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收到红瑶的消息了(1 / 1)

此刻,巷子里还有不少人也在附近张望。

听到那王氏妓女的话,纷纷嘲笑开来:

“王姨,你都一把年纪咯,就别卖弄风骚了!你家那是什么污秽之地,良家妇女都不屑于去看一眼,还好意思招呼大人去?呸,真不要脸!”

“你的媚眼还是留给我们爷几个吧?玄镜司的大人,根本不吃那一套!”

“就是就是!人家是玄镜司的高官,岂是你这种妓女能高攀得上的?”

王姨也是个泼辣的,张口就骂:“都是下九流的,谁比谁高贵!瞧你们一个个的穷酸样,兜比脸都干净,还想让老娘讨好你们?滚你娘的蛋!呸!”

林倾月本来都已经要走远了,听到后面的嚷嚷声,又顿住了脚步。

她一回头,身后那些吵吵嚷嚷的声音立刻就消停了。

就连最不要脸的无赖,也因为惧怕她身上的官服,怯怯地垂首不语。

林倾月走回到王姨家门口,问:“你叫王姨是吗?你刚才说,要请我喝茶?”

一贯泼辣的王姨,在林倾月审视的目光下,也不禁露了怯:“我,我说着玩的。”

林倾月道:“本官恰好口渴了。”

王姨愣了下,反应过来赶忙侧身,让出门口的位置:“大人请,快请进!”

等林倾月进去之后,王姨得意地扫了一眼那些围观的人群,然后冷哼一声,扭着腰进去了。

有人好奇,身份高贵的女大人,为什么会进妓女家里喝茶?不嫌脏吗?

可不等他们挤到大门口去围观,院门砰的一声关上,阻隔了里面的视线。

王姨家不大,收拾得还算干净。平常出来进去的,都是她的恩客。其他的街坊邻居都嫌脏,连从她门前走过都觉得晦气。

突然招待贵客,她手脚有些忙乱,倒茶的时候杯子都碰掉了一个,幸好林倾月眼疾手快接住了。

“我自己来吧。”林倾月提着老旧的陶瓷茶壶,给自己冲了一杯茶喝了。

王姨眼睁睁地看她了喝下去,没有露出半分嫌弃的神色,不知不觉眼眶居然红了。

“听说玄镜司的大人和别的大人不一样,我原本不相信,但今日我相信了。”

在这个人分三六九等的时代,尊卑刻入了每个人的骨髓。

上层的贵族们和底层的贱民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连踏入这里都绝无可能。贵人宁可渴死,也绝不会走入妓女家喝茶。

林倾月放下了茶杯道:“你弄出那些动静,不就是想吸引我吗?说吧,你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路上的街坊邻居,好奇地看来看去。可碍于她的官服威慑,没人敢轻易搭话。

唯独王姨却屡屡出言邀请,这种不同寻常的举动,肯定带着某种目的性。

林倾月虽然不知具体为何,但还是愿意停下脚步喝一杯茶。

“大人明鉴,奴家确实有事告知!”

王姨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白玉簪子,双手捧给林倾月:“有人托奴家将此物交给玄镜司的林大人。您就是林大人吧?我打听过,玄镜司只有一位姓林的女大人。”

林倾月本来还漫不经心的,可当她的目光落在簪子上时,神色顿时变了。

那是红瑶的簪子!

当初他们在玉石镇时,解决了新婚夜出来闹事的孤魂时,玉器店的老板娘为了感谢他们,就给林倾月和红瑶送了首饰,红瑶收到的就是这个白玉簪子。

林倾月问:“这簪子谁给你的?”

王姨道:“大概十多天前,有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子,突然闯入我家后院。她的腿被打断了,嘴里一直在吐血,看着很吓人。”

“我当时还以为她是走夜路被男人轻薄了、伤害了,还准备帮她去报官。她拉住了我,声称有人在追杀她,求我收留她在家躲一阵子。”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悄悄地过去,趴在院门的门缝上去瞧,就看到十几个凶神恶煞的人在我们的巷子前徘徊……”

那些人一看就不好招惹,王姨当时也没敢出声,想着他们找不到人就会退走。

他们在这条巷子里搜寻了一圈后,没找到人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因为距离不远,王姨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大人,我们看得没错,她肯定就躲在这附近。不过,七街坊地方大、居民多,挨家挨户地找恐怕到明天天亮,都搜查不完。”

“她也是够狡猾的,居然知道往这一带跑!”

“狡猾?哼,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屠刀!把这里都烧了吧。”

那话一出,连他的手下都吃了一惊:“烧了?大人,这里有大大小小近五百座民房,住户上千人。若是纵火,恐怕……”

“宁可错,不可放过!”

隔着一道门缝,王姨只看到那人的脸隐没在一片黑暗里,犹如人间的恶魔。

恶魔竟然打算要烧死整个七街坊的人,只为了抓到那个受了重伤的女人!

王姨赶紧跑回房间,对红瑶道:“我不管你是什么人,现在你必须要离开。那些人太不是个东西了,他们要放火烧了整个七街坊!我们这里住了上千人,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白白送命。姑娘,算我求你了!求你行行好,别连累我们这些可怜人!”

蜷缩在角落里的女子,慢慢地站起来。

王姨撇过头,不敢去看她脸,只能小声地哭泣:“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不用说对不起,你只是做了正确的选择而已。”

她撕下了一片裙摆,蘸着自己的血快速写下几行字,又拔下头上的白玉簪,一并塞给王姨。

“烦请将血书交给玄镜司林姓女大人。”她声音发颤却字字清晰,“这簪子当谢礼,我无人可信又走投无路,只有请托于你,请务必帮忙!”

说罢,红衣女子就拖着伤腿翻过后院矮墙,落地时故意弄碎路边的陶罐,发出声响。

王姨刚攥紧簪子和血书,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又亲耳听到墙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朝着那女子逃离的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