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陛下已应允由长公主移交账簿(1 / 1)

陛下已应允由长公主移交账簿,届时我可尝试从中……”

笵贤开口道。

上千万两银子,笵贤一时也无计可施。

笵彬瞥了一眼笵贤,他知道这是兄长善意之举。

然而等账簿到手后,笵贤的想法恐也会有所改变。

毕竟那两千万两的亏空还悬在头上,等待填补。

别看笵家现今地位不同往昔,但长公主绝不会轻易放过笵贤。

笵彬虽为天下第五大宗师,已无人能敌笵家,但长公主另当别论。

作为君山会的幕后支柱,她同样可以调动一位大宗师,这才是她的依仗。

正因如此,笵彬觉得那2000万两的亏空早晚会出现。

“你刚接手内库,即便内库确实有钱,调拨也非易事。

相较之下,笵斯辙提出的方案更为可行……”

“真要分配名额吗?”

笵贤皱眉沉思。

清北学院的设立将给这个世界带来何等变革,唯独笵贤心中最清楚。

他人难以预见深远影响,而笵贤却已察觉端倪。

他深知清北学院必然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堪称大庆的黄埔军校。

虽目前尚不明显,但未来某一刻,它必将成为决定局势的关键。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名额,都会对世界造成重要影响。

依照笵贤的规划,此类大事必须经过严格筛选,既要考量师生实力与潜力,也要对其品行加以评定。

一旦这类名额落入其他权贵手中,又将引发怎样的后果?

笵贤对此再明了不过。

若是这些位置全都被权贵占据,他们的控制力只会更加稳固。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用着急。

清北学院是我创办的,即使以后由朝廷支持,我也绝不会交给别人管理。

至于师生的数量问题,也不必太忧虑。”

笵彬的目光转向笵斯辙。

“当然不能随便放名额。

如果你把所有机会都敞开,那还有什么价值?到时谁还会珍惜?我们必须有所约束。

比如我们需要招聘二十名教师,那就只放出三个名额。

你觉得那些有权势的人,会不为这三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吗?再比如我们要招收一百名学生,那就只提供十个名额,其余的必须通过严格筛选。”

大师级别的威望!

“这小子,真是懂得稀缺营销!”

笵贤不由赞叹。

相比起笵府的大少爷和二少爷,三少爷笵斯辙总是显得格外低调。

他像是个普通的商人,只不过靠着笵家的背景,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但实际上,这位看似平凡的三少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商业奇才。

饥饿营销这个概念,笵贤只听说过,却不知道如何实施。

他没料到,笵斯辙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

笵彬点头表示同意。

“加上这些礼物,我们还差八百万两银子。

如果全部交给你,你觉得可行吗?”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笵斯辙眼睛一亮。

“大哥,你真的要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

尽管这几年有些经验,但八百万两银子的交易还是让笵斯辙心跳加快。

“没错,就是交给你。”

笵彬再次确认。

身为大宗师,他不能亲自参与,也不能让外人知晓他的意图。

这件事只能由亲近之人完成,而笵斯辙无疑是最佳人选。

“好,我现在就去处理,大哥能给我多少名额?”

“老师三位,学生二十名。”

笵彬答道。

“总共多少人?”

名额数量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笵彬打算招多少人。

如果他计划招募上千名教师和两万名学生,那么家族成员只需按照正常程序入学即可,完全不需要特别优待。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十位教师,初期的学生也只要一两百人。

教育应当从精良开始,而不是追求数量,等学生们学有所成后,再由他们去培育下一代。”

笵彬思路清晰。

招收众多师生并非易事,且容易滋生麻烦,尤其在如今这种局面之下,庆皇的状况仍不明朗,其力量增长迅速,其中必然藏有隐秘。

笵彬分析了两种可能:一是庆皇按照他自己杜撰的武学秘籍修行成功;二是背后有人助力。

经过反复推敲,笵彬认定唯有神妙具备这种能力,毕竟其他势力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而且神妙与庆皇的关系非比寻常。

正因此,笵彬才同意在京都设立清北学院,以便进行早期试验。

另一方面,笵彬计划借此机会弄清楚庆皇的真实情况。

如果庆皇已经与神妙深度合作,那么他的敌人就不仅仅是庆皇一个人了。

这个秘密,笵彬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甚至包括笵贤。

有些事情注定只能自己承担,告诉别人只会增加麻烦。

笵斯辙接到父亲笵彬的指示后,开始着手处理这件事。

他并没有广而告之,而是用笵彬之前收下的钱搭建起了清北学院的基本架构。

在构建这个框架时,由于资金短缺,笵斯辙曾在酒楼借酒消愁。

在醉意中,他向周围的人泄露了清北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名额信息:学生只有百名,教师更是仅有八名。

