力,与他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他再次坐下,目光中充满了恳切:“爱妃,朕如今方知,朕过去所见所闻,皆是表象。唯有爱妃,能洞察人心,窥破虚妄。自今日起,凡有重要奏折,朕皆会先与爱妃商议。爱妃不必顾虑男女之防,更不必顾虑外人非议。朕相信爱妃,更相信爱妃的能力。”
这番话,无异于将沈清欢的地位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不再仅仅是“代凤主”,而是真正的“掌局者”。皇帝的绝对信任,让她拥有了“无所不能”的权柄,只要她愿意,她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朝政的走向。
沈清欢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陛下圣明,臣妾定不负陛下所托,为大梁江山,鞠躬尽瘁。”
她知道,皇帝的信任,是她复仇与探寻真相的最佳掩护。她将利用这份信任,将自己的手伸向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去揭露那些被掩盖的真相,去对抗那股足以颠覆大梁国运的黑暗势力。
从御书房出来,沈清欢感受着深宫秋日的凉意,心中却燃烧着熊熊烈火。她已不再是那个冷宫弃妃,她已然是手握重权,听心织网的皇贵妃。皇帝的绝对信任,让她的权力达到了巅峰,这为她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她知道,帝师顾清泉、太子萧誉、乃至隐藏在幕后的黑鸦组织,都将是她接下来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但此刻,她已手握利剑,身披皇权的外衣,洞察人心的玉镯在她腕间,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凤印终究是要有主的。”她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某个心存不满的妃嫔的心声。
没错,凤印,她势在必得。而那些试图阻碍她的人,都将成为她登顶的垫脚石。这场新局伊始,风云再起。而她,沈清欢,已然准备好,掌控全局,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