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相信我一次(1 / 1)

“我在工读学校学到了很多道理。

在那里我就下定决心,以后绝对不会再偷窃了。”

“所以,请您一定要相信我。”

“大爷,您相信我吧?”

“大妈,您也相信我好吗?”

“妈……”

“你说你去厕所,有人能证明吗?”

秦淮茹虚弱地问。

“有,有,我……”

我结巴着回答。

“是谁?快说!”

秦淮茹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催促道。

我目光游移,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说出来。

秦淮茹焦急得直跺脚,“到底有没有人看到?”

“别信他了,这孩子从小就会撒谎。”

“那这事怎么办?好几千块钱呢,总不能就这么算了?”

“报警吧!”

“真没想到刚出来又要进去了。”

“也只能报警了,但要是没证据,也没办法。”

“这事儿闹得,刚说院子要恢复平静,又出了这种事。”

秦淮茹慢慢站起来,走到大爷身旁,“大爷,您报警吧,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不会怪您的。”

说完,她叫上小当和槐花回家。

“妈!”

小当抓住秦淮茹,“我相信哥哥,他不会做这样的事。”

“你信没用,得大家都信才行。”

另一边,槐花拉着棒梗儿的手,“哥哥,回家吧。”

大爷沉默许久,仍然沉浸在巨大打击中。

“算了,都回去吧!”

大爷失望至极,但他不想继续深究。

“算了?这怎么能算了?”

一直对大爷言听计从的大妈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再过两年就退休了。

我们没有儿女,到时候怎么生活啊?”

一大妈哽咽着质问棒梗儿:\"你是不是拿了我家的钱?你可不能忘恩负义!你大爷这么多年对我们家多好,不仅送钱还送粮食,连时间都挑在深夜,就怕别人发现。

上次还因此被误会,我们都没怨言。

现在我们急需这笔钱过日子,你赶紧还回来吧!\"

一大妈说着说着又哭了。

确实情有可原,棒梗儿的奶奶贾张氏省吃俭用每月存三块,就是为将来养老。

她有儿媳和三个孙子孙女,都懂得未雨绸缪。

而一大爷和一大妈无儿无女,以前的生活条件也比贾张氏好,以后的生活开销只会更大。

他们积攒多年的积蓄突然不见,顿时对未来没了指望,心里该有多痛。

可棒梗儿依旧不承认。

一大妈悲从中来,要一大爷去报警。

一大爷轻声安抚,许久才让她平静下来。

这对一辈子行善的老夫妇互相扶持离开。

秦淮茹一家也走了,没人理会紧跟其后的棒梗儿。

这时秦京茹刚洗完澡出来,湿漉漉的头发显得格外清爽。

看到家人,她惊讶地问:\"你们吃完饭了?我还没吃呢!\"秦淮茹不理她,直接回家了。

邻居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门口传来车铃声。

何雨柱喊道:\"来两个人帮忙!\"几个年轻人跑去帮忙。

只见何雨柱单手扶着自行车,后座上的大纸箱用绳子捆着,看起来很沉。

他另一只手也扶着箱子,似乎费劲得很。

\"柱子,这是啥啊?\"

\"还能是什么!\"

\"是电视机吧?\"有人猜测。

\"哇!\"院里的人都围过来,电视可是稀罕物啊。

南锣鼓巷至今没有一家有电视。

如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老式收音机已成稀罕物。

院里仅何雨柱和三大爷家有自行车,连许大茂都没置办。

收音机虽多些,但二大爷和三大爷家也无。

手表唯何雨柱有一块,缝纫机则全无。

电视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远超四大件。

何雨柱忽然搬来一台电视,震惊四邻。\"柱子,你是咱们巷子里的第一家!”

“要是我是个女的,肯定嫁给你,抱着电视睡。”

“卖了你老婆也买不起吧。”

许大茂去买药时,众人议论纷纷。

这年头,电视是身份象征。

红星钢铁厂领导虽有四大件票,但电视也只有李厂长家有。

最近,鼓楼一户贫困家庭因亲戚寄来一台电视,儿子竟成了抢手对象。

过去,何雨柱常带人跑到远处看电视,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有人爬上墙头或房顶,只为听个声响。

现在好了,院子里终于有了第一台电视,不过这是别人家的。

大家都感到既兴奋又复杂,既有羡慕也有嫉妒。

“柱子,这电视是什么牌子的?”

二大爷不懂装懂,好奇地问。

他儿子刘光福皱眉道:“爸,您要是不懂就别问,现在电视只有一种牌子,叫熊猫牌!”

电视这种新奇的东西,年轻人经常跑去围观,所以比老人们了解更多。

老人年纪大了,怎么好意思跑到十几里外的陌生人家去看电视呢!

二大爷被儿子顶了一句,闷闷不乐地闭口不谈。

接着三大爷开口:“柱子,这电视挺贵的吧?比我们家那辆车还贵吗?”

“切!”

这次轮到阎解旷反驳了。

“爸,您那破车才一百多块,这电视至少五百块呢。

十四寸的是五百,要是十七寸的,得七百多。

雨柱哥,您的电视多大尺寸的?”

“十七寸的!”

“太棒了!雨柱哥,我们现在就看吧?要不我去搬桌子?”