这些名额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不仅考察实力,还要评估潜力。

即使你已年老体弱,潜能耗尽,哪怕有九品修为也难入彀中,更不用说成为教师。

清北学院的教师还会得到特别优待,能够得到大宗师笵彬的亲自指点。

笵斯辙的做法让人摸不着头脑,外人不明白他的意图,就连笵家内部也充满疑问。

“这小子究竟想做什么?”

笵剑听说后,在吃饭时向笵贤抱怨,如果这件事交给他来办,一定可以悄无声息地解决。

他能想到的办法有很多,但没有一个与笵斯辙现在的做法有关。

“我大哥是大宗师,只要稍微透露一点风声,自然会有银子送上门来……”

笵贤听完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言,接着说:“父亲不必担忧,我弟弟正在钓鱼呢。”

“钓鱼?”

“他虽然放出了消息,但必定会有人听到风声赶过来,不过这些人也会仔细权衡利弊得失。

最终能拿出的银子,终究有限。”

“原来是这样。”

笵剑也是聪明人,但由于身份的缘故,无法像笵斯辙和笵贤那样考虑周全。

等他明白过来,立刻明白了笵斯辙的意思。

笵斯辙不能主动传播消息,以免让别 ** 衡利弊。

他要让别人主动送上银两。

没过几天,就有人按捺不住,前来试探。

笵斯辙与他们交谈一番后,遗憾地告诉对方,自己也无能为力。

虽然这件事完全由他负责,工人都由他招募,招生细则也是他制定的。

关于教师和学生的录用大权,显然并不掌握在笵斯辙手里,而是由他大哥掌控。

但这种说法大概连傻子都不会相信。

如果笵斯辙真的毫无权力,他何必费心与人交涉?直接放弃便是。

实际上,笵斯辙愿意谈判,绝非因为他权限受限,而是因为对方的开价让他不满意。

即便对方试探性地提高了报价,依然遭到了笵斯辙的拒绝。

他对此感到极为愤怒,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应该有人为争夺席位争个头破血流才对。

但现实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少人找他打听这件事,甚至还有人私下讨价还价。

其中,针对一位教师的最高出价仅为十一万两,而学生名额的最高报价则刚刚超过两万两。

这些数字虽然不少,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足够几代人享受生活了。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报价远远低于他们的期望。

三个教师的总成本最多三十万两,二十个学生加起来不过四十万两,总计七十万两银子。

这还不足笵彬所要求金额的十分之一。

笵斯辙反复思考,始终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他直接去找了两个兄长,虚心求教。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些教师的名额对他们来说都稳赚不赔。

对那些大家族来说,一两百万两银子算不上什么,可为什么他们这么小气?”

笵贤听后笑了起来。

“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首先,他们还没有真正看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些人难道连黄埔军校都不懂?

他们更不会理解,清北学院未来的师生意味着什么。

即使有人察觉到了,也无法完全看穿其中的玄机。

“就算花点钱进去问题不大,但进去之后呢?如果大哥不能公平对待,把花钱进来的人另眼相待,那这些钱岂不是白花了?即便大家族再想要这些名额,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毕竟他们手里的每一分钱都不是随便得来的。”

对权贵来说,小钱可能不算什么,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两银子,对哪个家族而言都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家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

仅凭笵斯辙提供的这些信息,别人怎么会轻易屈服?

“那怎么办?”

笵斯辙愁眉苦脸地问。

“总得有人站出来做个榜样,让他们知道你能做决定。”

笵贤建议道。

“说起来容易,谁会同意?”

笵斯辙苦笑摇头。

少了整整八百万两银子,就算是一个学生的名额,也需要至少十万两。

谁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配合他们演戏?

“你可以让人给二皇子府送封信,我相信他会给笵大宗师几分面子。”

笵彬说道。

笵彬的话音刚落,不仅是笵斯辙,就连笵贤也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二皇子?”

他们刚回到京都时,就曾经与二皇子有过一面之缘。

“兄长,你那时就已经开始筹划了吗?”

笵贤惊异地问道。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