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西关的一家茶楼里。
赵小丽坐在靠窗的位置,对面坐着三位昨天被她列入“婉拒”名单的客商。
她直接摊开了自己的底牌。
“三位老板,非常抱歉,这次可能无法与各位达成合作。”赵小丽的语气诚恳,直视着对方,“这不是‘初见’的傲慢,而是我们的责任心。”
“这是我们工厂目前最真实的生产能力,包括我们的工人数量、设备情况和熟练工人的工时。我们核算过,以我们现有的能力,如果接下秋交会上所有的意向订单,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的延期。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润,砸掉自己的信誉,更不能耽误各位老板的生意。”
她站起身,对着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初见’刚刚起步,我们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时间成长。我向各位保证,等到下一季,我们的产能扩大之后,一定会优先为各位供货,并且会在价格上给予最大的诚意。”
半晌,那位之前在门口鼓励过她的香港客商,率先笑了起来。
“赵小姐,你坐,你坐。”他摆了摆手,“生意做不成,朋友还可以做嘛。你这个女仔,有意思!讲实话,够胆色!我中意!”
他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我叫李嘉伟,在港岛和南洋做一些成衣批发的生意。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在羊城有什么麻烦,可以打我电话。”
另外两位客商虽然有些失望,但也对赵小丽的坦率多了几分好感,纷纷表示理解,约定下一季再谈。
送走客商,赵小丽回到骑楼小铺,把事情的经过一说,赵淑芬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的成长,比签下多少订单都让她高兴。
随着订单的敲定和后续流程的展开,赵淑芬深刻地意识到,光靠她们母女俩,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摊子。特区还有豹哥,羊城是真没人!
她们需要人手,尤其需要一个既懂羊城本地人情世故,又精通外贸流程的“大管家”,来帮她们处理日益繁杂的事务。
这件事,赵淑芬拜托了标叔。
标叔在十三行混迹多年,人脉广,很快就介绍了几个人过来。
第一个,四十来岁,一开口就把未来的蓝图画得天花乱坠,可一问到具体怎么做,就支支吾吾,全是空话。
赵淑芬只聊了十分钟,就客气地把人送走了。这是个只想来摘桃子的投机分子。
第二个,倒是看着老实,自称之前在国营单位管过仓库。可当赵淑芬问他对出口报关、信用证结算这些流程了不了解时,他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羊城人才济济,但想找到一个既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简直难如登天。
千里之外的红星市,赵大刚却已经等不及了。
为了完成那张“军令状”,他几乎是红着眼睛,砍出了自己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招兵买马!
“红星服装厂(汇川联盟)高薪诚聘熟练缝纫女工!保底工资五十元,另有计件奖金,上不封顶!包一顿午饭!欢迎下岗纺织姐妹们前来报名!”
五十块的保底工资!
这个数字,在1988年的红星市,不亚于投下了一颗炸弹。市里效益最好的国营厂,正式工一个月也才七八十块。
消息一出,整个红星市都轰动了。
第二板斧:校企合作!
赵大刚亲自跑了一趟市里的技工学校,找到了校长,拍着胸脯承诺,愿意和学校建立一个服装专业的定向培养班。厂里出老师傅去讲课,学生毕业后,只要考核通过,直接进厂当正式工。
这对于正在为学生毕业分配问题发愁的技校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三板斧:技术革新!
赵大刚拿出账上几乎所有的利润,又咬牙从信用社贷了一笔款,凑够了一笔巨款,通过之前展会上的关系,从外地购入了两台全新的高速缝纫设备。
这三板斧砍下来,沉寂已久的红星市,被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
但与此同时,“汇川”的资金链,也瞬间被拉到了断裂的边缘。
夜深了,赵大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一个人坐在桌前,面前摊着一本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支出。
工人的工资、买布料的钱、贷款的利息、新设备的货款……每一笔,都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李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
赵大刚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对着账本发愁。
李娟转身回了隔壁的休息室,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一个用干净手帕包裹得整整齐齐的小铁盒。
她将铁盒放在丈夫面前,轻轻打开。
里面,是一叠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有大团结,也有五块、两块的,都是些零钱。在钱的旁边,还静静地躺着一枚小小的、样式有些老旧的金戒指。
“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私房钱,还有……我妈给我的嫁妆。”
“不多,但你先拿去应急。”
赵大刚看着那个小铁盒,看着那枚他都快忘了的嫁妆戒指,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快……快去洗把脸,趁热把面吃了。我给你卧了两个荷包蛋,还给你炖了鸡汤,在灶上温着呢,给你补补。”
说完,她就跑出了办公室。
几天后,一封从红星寄来的厚厚的家书,送到了羊城的骑楼。
“……招工很顺利,来的都是熟手,上机就能干活……”
“……新机器也订好了,听说是日本进口的,可快了!就是有点贵……”
“……钱的事你们别担心,我跟李娟都商量好了,家里有我……”
在信纸的最后,是几行清秀隽永的字迹,和赵大刚的狗刨字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嫂子李娟写的,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母女在外,务必保重身体,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赵小丽看着信,看着哥哥那笨拙的汇报,看着嫂子那句温柔的叮咛,笑着笑着,眼泪就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赵淑芬从女儿手里拿过信,看着那句“家中一切安好”,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温暖的笑容。
这个家,彻底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