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方(1 / 1)

但她害怕何雨柱察觉,话一出口就移开了目光,生怕被他看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何雨柱没想到秦淮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但见秦淮茹并无异样,以为只是随口一提。

\"你已经有三个孩子了,还羡慕我有两个的?\"

\"不一样啊,孩子越大越不讨人喜欢!像曦曦这么大的最好了。

太小了麻烦,太大又不听话。

我们曦曦最可爱了!\"

曦曦一听秦淮茹夸自己,十分开心。

何雨柱笑着说道:\"曦曦,跟秦阿姨说再见,我们要走了!\"

\"好的爸爸!\"小曦曦站起来,乖巧地说:\"秦阿姨再见!\"

\"再见,曦曦!\"

接着,何雨柱带着曦曦,又去了大领导那里。

大领导如今完全清闲了下来。

以他的地位,连普通朋友都没有,生活显得有些乏味。

何雨柱最近比以前更忙碌了。

过去每隔十天半个月才来看一次,现在一个月也难得来一趟。

但大领导很体谅他,毕竟当初正是大领导一直催促何雨柱出去闯一番事业。

见到何雨柱带着曦曦来访,大领导和张姨都非常开心。

大领导一听何雨柱有事相求,便让张姨带曦曦离开。

\"柱子,有什么事?\"

何雨柱又将事情详细说了一遍,随后说道:\"我想请您帮忙向上级反映一下,让他们发布一个悬赏令。\"

\"柱子,这不是小事,你有没有考虑到成本问题?\"

大领导反问。

何雨柱听完微微一笑,说:\"这不就是我来找您的原因嘛!\"

大领导闻言笑了,说:\"这项工作相关部门本来就非常重视,我可以帮你说说。\"

\"不过,怎么感觉你们大院里神秘的事情特别多啊?\"

\"确实如此,这些年没少遇到各种奇怪的事。

就前几天,院里有个婆婆为了阻止儿媳再婚,在家里设了灵堂,还吓唬孩子,逼儿媳改变主意。\"

\"有这样的事?\"

大领导摇摇头,如今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这种封建思想竟然还未完全消失。

\"您位高权重,虽然关心基层,但毕竟不常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类事情在我们大院还有很多。\"

\"柱子,我都想搬到你们大院住了,你觉得行不行?\"

何雨柱听后感到十分惊讶。

实际上,大领导这样的人物年纪大了之后确实有些麻烦,以前工作时为了减少麻烦,他几乎不交朋友,亲戚也很少往来。

退休后,无论是过去的下属还是同事,生活中的交集少了,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可以说话的人。

像何雨柱这样无论自己身处何位,都不离不弃的老友,实在不多。

\"我觉得没问题啊!曦曦现在很少回家,可以把她的房间收拾出来给您。

她回来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住。\"

“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不会,我平时时间有限,有空还能帮忙接送曦曦,陪她玩,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你小子,是不是专门在这儿等我?要是这样,你得给我们开工资!”

“没问题,能给你们开工资是我的荣幸!这样吧,一个月五百块,包吃包住,如何?”

“哈哈,行,就这么定了!”

虽然大领导表面上像是开玩笑,但实际上早就有了这个念头。

这么多年,他听何雨柱讲述大院里的故事,起初只是觉得有趣。

退休后,反倒开始羡慕起大院的生活,不管是争吵还是钩心斗角,都让生活更生动。

不像他自己,每天只能独自听音乐、看书、写字,连个可以聊天的人都没有。

这时,张姨估计谈话差不多结束了,带着曦曦回来了。

听到大领导的提议,她立刻表示支持。

何雨柱也不啰嗦,马上给阿华打电话,让他安排车辆和人手来搬家。

作为师父交代的任务,阿华自然全力以赴。

不到一个小时,两辆卡车、二十多人浩浩汤汤地赶来了。

大领导一看,心里感叹:这阵势!

他知道何雨柱能力不错,但没想到对方随口一说,就能召集这么多人。

阿华办事很靠谱,还特意安排了秦淮茹和其他几名女员工。

这让原本担心男人们会把东西弄坏的何雨柱彻底放心了。

“柱子,不用这么多人,把日常用品搬些过去就行,再带上画画的东西。”

\"这事就交给我吧,让张姨安排他们就行。\"张姨在一旁附和:\"两位男士就别参与会议了。

柱子,你带大领导先回大院吧,这边有我看着就好。

对了,这位秦**,是不是你以前常说的那位?\"

秦淮茹一听提到自己,立刻跑过来。

何雨柱说道:\"秦淮茹,大领导肯定认识,以前常去我们钢铁厂,这位张姨,是他的夫人。\"

\"大领导好!张姨好!\"

\"秦**,别拘束,以后我搬进你们大院,还得麻烦你们多关照呢!\"

大领导一向平易近人,如今退居二线,更显随和。

\"您这话说得可真客气了。

不说您本就是我们的领导,单凭柱子的关系,谁敢不尊重?柱子可是咱们大院的小霸王!\"

\"哈哈,柱子,听见了吗?看来你在外面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大领导,您就别取笑我了。

等您到大院就知道了,我的人缘其实挺好的!\"

秦淮茹见大领导误会了,急忙解释:\"大领导,是我失言了。

我说他是小霸王,绝非说他霸道,而是他行事坚持原则,有时甚至有些固执,所以大家对他有些敬畏。\"

\"原来如此!我就知道嘛,我看重的人怎么会是那种人呢!\"

