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悄无声息地覆满京城,楚府的红墙黛瓦裹着银装。苏锦璃坐在暖阁里,看着念安趴在矮几上,用红泥捏着形态各异的小老虎,鼻尖沾着金粉,像只俏皮的小花猫。楚君逸推门而入,玄色大氅上落着细碎雪花,手里还拎着一串冰糖葫芦。
“囡囡,快来尝尝!”楚君逸晃了晃糖葫芦,念安立刻丢下手中的泥老虎,欢呼着扑过去。苏锦璃看着父女俩闹作一团,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可目光扫过丈夫腰间那枚半块虎符时,心头又笼上一层阴霾——铁矿之战虽胜,血莲教余孽却下落不明。
正想着,暗卫匆匆来报,称朝堂之上风云突变。新皇近臣接连上奏,弹劾楚家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楚君逸神色凝重,握紧了腰间佩剑:“定是血莲教残余在背后推波助澜,妄图离间我与陛下。”
次日早朝,楚君逸踏入金銮殿,便感受到满朝文武投来的异样目光。御史大夫率先出列,手中奏折抖得哗哗作响:“启禀陛下,楚家军近日频繁调动,恐有不臣之心!”紧接着,数位大臣纷纷附和,言辞激烈,直指楚家谋反。
楚君逸正要辩驳,却见新皇抬手示意他噤声。陛下神色难辨,缓缓道:“楚爱卿,坊间传言甚嚣,你可有什么要说的?”楚君逸跪倒在地,朗声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异心!这定是奸人构陷!”
退朝后,楚君逸在宫门口被一位老太监拦住。太监神神秘秘地塞给他一张纸条,便匆匆离去。楚君逸展开纸条,上面只有寥寥几字:“小心礼部尚书。”他皱眉沉思,礼部尚书近日确实异常活跃,频频在朝堂上针对楚家。
回到楚府,苏锦璃早已备好了热茶。听丈夫讲述完朝堂之事,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翡翠镯子,思索片刻道:“礼部尚书背后,恐怕还有更大的势力。我们得从长计议,先摸清他们的阴谋。”
念安托着腮帮子,眨着大眼睛道:“爹爹母亲,我也想帮忙!我可以去打听消息!”楚君逸刮了刮女儿的鼻子,笑道:“囡囡乖乖待在家里,保护好母亲,就是帮大忙了。”
深夜,楚君逸乔装改扮,潜入礼部尚书府。他身手矫健地避开守卫,在书房里翻找线索。终于,在暗格里发现了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与西域商人的秘密交易,还有大笔钱财流入一个神秘组织——“幽冥阁”。
与此同时,苏锦璃也没闲着。她以探望太后为名,入宫打探消息。在太后宫中,她偶遇新皇的宠妃柳妃。柳妃看似温婉,实则眼神中透着算计。两人闲聊间,柳妃不经意地提起楚家,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楚家功高震主。
苏锦璃心中警铃大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转移了话题。离开太后宫后,她在回廊处意外撞见柳妃的贴身宫女,正鬼鬼祟祟地将一封信交给一个小太监。苏锦璃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发现那封信最终被送到了礼部尚书手中。
楚君逸与苏锦璃会合后,交换了各自所得的消息。两人推断,幽冥阁极有可能是血莲教的残余势力重组而成,而柳妃和礼部尚书都是他们在朝堂上的棋子,目的是扳倒楚家,掌控朝堂。
为了应对危机,楚君逸开始暗中调集亲信军队,加强京城防备。苏锦璃则带着念安,频繁出入各大臣府邸,广结善缘,为楚家争取支持。念安虽年纪小,却十分机灵,总能用童言童语逗得大臣们哈哈大笑,无形中拉近了楚家与众人的关系。
然而,幽冥阁的动作比他们想象中更快。一日,新皇突然下旨,命楚君逸即刻出征边疆,平定叛乱。楚君逸深知这是调虎离山之计,若他离开京城,楚家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苏锦璃果断决定,由她留在京城周旋,楚君逸则以筹备粮草为由,拖延出征时间。她先是求见太后,以楚家世代忠良为由,恳请太后为楚家说情。太后念及楚家功劳,便在新皇面前美言几句,暂时延缓了楚君逸出征的日期。
与此同时,楚君逸在府中设宴,邀请朝中数位正直大臣。宴会上,他拿出从礼部尚书府找到的账本,揭露了幽冥阁的阴谋。大臣们看后震惊不已,纷纷表示愿意为楚家作证。
幽冥阁见阴谋即将败露,决定提前动手。深夜,一群黑衣人潜入楚府,企图刺杀楚君逸一家。念安被打斗声惊醒,她没有哭闹,而是按照母亲教的,躲在床底,紧紧握着防身的小匕首。
楚君逸和苏锦璃与黑衣人展开激烈搏斗。楚君逸剑如游龙,苏锦璃则以银针为武器,两人配合默契,将黑衣人杀得节节败退。念安看准时机,从床底冲出,将事先准备好的辣椒粉撒向黑衣人,帮助父母制敌。
经过一番苦战,黑衣人被尽数歼灭。楚君逸看着毫发无损的妻女,心中满是后怕,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彻底铲除幽冥阁的决心。
而此时的朝堂,正酝酿着更大的风暴。新皇在柳妃和礼部尚书的蛊惑下,对楚家的猜忌越来越深。一场关乎楚家生死存亡的终极对决,即将拉开帷幕。楚君逸和苏锦璃握紧彼此的手,他们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携手并肩,为楚家,为这来之不易的安宁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