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国产车(1 / 1)

梁槐的助理和于海棠识趣地没有坐下,分别站在何雨柱和梁槐身后。

“梁先生对我们内地的哪些事物感兴趣?打算投资哪个领域?”

何雨柱问道。

“我对不少东西都感兴趣,不过对其中的风险还不太了解。

何先生身为内地人,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些。”

“还请您给我说说。”

“您尽管问吧。”

何雨柱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

“我之前调查过内地的情况,目前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汽车行业。”

“能买得起车的人不多,而且大多都是进口车,国产车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

“另外,计算机方面也是进口为主,这两项是我比较关注的。”

“不知道何先生有什么建议?或者是否也有类似的想法?如果有,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港岛虽然人口不少,但土地面积有限,开设工厂不太现实。

而内地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开办工厂相对容易,只要资金到位即可。

相较于港岛,在内地设厂的成本更低。

梁槐觉得何雨柱见解独到,与他合作风险会小很多。

做生意的人都希望降低风险。

提到汽车,何雨柱不由想起了未来的国产车。

即使六十年后,国产车也无法与进口车相提并论。

即便如此,很多人仍希望能支持国产车,只是性价比普遍不高。

在这方面,五菱算是不错的选择,质量耐用。

若现在开始制造汽车,凭我的经验,或许真能让国产车有所突破。

甚至可能改变未来人们对国产车的看法。

当前的汽车设计过于普通,如果采用未来流行的炫酷风格,一定能畅销。

不仅是面向大众的经济型轿车,高端跑车、商务车等也可以尝试。

比如十代雅阁、2015年的福特野马,以及2019年的奔驰G级,这些车型的设计都非常出色。

车标同样重要,后世许多人认为玛莎拉蒂的车标最好看。

但既然玛莎拉蒂已经存在,自然不能直接借用。

我们需要设计一款全新的、美观的车标。

---

先不谈性能,单论外观,就足以吸引消费者。

无论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经济型轿车,还是针对高端市场的跑车、商务车,都可以涉足。

像十代雅阁、2015年的福特野马,以及2019年的奔驰G级,这些车的外观都非常出色。

车标的设计也不能忽视,后世许多人认为玛莎拉蒂的车标最美。

但由于玛莎拉蒂已存在,我们必须另起炉灶,打造一款独具特色的车标。

现在自己的名声已经打响,商品销售不成问题,完全无需担忧滞销。

对于造车技术,可派专人学习,亦或自行摸索后再交予他人完成。

当然,直接聘请国外工程师也是可行之策。

“我对汽车行业很感兴趣。”

何雨柱笑着说道。

“当下国产汽车确实不尽如人意,远不如进口车型畅销。”

梁槐接话。

“若要涉足汽车领域,车身设计必须按我的思路来,必定比现有车型更吸引人。”

“至于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国内尚不具备足够实力,但我们可以通过高薪吸引海外人才。”

“不过,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听罢何雨柱所言,梁槐点头称是:“车身按您的设想打造无妨,技术层面引进外籍专家亦无问题,只是未知的风险……”

梁槐最为顾虑的正是这一点。

他不清楚造车过程中的潜在风险究竟有多大。

“风险不必在意,于我而言根本不存在风险。”

何雨柱淡然一笑,对商业风险毫不在意。

只要资本运作得当,不触及底线,无论进入哪个行业,都不会太糟糕,即便稍逊色,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弥补一切,扭转局势。

只要广告宣传到位,就不必担心无人问津。

铺天盖地的广告铺展开来,想避开都难。

从未来穿越而来的他,深知吸引目光的重要性。

一旦被注意到,人们便难以忽视。

仔细一看,客户自然就来了。

大部分人都有从众心理,或是攀比心态。

看到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拥有。

关于汽车制造完成后的事宜,何雨柱早已胸有成竹。

目前仅剩汽车尚未启动生产。

没有风险?梁槐心中疑惑。

世上真有这样的无风险之事?

抑或是何雨柱已有应对风险的方案?

定然是后者。

以何雨柱超前的眼光,想必已找到解决之道。

梁槐暗自思忖。

与梁槐的想法一致。

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何雨柱在当下社会的见识无疑超越常人。

简而言之,便是有长远眼光。

别人走过的路,梁槐也尝试了一次,结果却碰了壁。

他是怎么失败的?又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这些问题,何雨柱心中早已明了。

即便自己尚未积累到如今这般雄厚的实力,何雨柱依然能巧妙避开潜在的风险,稳步前行。

更何况,他现在手握充足的资源。

有了足够的资本,事情变得轻而易举。

加之当前创业受到政策鼓励,还能获得国家扶持,这无疑让一切更加顺利。

“梁先生打算持有多少股份?”