大领导颇感欣慰。

他一直认为何雨柱是他发现的人才,自然不希望何雨柱走上歧路。

之后,两人乘坐大领导的专车先行回到大院。

秦京茹还未离去,看到何雨柱时格外高兴。

此时于海棠不在场,她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但没料到何雨柱还带了其他人回来。

何雨柱简单介绍了他们,然后让秦京茹把何雨水的东西收拾好,再把家里的两床新被褥送过去。

大领导平时不太做家务,刚搬过来,也想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便拉着何雨柱一起帮忙整理。

等秦淮茹他们带着东西过来时,何雨柱的房间已焕然一新。

张姨是第一次来到大院,尽管通过何雨柱的描述对许多重要人物有所了解,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真人,因此一一认识了。

大院里的老大爷们听说大领导来访,纷纷出来迎接。

大领导与老大爷和老二爷其实很熟悉,当年他们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曾获年度先进荣誉,也是由大领导亲自颁奖的。

如今再见,两人显得格外激动,像小学生一样汇报退休后的近况。

大领导微笑着倾听,这些人都曾是他直接管理的员工。

忽然,他的目光停在老三爷身上,“这位是老三爷吧?”

尽管老三爷并非钢铁厂职工,但几个子女都在厂里工作,所以他对大领导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

得知大领导认得自己,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领导您好,真没想到您还记得我!别叫我三大爷,就叫我老阎就好!”

“那就叫老阎吧,我年纪应该比你大。

怎么会不知道呢?柱子常跟我提起你们,你们三位可是大院的主心骨。

我搬过来后,可就仰仗你们了。

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老三爷忙道:“哪敢啊,您一来,我们岂不是要靠边站了?以后听您的!”

“这可不行,我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的,而且也只是想在这儿图个热闹。

你们若太客气,我倒没趣了。

老易,你说是不是?”

大领导转向老大爷易中海。

众人表示愿意以邻居相处,不再拘泥于称呼。

虽然大领导地位尊贵,但他们并不想放弃“大爷”

的身份,尤其是老二爷,这些年在大院地位低落,如今看到转机自然不会错过。

大领导与几位大爷聊得愉快,又问老三爷:“老阎,你觉得我租柱子家的房子,该付多少租金?”

老三爷算了算说:“二十一个月,现在市价就是这个数!”

“这么便宜?我听说你租给两个儿子时可是八十一个月!”

老三爷一听,脸微微发红。

一大爷和二大爷都忍不住笑了。

三大爷家有两间临建房,阎解放、阎解旷和阎解睇都想搬回去住。

于是三大爷提议竞价,由孩子们匿名出价,价高者得,他则可以收房租。

三个孩子各有心思,最后阎解放和阎解旷私下商量好,给出了远高于市场价的80元房租,最终胜出,搬进临建房。

三大爷没想到这事连大领导都知道了。

原来大领导退休后闲来无事,常找何雨柱聊天,分享大院里的各种趣事,像这次出租房的事自然也不会被忽略。

三大爷虽是知识分子,但很快镇定下来解释说:“家里孩子多,三间房只够两间住,确实为难。”

大领导问:“那你设这个规矩,目的是想让有条件住的人不愿住进来吧?”

三大爷有些心虚,他知道条件最差的是阎解曦,最后正是阎解曦没能住进去。

但他没有直接承认,只是说:“结果挺好,大家都接受了。”

一大爷心想,这哪叫好,当时阎解睇哭得很伤心,后来还是大妈把她接回家,安慰了很久,还给了她一百块钱。

大领导笑了笑不再追问。

他明白,无论何时总会有些复杂的事情,不能全盘解决。

“老易,你觉得我该付多少房租合适?”

一大爷想了想说:“三十块比较合适。

而且我觉得您最好跟柱子家一起吃饭,这样省得单独开火,每个月再给些伙食费就行。”

“老易,还是你考虑周到,我也这么想。

那么加起来,多少合适呢?”

\"如果没有特别的饮食需求,你们家两口人加上一个司机,一共三个人,一个月大概八十块钱就够了!要是想吃点特别的,到时候再单独算。\"

\"行,就按这个标准来吧,回头我跟柱子说说。\"

这时,何雨柱走过来。

三大爷一看,忙道:\"柱子,大领导今天第一天来,你不请我们吃饭吗?\"

\"三大爷,您又打什么主意了!行,就咱们三位大爷,您可别把全家都叫来!\"

何雨柱发现大领导和大家聊得不错,挺开心的。

大领导住在大院,以后他也省得来回跑,有事商量也方便。

何雨柱好久没下厨了,今天很高兴,亲自操刀。

秦京茹负责切菜洗菜,两人配合默契,一个小时就做好了十六道菜。

这次何雨柱没藏着掖着,直接拿出看家手艺。

菜还没上桌,大领导和三位大爷在外面就已经闻到各种香气。

\"好久没吃柱子做的饭了!\"

\"可不是,自从他从钢铁厂辞职后就没再做过。\"

\"现在他变得懒了,很少动手,要不是大领导来,估计又是秦京茹做饭了!\"

\"嘿嘿,我倒是经常吃,他以前每周去我家一次,现在虽然少了,但至少半个月一次!\"

大领导得意地说:\"你们要明白,我可不是靠领导的身份,而是用我家的留声机换来的!\"

\"您说的是柱子家那个能唱歌的机器?\"

\"对,就是那个。

他以前特别喜欢留声机,我就送给他了,条件是每周做一次饭给我吃。

这样算下来,他还欠我呢!\"

\"您可真赚到了!\"

\"哈哈,当时我老婆还不乐意呢,那留声机很贵,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台要两三千块,现在得值四五万!\"

\"这么贵!也只有您能这么大方了!\"

\"所以说嘛,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很快,饭菜准备妥当。

夏天已经来临,秦京茹将饭菜端到院子的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