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路绿灯(1 / 1)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一个又一个的噩耗,如同连环的重磅炸弹,接连不断地在他的办公室里炸响!

“秦总!不好了!我们从香港高薪聘请的最佳美术指导的黄文英老师的团队,也集体解约了!他们说,风行资本的叶总亲自出面,打包将他们整个团队,都挖去了一个叫灵境探秘文化工作室的地方!”

“秦总!出事了!国内最顶尖的,数字王国特效团队,刚刚也通知我们,因为档期冲突,无法再承接我们《权倾天下》的后期制作了!我听说像素软件的刘云,给他们开了价格,让他们给一款名叫《诛仙online》的游戏,做开场cG!”

“秦总!我们原计划合作的几大门户网站和电视台,刚刚都单方面通知我们,他们所有的黄金广告时段,都被风行资本,以一个高出市场价百分之三十的价格,给全部提前买断了!”

“他们现在铺天盖地,全都在为唐人的《步步惊心》和像素的《诛仙online》,做预热宣传!”

一个又一个的电话,如同最锋利的刀子,一刀一刀,将秦明远那张原本还充满了得意与自信的脸,割得鲜血淋漓!

釜底抽薪!

这是彻彻底底的,釜底抽薪!

他那个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公司门面的S+级项目《权倾天下》,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人抽干了所有的骨血,彻底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

“徐——韬——!!!”

秦明远发出咆哮,他双眼赤红,将办公桌上所有的文件,狠狠地扫落在地!

他气得浑身发抖,暴跳如雷,再也顾不上任何体面。

直接冲出了办公室,疯了一般地冲向了顶楼的董事长办公室。

韩三爷的私人书房内,檀香袅袅。

他正悠闲地品着一杯顶级的武夷山大红袍,听着秘书汇报着恒江那边“一切尽在掌握”的好消息。

就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秦明远“砰”的一声粗暴地撞开!

“三爷!三爷!出大事了!”秦明远披头散发,脸上充满了愤怒与屈辱。

韩三爷看着他这副失态的模样,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闪过不悦。

“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然而,当他听完秦明远那颠三倒四,充满了震惊与愤怒的汇报后。

他那张一向古井无波,仿佛能掌控一切的脸上,也露出了凝重!

他怎么也想不到!

徐韬那个年轻人,在遭遇了如此巨大的危机之后,非但没有在恒江那片泥潭里,与赵凯进行任何无谓的纠缠。

他竟然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在京城,在他韩三爷的大本营里,掀了他的桌子!

这一刀,插得他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他拿起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按动着。

电话接通。

韩三爷声音冰冷。

“赵凯。”

“恒江的事情,暂时停一停。”

他顿了顿,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后面那几个字。

“你,立刻给我滚回京城来!”

正在恒江市某个高档酒店的套房内。

搂着两个年轻女模特,悠闲地喝着红酒,等待着徐志山公司彻底破产消息的赵凯,在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他握着电话,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后背!

他知道,出事了。

韩三爷那通打给赵凯的电话,如同一道来自京城的最高指令,瞬间扭转了恒江市所有的风向。

第二天上午。

那些之前还以各种合规理由,将“华夏数字文娱港”项目审批流程死死卡住的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建委,突然以前所未有的超高效率,联合下发了正式的批复文件。

文件里,对文娱港项目给予了最高级别的政策肯定和支持,一路绿灯。

之前所谓的“与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冲突”,被解释为技术性误解,已澄清。

所有行政阻力,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紧接着,恒江市政府方面,也立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正式对外公布了“新经济开发区”基建工程项目的招标结果。

由徐父徐志山的公司牵头,联合了江阳家的公司以及赵建国等多家本土企业的“联合竞标体”,毫无悬念地拿下了“华夏数字文娱港”一期工程的核心承建权!

消息传出,整个恒江市的建筑行业,都为之震动!

徐志山和他那家刚刚成立不久的建筑公司瞬间声名大噪,成为了所有人都羡慕和仰望的对象。

所有人都知道,抱上了文娱港这条大腿,徐家的未来将是不可限量的星辰大海!

当晚,徐家小院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一场盛大的家宴,正在举行。

徐志山喝得满脸通红,意气风发,他拉着每一个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己未来的宏伟蓝图。

“老江!老赵!看到了吗?!”

他一手搭着江阳的父亲,一手搂着建材商赵建国的肩膀,舌头都有些大了。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等咱们把文娱港这个项目干成了,下一步,我的目标是进军真正的房地产开发!”

“我要在恒江,建最高档的写字楼!建最豪华的别墅区!打造一个属于我们徐家的,百亿地产帝国!”

江阳的父亲和赵建国等人,纷纷笑着举杯,恭维着这位恒江市新晋的建筑大亨。

母亲任婉莹和江阳、许建等人也都在一旁,为徐家取得的巨大成功,由衷地感到高兴。

然而,在这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只有徐韬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脸上虽然也带着微笑,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闪过不易察察的凝重。

他敏锐地发现,自己的父亲,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大起大落的成功和危机之后,心态已经有些失衡了。

他的野心,正在以一种近乎失控的速度,疯狂地膨胀。

他依旧沉浸在传统实业的成功逻辑里,对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对于那充满了刀光剑影的资本运作的复杂性与凶险性,认识依旧远远不足。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这次能从赵凯的陷阱中死里逃生,甚至反过来拿下这个项目,背后是自己的儿子,在京城进行了怎样一场生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