何雨柱问道。

想要增加持股比例,梁槐就得相应增加投资金额。

提出制作汽车想法的人是他,否则何雨柱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深入思考这些。

若非如此,梁槐根本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既然梁槐有此提议,何雨柱自然要询问他的具体想法。

若是谈判破裂,何雨柱也有独自发展的能力。

毕竟他并非缺乏这样的实力。

双方达成共识后,便可携手共进。

在何雨柱看来,金钱不过是一串数字罢了,赚多赚少已不再重要。

“我计划占据49%的股份,剩下的51%归您所有,董事会也由您主导。

请注意,这里指的是我个人持股,并非代表港岛梁家。”

梁槐语气严肃。

听到这句话,梁槐身后的助理心中一震。

这是怎么回事?梁先生想单飞?要抛开梁家 ** 发展?

虽然目前梁家由梁槐掌舵,但他若执意单干,恐怕会引发家族内部不满。

何雨柱眉头微蹙,不明白梁槐的真实意图。

这样一来,梁家其他人若知情,梁槐怕是难逃议论指责。

在这个阶段,名誉至关重要。

一旦受损,将直接影响旗下资产。

梁槐身为梁家的掌权者,怎会不懂这一点?

何雨柱满腹疑惑。

看到何雨柱皱眉,梁槐笑着解释道:“关于造车项目,我希望与您合作,我们两人单独开展业务。

不过,我们的合作不仅限于汽车行业,还包括其他领域,而那些领域则是以梁家与您的名义共同参与。”

听罢,助理的心情逐渐平复。

看来梁槐并无背弃梁家之意。

“可以。”

何雨柱点头同意。

何雨柱接着说:“造车初期肯定不会赚钱,首先得造出车,打响名声,最后才有可能盈利。

要是你跟我单独合作的话,资金方面...”

他话没说完,意识到这样说可能有些直接。

梁槐接过话头:“何先生,您打算投入多少资金?”

“两个亿人民币。”

何雨柱平静地伸出两根手指。

当时的两个亿人民币价值巨大,相当于未来五六十年后的两百亿。

从租地建厂、购买设备、招募工人到聘请专家(如李、赵等人),每一步都需要大笔开销。

此外,造车后的宣传推广同样需要巨额投入,尤其是电视和广播广告。

“两个亿...”

梁槐震惊地呆住了。

她原本以为两人合作的投入也就几千万元港币,没想到竟是两个亿人民币。

若想占股49%,她得拿出近一亿人民币。

“并非一开始就需这么多钱吧?”

梁槐试探着问。

“这是我的总预算,并非一次性投入。”

何雨柱点头回应。

梁槐恳切地看着何雨柱:“能否分步投入?我暂时凑不到这么多钱。

但我有信心在汽车上市前攒够一亿。”

何雨柱笑着点头:“可以。”

随后,两人讨论了其他行业的合作可能性。

何雨柱让于海棠起草汽车合作合同并打印出来,梁槐的助理随同离开。

合同需严谨对待,“汽车怎么命名?”

梁槐坐在何雨柱身旁询问。

办公室只剩他们两人,她毫不拘谨。

“还没想好,你有何建议?”

何雨柱反问。

“叫雨槐汽车如何?你的名字加我的名字。”

梁槐眨巴着大眼睛期待地看着他。

“还是叫新槐汽车吧,‘新’代表新通公司之心,‘槐’是你的姓。”

何雨柱摇摇头提议。

“可是雨槐更好听啊。”

梁槐撒娇,随即意识到失态,端正坐姿,却仍觉脸颊发烫。

“那就叫雨槐汽车。”

何雨柱清咳后答应。

梁槐兴奋地抱住何雨柱手臂,旋即意识到不妥,立刻松开。

不久,于海棠和助理返回,见二人同坐未多言,只低头继续工作。

“何总,梁助理,这是初步合同,其他还需时间完善。”

于海棠递上文件。

何雨柱和梁槐审阅后满意点头,便让助理们抓紧完成剩余合同。

\"好的。\"于海棠答应了一声,带着梁槐的助理再次离开何雨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何雨柱和梁槐两人。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梁槐心慌得像小鹿乱撞,赶紧低下头,不敢直视何雨柱。

下班后,秦淮茹去了市场,买了只鸡和一些花生瓜子。

买完东西,她直接回了四合院。

进了前院,秦淮茹把花生瓜子送到了三大爷家:\"三大爷,这是给您买的花生瓜子。\"她把一袋花生和瓜子放在桌上。

三大爷的目光却没在瓜子和花生上,而是盯着秦淮茹手里的鸡。

\"这只鸡是你的?\"三大爷问。

\"没错,这是准备送给一大爷的,现在棒梗儿是他干孙子,总得表示一下吧。\"秦淮茹笑着说。

\"这样啊,明白了。\"三大爷点点头。

他立刻决定等下去一大爷家蹭饭,非吃那只鸡不可!

棒梗儿能认一大爷为干爷爷,三大爷功不可没。

三大爷过去吃顿鸡又怎么了?再说,这鸡看起来至少五六斤重,就算干炒,一大爷家也吃不完。

\"那我先走了,三大爷您坐着休息。\"秦淮茹说完,提着鸡转身朝中院走去。

她不知道棒梗儿是否已经回来。

如果没回来,今天就去不成一大爷家了。

只能等棒梗儿回来,带上他一起再去。

棒梗儿不到场不合适,还不如不去。

刚进中院,她就看见棒梗儿坐在家门口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