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一位老人……(1 / 1)

听到刘秘书说出那几个字的时候,李天明感觉心跳瞬间加速,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生在他那个年代,根本理解不了后来年轻人崇拜明星的行为。

但他们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偶像,他们对于偶像的崇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更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伟大领袖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李天明在心里将千古完人周公排在第二。

第三便是刘秘书刚刚提到的这一位了。

三落三起,不改初心,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人。

“王主任,我……先回避一下。”

王作先要打专线,李天明在这里自然不合适。

“刘秘书,带天明同志去隔壁休息一下。”

刘秘书应了一声,和李天明一起离开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李天明又被带到了王作先的办公室。

“王主任,您还有什么指示?”

王作先看着李天明,好半晌才开口。

“我没有指示,不过……首长有。”

首……首长?

刚刚通电话的那位?

李天明下意识地立正站好。

“请首长下命令。”

王作先被李天明的反应逗笑了。

“不用这么紧张,你……回去以后准备一下,首长过段时间要下来调研,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你自己领会。”

别不说啊!

李天明顿时感觉心里一阵痒痒。

不过,他也能理解。

这么大的领导,下乡调研,行程一定要严格保密。

不光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能让领导看到最真实的一面。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天明还有啥不明白的。

李家台子必定是那位首长此行的其中一站。

“天明,保密的话,不用我再强调吧?”

“不用,不用,我保证一个字都不说。”

有机会见到那位老人,李天明此刻激动到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在打颤。

“王主任,您看……用不用我们做些准备。”

“准备是一定的,不过,不许弄虚作假,首长下来调研,为的就是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明白吗?”

“明白,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去吧,物资局的生产任务订单,回头补给你,赶紧回去,记住了,首长下乡调研重要,出口创汇同样重要,两件事,哪个也不能耽搁。”

李天明离开市委大院儿的时候,感觉还晕乎乎的,脚底下像是踩着棉花。

那位老人家真的要来李家台子?

这不是做梦吧?

李天明狠掐了自己一把。

咝……

疼!

是真的!

“天明同志,上车吧!”

这次又是刘秘书亲自开车送李天明回去。

“刘哥,麻烦你了。”

刘秘书笑着摆了摆手,一脚油门,这玩意儿就是比拖拉机快。

啥时候也能弄上一辆就好了。

一路回到村里,李天明第一时间去了电饭煲厂的车间。

“把生产计划拿给我。”

张丽梅见李天明风风火火的,也猜到了又有重要任务。

电饭煲厂的生产任务其实不算重,全年一共两万台,之前的一千台,加上昨天拉走的三千台,已经完成了五分之一。

“这个月再加两千五百台。”

李天明只看了一眼,便把生产计划给反扣在了桌子上。

“多少?”

两千五百台。

这个月按照订单排的计划,已经定下了两千台的产量。

再加两千五……

李天明,你也没拿我当人啊?

每个月两千,这已经是她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总结出来的数据了。

再多,大家伙就得加班。

现在李天明直接翻了一倍多,干啥?

真成周扒皮、黄世仁了?

“做不到?”

张丽梅还真被问住了。

“你做不到,我可以换人。”

李天明要的帮手,不是单纯地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事,而是能独立地解决问题。

“你……”

张丽梅也恼了。

有这么说话办事的吗?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

你才是狗!

“你要是完成了,电饭煲厂的厂长就是你了,到时候,待遇和天生一样。”

如今厂里的事情虽然是张丽梅在管,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李天明也想找个机会把张丽梅扶正,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你说真的?”

“你当我和你闹着玩儿呢?”

让张丽梅做厂长,除了她的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她姥姥家是大鱼淀的。

之前被李学国讹走的三万块钱,李天明虽然强压着何老四等人点头了。

但心里肯定不服气,久而久之,肯定要出乱子。

将张丽梅扶上厂长的位子,也是为了安何老四等人的心。

“记住你说的话。”

说完,张丽梅转身就走。

李天明瞧着,还真感觉到未来女强人的架势了。

有张丽梅在这边盯着,李天明能放下一半的心。

安排妥当,李天明这才进村。

现在地里的活不忙,又有好些人家在忙着盖房子。

当初李天明说的,要让家家户户都住上砖瓦房的话,现如今正在一点一点地应验。

“咋今天才回来?”

李天明连家都没回,先去了村支部。

“王主任找我有事。”

接着把电饭煲订单加了2500台的事,和李学庆说了。

“还加?咱们……能干得出来吗?”

“刚才去了一趟厂里,和张丽梅说了,我在王主任跟前立了军令状,她也得给我立下军令状。”

李学庆闻言点点头:“那姑娘是个有本事的,天明,还得是你会用人。”

谁能想到,一个在镇上大集卖馄饨的小寡妇,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让李学庆去厂里组织生产,这差事他都干不了。

“不过……天明,不是叔多嘴,你和张丽梅还是得……保持点儿距离。”

呃?

李天明听得一怔:“叔,有人说闲话了?”

天地良心,李天明对张丽梅可一点儿都没有别的心思。

充其量是看中她的能力,未来的成就,还有就是……

两人是同学!

能帮一把,就帮上一把。

“也不算是,你……稍微注意点儿就行,有些话要是传到晓雨耳朵里……不好。”

宋晓雨不用担心,自家媳妇儿不是个小心眼儿。

而且,李天明帮张丽梅,宋晓雨不但知道,而且还非常支持。

“行了,不说这个,你心里有数就行。”

李学庆也不信李天明会对张丽梅动心思。

“那个……钱……”

李天明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布包,打开以后,露出了里面的支票。

“这是……”

“支票,拿到储蓄所能换钱,镇上的不行,得去县城。”

李学庆看着上面那一串数字,感觉也有点儿眼晕。

“还得是建厂,这钱来的就是容易。”

容易?

要说这钱来得要是容易,厂里的工人们怕是第一个不答应。

“这钱咋分?”

“交完税再商量,两个厂肯定要留下一部分资金,留多少……电风扇厂这边留一半,电饭煲厂……到时候再和何老四他们商量!”

李天明定下的事,李学庆自然没意见。

“叔,咱们还是开两个账户吧,往后钱越来越多,总搁家里,谁心里都不踏实。”

“是应该想想辙了。”

养殖场、电风扇厂,还有村里账上的钱,如今全都被李学庆收着,具体在哪,除了他,连他媳妇儿和两个儿子都不知道。

可随着钱越来越多,李学庆也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钱丢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也只剩下庄老杆儿那一条路了。

“就按你说的办,等把分钱的事商量好,剩下的钱就存上。”

“还有个事,叔,咱们村的那几条小路,也该修修了。”

王作先虽然没说具体的时间,可想来应该就是最近这些日子了。

不能弄虚作假,可总得让老人家看见李家台子欣欣向荣的一面。

领袖们一辈子就盼着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那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