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3年,春四月,北平城。
晨曦初露,天边泛起鱼肚白,整座城池早已被肃穆而热烈的气氛笼罩。皇宫正殿——勤政殿前,九重玉阶铺就猩红锦毯,两侧甲士肃立,金戈映日,旌旗猎猎。鼓乐齐鸣,号角悠长,回荡在北平城的每一个角落。今日,是吴权登基称帝之日,一个新的王朝即将诞生。
吉时已至,礼官高声宣唱:\"吉辰到——请陛下登坛受命!\"
刹那间,钟鼓齐鸣,乐声震天。吴权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腰悬天子剑,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缓步登上祭天台。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目光如炬,扫视群臣,威仪尽显。
祭坛之上,华歆高声宣读即位诏书:
\"朕承天命,以皇戚之身(吴权娶了汉章帝之女,汉献帝姐姐刘婉为妻,是为汉末东床驸马),继汉统绪,受万民拥戴。今即皇帝位,名昭武帝,国号仍为'汉',以昭正统。为别蜀汉,外称'吴汉',亦号'北汉'。改元'北兴',以彰新朝气象!\"
诏书宣读完毕,吴权接过传国玉玺,高举过顶,向天地神明宣告:\"朕,汉昭武帝,今日承继大统,愿天佑我朝,国祚永昌!\"
群臣山呼万岁,声震九霄。北平城内,百姓纷纷跪拜,高呼\"万岁\"。自此,一个新的王朝——北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祭礼已毕,吴权率文武百官回到勤政殿,随仕华歆宣读官职任命和勋受:
首先从宗室方面开始安排:将汉章帝的女儿、汉献帝的姐姐刘婉立为皇后,蔡琰、秦媛、张宁则被封为皇妃。接着,立刘媛所生的儿子吴博为世子,封蔡琰所生的儿子吴浩为辽王,张宁所生的儿子吴雄为燕王,秦媛所生的女儿吴兰为昭仪公主。
此外,还册封了亲弟弟吴恒为北平王,让他主管全国的情报和密探工作;族弟吴俥则被封为昌平王,负责宗正、皇产、国宴以及勋受等事务。
封荀彧为太傅、太保,辽阳候,辅佐皇帝管理全国政务;贾诩为少傅、少保,安平侯,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事;二人有上殿不参君,下殿乘宫撵的权力,出行配有半朝銮驾。
封邴原为尚书丞相,襄平候,掌领尚书省;盖勋为中书丞相,掌领中书省;华歆为门下丞相,掌领门下省。蔡豹为吏部尚书,陈琳为礼部尚书,吴芝为户部尚书,田豫为兵部尚书,枣抵为工部尚书,管辂为刑部尚书。
羊衜为监察御史;贾和为枢密院使;公孙婷为内卫统领,巾帼将军,并配以副将吕雯、袁杏,二人结为校尉之职;士孙瑞为商务院掌院;管辰为太学院掌院;管贡为文政院院长;卢毓为军事学院院长;皇普谧为医院院院长;马钧为工学院院长兼匠作大监;然人为理藩院掌院。
沮授为掌席军师,郭嘉为副军师,二人掌管军师府及各军军师、谋士。
徐晃为忠武大将军,中山侯;徐荣为检校大将军;童飞为禁军统领,奋威将军;典韦为虎贲将军,平乡候;白善为近卫统领,武卫将军,配以副将廖化,为武威将军。
管亥为镇北将军,阳乐候,领飞熊军,携副将杨凤、白饶,镇守北部草原;太史慈为镇中将军,汉亭侯,领黑虎军,携副将楼班、唐錿,镇守幽州;张辽为镇西将军,领飞豹军,携副将王方、阎行,镇守并州;张合为镇东将军,领飞虎军,携副将杜远、毋丘俭,镇守东莱;赵云为镇南将军,领飞羽军,携副将崔勇、柯比能,镇守冀州。管承为伏波将军,携副将管统,率领水师驻守渤海。
地方上,封董昭为平州刺史,鞠义为平州都督,率副将樊虎、孙轻,领先登兵,驻守襄平;封李乐为幽州刺史,牵诏为幽州都督,率副将张南、管虎,领白马兵,驻守涿郡;封吴夲为并州刺史,张燕为并州都督,率副将步度根、宋宪,驻守太原;封王匡为冀州刺史,张绣为冀州都督,率副将刘武、吕悦,驻守巨鹿。
其余五十六郡太守、司马,皆按此制分派,不在详细叙说,唯命以确保地方稳固。
册封仪式结束后,昭武帝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彻整个宫殿:“今日朕登基立国,这一切都离不开诸位爱卿的辅佐和支持。在此,朕要向诸位爱卿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每一位大臣的身上,继续说道:“希望众卿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我北汉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让我北汉的国运长久,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群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愿我北汉国运昌隆!”这声音如同雷鸣一般,在宫殿中回荡,久久不散。
紧接着,鼓乐声再次响起,礼炮也同时鸣放。那震耳欲聋的声音,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北汉王朝的诞生。
而此时的北平城内,万民欢腾。人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彩旗飘扬。
随着北汉王朝的正式建立,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