“搬吧,买来就是为了看。”

何雨柱今天格外随和。

他已和冉秋叶约定好,毕业后就结婚。

所以他也在考虑暂时继续住在院子里,为冉秋叶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他自己不怕,天大地大的委屈都能忍,越忍越觉得舒服,还能积累些福气。

但冉秋叶不同,她不是那种喜欢家庭琐事的人,所以他得在她来之前处理好各方关系,能说服的就说服,不能说服的就让对方服气。

总而言之,要像对待龙一样恭敬,像对待虎一样顺服。

这时院子里的人越聚越多,整个南锣鼓巷的居民都听说了这事,纷纷跑来看热闹。

虽然说人山人海有些夸张,但也算得上是人满为患了,连前院都挤满了人,还有些人在院子门口聊天。

众人齐心协力,很快将桌子摆好了。

电视从箱子里取出。

大人小孩都围上来小心翼翼地摸一摸,真是稀奇。

摸着那感觉,比摸自家老婆还要带劲。

很快电视接好线路,按下开关,电视发出沙沙声,屏幕上满是雪花,也就是黑白点子。

这年代放电视也算是一项技术活。

信号很微弱,必须持续转动天线来寻找较强的位置。

播放时信号还常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专人负责调整天线方向。

...

整个院子从早到晚都很忙碌,大家都在,唯独不见许大茂。

大家并不在意,自那次出院后,他似乎变了个人,像古代深居简出的小媳妇,

几乎不外出,也很少露面。

今日院里热闹非凡,可他仍未现身。

并非刻意回避,而是他刚在院里转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他去哪儿了?

去看小广告了。

那件事后,他去过不少医院,但如今没有专门治这种病的大夫,无人能为他诊治。

后来他想到街巷中常会张贴一些小广告,上面写着偏方。

于是他开始研究这些偏方。

每找到一种新方法,他就按地址前往尝试。

这些偏方价格不菲,但此时已顾不上考虑费用。

何况,许大茂兜里揣了不少钱,几个口袋鼓鼓囊囊的,仿佛刚收获归来。

转了几家,买到了几副满意的药材,这才返回。

一进四合院,发现门口和院内挤满了人,他吃了一惊,想转身逃走。

但转念一想,不像做了什么坏事,便硬着头皮慢慢走近。

人群中有人认出他,跟他打了招呼,他才放下心来。

\"张叔,咱们院怎么了?为什么大家都来了?\"

\"你还不知道?你们院傻柱买了一台电视机,真够气派!\"

\"真的吗?\"

许大茂大吃一惊,赶忙挤入人群,在人群中踮脚透过缝隙看向前面,只见一台17寸的灰色外壳黑白电视机正摆在那里,刘光福和刘光天两兄弟正在调试天线,不断调整频道。

三兄弟围着电视机,急不可耐地想要帮忙,却被刘家兄弟挡开。

许大茂心中有些失落,原本他是大院里的头号富裕户,如今这个位置似乎被傻柱慢慢占据了。

不仅抢走了他的妻子,还在大院的地位上超过了他,这让许大茂难以接受。

他正在思索时,忽然听见有人高呼:“出来了,出来了,有图像了。”

他抬头一看,电视屏幕上果然出现了模糊的人影,这已经足够让在场的人激动不已。

此时,老大爷不在场,二大爷便摆出一副领导的模样说道:“大家都别站着了,不是这个院子的,先回去吃饭吧,晚饭后再来看。

现在是白天,即使调出来也看不清。

让这几个小伙子先研究研究,等晚饭后大家一起看。”

听到这话,人群纷纷响应,饭点已到,赶紧回去吃饭,回头再来占个好位置。

“老刘,我不带凳子过来了,帮忙留个座位。”

“老解,上次你说帮老二介绍对象的事包在我身上,座位啊,别忘了留两个座位,我家小子就喜欢看这个。”

人群逐渐散去,熟人之间互相拉扯关系,显露出彼此间的亲疏远近。

要么关系亲密,要么在邻里间有一定地位,否则只能自己扛着凳子去看。

整个大院,除了许大茂,大家都感到无比荣耀。

人差不多 ** 了,只剩下二大爷家的几个孩子在调试电视,何雨柱也不干涉,直接叫雨水回家准备晚饭。

令他疑惑的是,于海棠不知去了哪里,到现在还没回来。

问雨水,雨水也说不知道。

何雨水好奇地问何雨柱:“哥,上次我说买电视的时候你不赞成的,怎么现在又想买了?”

何雨柱答道:“我打算结婚了,提前准备一下。”

“啊!”

何雨水惊讶道:“和谁啊,是于海棠吗?”

“够快的啊,上次我劝她,她还说要考虑呢!”

何雨柱并不担心她的误解,只要让她知道这件事就好,现在告诉她,她一定会追问个不停。

“快吃饭吧,你不看电视了吗?虽然是自家的,一会儿像‘四零零’一样没地方做的。”

何雨水一听赶紧吃饭。

她是女孩,以前何雨柱他们一起出去看电视时,根本不带她们。

她们这些姑娘也不好意思去陌生人家里,所以很少有机会看电视。

今天看到哥哥买了电视,她是最开心的一个。

“哥,要不把电视放我房间吧?”

“不行,你平时还要上学呢,放个电视怎么学习。”

“那好吧!”

何雨水不满地嘟囔着。